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小山詞序(【宋】黃庭堅)

 率我真 2013-04-11

小山詞序(【宋】黃庭堅)

小山詞序
【宋】黃庭堅
小山詞序(【宋】黃庭堅)

    晏叔原,臨淄公之暮子也。磊隗權(quán)奇,疏于顧忌,文章翰墨,自立規(guī)摹,常欲軒輊人,而不受世之輕重。諸公雖稱愛之,而又以小謹望之,遂陸沉于下位。平生潛心六藝,玩思百家,持論甚高,未嘗以沽世。余嘗怪而問焉。曰:“我盤跚勃窣,猶獲罪于諸公,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蹦霜氭遗跇犯啵⒁栽娙酥浞?,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士大夫傳之,以為有臨淄之風(fēng)耳,罕能味其言也。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目。曰:“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蹦斯惨詾槿弧km若此,至其樂府,可謂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落神之流,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余少時間作樂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獨罪余以筆墨勸淫,于我法中當下犁舌之獄,特未見叔原之作也。雖然,彼富貴得意,室有倩盼惠女,而主人好文,必當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獨不得與叔原同時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節(jié)臞儒,晚悟裙裾之樂,鼓之舞之,使宴安酖毒而不悔,是則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淺談黃庭堅的《小山詞序》

樊南詞客

歷來學(xué)者討論詞學(xué)中的寄托論,多從清代常州詞派說起。其實,北宋不僅出現(xiàn)了有寄托之詞,而且產(chǎn)生了詞的寄托觀念,其標志就是黃庭堅的《小山詞序》。

清代常州詞派創(chuàng)始人張惠言以寄托論詞,常有牽強附會之病,論者多已指出。如他認為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詞表達的似《感士不遇賦》,解說”照花前后鏡”四句即《離騷》”初服”之意等,顯然沒有從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狀況和作品藝術(shù)形象的實際含義進行考察,是想當然的臆測和比附。其實,詞在初起之時是并無寄托之深意的。歐陽炯《花間集序》說:”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笨梢?,花間詞原是產(chǎn)生于士大夫文人花前月下、酒筵歌席之間的作品,是為了給那些”南國嬋娟”提供較之”蓮舟之引”更為艷麗文雅的歌詞,其目的不過是”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而已。陸游早就指出了花間詞的無關(guān)于民生和社會,其《花間集跋》說:”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哉!或者出于無聊故耶?”因為花間詞就其與社會政治的關(guān)系來說,真可用”流宕”、”無聊”二語以概之??梢姡瑴赝ン拊~很難說是有所寄托了。

但是,自唐末五代以來,詞逐漸流入士大夫文人手中。而士大夫文人的思想情感不免會流露于小詞之中,也就必然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詞學(xué)觀念。如馮延巳詞已經(jīng)有意無意地注入了個人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對社會、人生的某些感慨;于艷情綺思之中,流露出一種郁伊惝恍的深衷,使人感覺到一種幽咽難言的況味。宋陳世修《陽春集序》指出,馮延巳”為樂府新詞”的目的是為了”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而他又能”以清商自娛,為之歌詩以吟詠情性”,所以其詞”思深辭麗”。入宋以后,詞壇經(jīng)過宋初一段時期的沉寂,至黃庭堅為晏幾道所作的《小山詞序》,就產(chǎn)生了比較明確的寄托觀念。

黃庭堅在序文中說晏幾道”嬉弄于樂府之余,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晏幾道生為貴介公子,因為他”磊隗權(quán)奇,疏于顧忌”,所以才高命蹇,落拓半生,抱”有余之才”卻不見用于世,且被目為”德不足”(參見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因此,他便有了這種不能不吐之憤。但卻不能直吐之,只有把這華屋山丘的感慨和懷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詞之中。其詞借詠花卉、閨情寄寓其抑郁不平之思,感慨深沉,潛氣內(nèi)轉(zhuǎn),形成了清壯頓挫的風(fēng)格。如其《蝶戀花》詞云:”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奔仁菍懟ㄓ质菍懭?,不平的孤憤隱然流露于言外。

黃庭堅在序文中又指出:”至其樂府,可謂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認為晏幾道在這種被目為”狎邪”的小詞之中,表現(xiàn)了嚴肅莊重、合于”大雅”的思想感情。而《高唐》、《洛神》、《桃葉》、《團扇》也說明有寄托的詞多為楚辭以來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題材。宋玉《高唐賦》的諷諫意義不言自明,而曹植《洛神賦》則是托詞宓妃以寄心文帝,與屈原借香草美人寄托愛國之志相同。曹植本來懷有自展才智以報效君國之愿,卻反遭魏文帝曹丕的疏遠疑忌,且有生命之虞,其中情之絕望可想而知。所以心懷悲愁,還濟洛川,身蹈宓妃之故所,頓發(fā)思古之幽情。所謂”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就是托詞于男女的相思相悅之情,寄寓對君國的忠愛纏綿之思,亦即包含著比較重要的社會政治內(nèi)容。而所謂”其下者”之《桃葉》、《團扇》,則如王獻之與其愛妾桃葉以詠”桃葉”和”團扇”而寄寓真摯的情愛。這是詠物而寄寓閨情,雖有托意,卻是沒有社會政治內(nèi)容的純情之作。因此,黃庭堅認為”合者”與”下者”兩類詞的區(qū)別,正在于所寄托者是否為有關(guān)君國的忠愛之情,而這正是判斷一般意義的寓意與有特定含義的”寄托”的標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宋代詞學(xué)的寄托論早在北宋時期即已產(chǎn)生。它是詞人們在”比興寄托”的詩學(xué)傳統(tǒng)影響下,對宋詞創(chuàng)作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jié)。而黃庭堅的《小山詞序》則已經(jīng)揭示了宋代詞學(xué)寄托論的基本理論內(nèi)涵:一、詞之寄托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須有難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憤懣,而又必須言之吐之,故只能運用寄言托意的表現(xiàn)方法。二、詞之寄言托意的方式,一般采用詩騷以來具有比興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題材。三、判斷詞有無寄托的標準,在于詞之所寄托者是否為有關(guān)君國的忠愛之情,是否包含有深刻的社會政治內(nèi)容。四、寄言托意之詞,按其性質(zhì)可以分為兩類,”其合者”所傳達的即是忠君愛國之情,是有特定含義的”寄托”;”其下者”則是一般意義的托物言情,與寄托論所說的”寄托”無關(guān)。當然,黃庭堅這篇序文對宋代詞學(xué)的寄托論還缺乏理論的自覺,而宋代詞學(xué)寄托論的發(fā)展和完善,則有待于南宋的劉克莊等人。


小山詞序(【宋】黃庭堅)

讀黃庭堅《小山詞序》札記

作者:陳中林 徐夢吟

摘要:黃庭堅《小山詞序》標志著宋代詞學(xué)寄托觀念的產(chǎn)生。它揭示了宋代詞學(xué)寄托論的基本內(nèi)涵:一是作者須有難以直言的怨恨和不能直吐的憤懣,而又必須言之吐之,故只能用寄言托意的表現(xiàn)方法;二是詞的寄言托意一般采用詩騷以來比興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題材;三是寄言托意之詞按其性質(zhì)可以分為兩類,“其合者”是有特定含義的“寄托”,“其下者”則是一般意義的托物言情。

  關(guān)鍵詞:黃庭堅 《小山詞序》 宋代詞學(xué) 寄托論

作為蘇門四學(xué)士之首,在詞學(xué)領(lǐng)域,黃庭堅與秦觀、晁補之、張耒等人不同的是,他不僅取得了較高的創(chuàng)作成就,而且還做出了突出的理論建樹。他的《小山詞序》就是一個明顯的實證。本來,宋代詞學(xué)本色論、寄托論、清空論的相繼產(chǎn)生和發(fā)展,從詞的體制特性、創(chuàng)作要求和審美特征等方面,建構(gòu)了關(guān)于宋代詞學(xué)文體論、創(chuàng)作論和風(fēng)格論的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然而,歷來學(xué)者討論詞學(xué)中的寄托論,卻多從清代常州詞派說起。其實,北宋時不僅出現(xiàn)了較為顯著的寄托之詞,而且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十分明確的寄托觀念,其標志就是黃庭堅的《小山詞序》;而至南宋,寄托論便已基本成型。我們認為,通過對該序所體現(xiàn)的寄托論的理論內(nèi)涵和審美特征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宋代詞學(xué)寄托論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情況,從而改變?nèi)藗児逃械乃未~學(xué)“理論落后于創(chuàng)作”的傳統(tǒng)觀念。

清代常州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張惠言以寄托論詞,常有牽強附會之病,論者多已指出。如他在《詞選》中認為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詞表達的內(nèi)容似《感士不遇賦》,解說“照花前后鏡”四句即《離騷》“初服”之意等等,顯然沒有從作者的生活環(huán)境、思想狀況和作品藝術(shù)形象的實際含義進行考察,更沒有顧及詞的歷史發(fā)展實際而不想當然的臆測和比附。其實,詞在初起之時是并無寄托之深意的。五代歐陽炯《花間集序》說:“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蚣嗽娍颓釉~五百首,分為十卷。……乃命之為《花間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由此可知,《花間》詞原來是產(chǎn)生在士大夫文人花前月下、酒筵歌席之間的作品,是為了給那些“南國嬋娟”提供一些較之“蓮舟之引”更為艷麗文雅的歌詞,其目的不過是“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而已。陸游早就指出了《花間》詞無關(guān)于民生和社會,在《花間集跋》中說:“《花間集》皆唐末五代時人作。方斯時,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嘆也哉!或者出于無聊故耶?”{2}此論是十分中肯而尖銳的,因為《花間》詞就其與社會政治的關(guān)系來說,真可用“流宕”、“無聊”二語以概之。明乎此,也就可知溫庭筠詞很難說是有所寄托了。

但是,自唐末五代以來,詞逐漸流入士大夫文人手中。而士大夫文人在作詞之時,不免會把他們的思想情感流露于小詞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會產(chǎn)生一些新的詞學(xué)觀念。如馮延巳的詞,已經(jīng)有意無意地注入了個人的真實思想感情,流露出對社會人生的某些感慨;于所寫的艷情綺思之中,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郁伊惝恍的深衷,使人感覺其中總有一種幽咽難言的況味。宋陳世修《陽春集序》明確指出,馮延巳“以金陵盛時,內(nèi)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其目的是為了“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而“及乎國已寧,家已成,又能不矜不伐,以清商自娛,為之歌詩以吟詠情性”,所以其詞“思深辭麗”。{3}值得注意的是,陳世修對詞的認識比起歐陽炯來說已有很大的進步,認為詞不再僅是“無謂以應(yīng)歌”,而是可以成為詞人“吟詠情性”之具;詞也不再僅是“清絕之辭”,而是可以表現(xiàn)作者的主體情感,所以不但有賞心悅目的“麗辭”,更有供人吟味的“深思”。

入宋以后,詞壇經(jīng)過宋初一段時期的沉寂,至黃庭堅為晏幾道所作的《小山詞序》,就產(chǎn)生了比較明確的寄托觀念。其主要內(nèi)涵如下:

(一)寄托的產(chǎn)生原因。黃庭堅在序文中引晏幾道的話說:“我盤跚勃跚,猶獲罪于諸公。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乃獨嬉弄于樂府之余,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4}晏幾道生為貴介公子,“磊隗權(quán)奇,疏于顧忌,文章翰墨,自立規(guī)摹”,{5}山谷稱之為“人英”,而才高命蹇,落拓半生。據(jù)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九記載:“晏叔原,臨淄公晚子,監(jiān)潁昌府許田鎮(zhèn),手寫自作長短句上府帥韓少師(維)。少師報書:‘得新詞盈卷,蓋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補不足之德,不勝門下老吏之望’云。”{6}晏幾道抱有余之才卻不見用于世,而且被目為“德不足”,這對當時的士大夫文人來說,其恥莫大焉,宜叔原“憤而唾其面也”。但是,他這種不能不吐之憤卻不能直吐之,只有把這華屋山丘的感慨和懷才不遇的疏狂,寄寓于小詞之中。

在序文中,黃庭堅指出了詞之寄托的第一要素,即詞所寄托的必須是難以言說的苦衷,必須是不能直吐的怨憤和懷抱。小晏詞借詠花卉、閨情寄寓其抑郁不平之思,感慨深沉,潛氣內(nèi)轉(zhuǎn),形成了清壯頓挫的風(fēng)格。如其《蝶戀花》詞的“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fēng)豈是繁華主”、“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7}既是寫花又是寫人,不平的孤憤隱然流露于言外。又如其《菩薩蠻》詞云: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8}

箏聲凄清而哀怨,古人稱為哀箏?!稌x書·桓伊傳》說:“撫箏而歌怨詩?!?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9}可知悲怨之詩正適宜以哀箏伴奏。此詞從畫面寫聲音,抒寫彈箏者的情態(tài)和聽箏者的共鳴。湘江是美麗而充滿悲劇氣氛之地,韓愈《送惠師》:“斑竹啼舜婦,清湘沉楚臣?!?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0}一為殉情,一為殉國,都表現(xiàn)了對美好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而這種追求又只能是哀艷動人的悲劇結(jié)局。唐雍裕之《聽彈沉湘》詩云:“秋風(fēng)一奏沉湘曲,流水千年作恨聲?!?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11}小晏的“哀箏一弄”,正是借歷史的哀曲,于弦外寄寓自己悲憤的“恨聲”。

(二)寄托的方式方法。黃庭堅在序文中又指出:“至其樂府,可謂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12}所謂“狎邪”者,因為詞自唐末五代以來,即被看做艷科小道?!缎∩皆~序》說他作詞是“嬉弄于樂府之余”,又說“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蓮、鴻、蘋、云等歌妓)。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而已”,{13}正是所謂“狎邪”。但是在這種被目為“狎邪”的小詞之中,卻可以表現(xiàn)嚴肅莊重、合于“大雅”的思想感情。而《高唐》《洛神》《桃葉》《團扇》也說明有寄托的詞多為楚辭以來的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題材。黃庭堅在這里更為重要的是揭示出詞之寄托的另外兩個要素,即:詞之寄托的表現(xiàn)方法和詞有無寄托的判斷標準,以及“其合者”與“其下者”兩種不同的寄托寓意之作的問題。



附:《小山詞》選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浣溪沙
臨江仙·淡水三年歡意
淡水三年歡意,危弦?guī)滓闺x情。曉霜紅葉舞歸程,客情今古道,秋夢短長亭。
綠酒尊前清淚,陽關(guān)疊里離聲。少陵詩思舊才名,云鴻相約處,煙霧九重城。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fēng),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身外閑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明年應(yīng)賦送君詩,細從今夜數(shù),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盡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臨江仙·旖旎仙花解語
旖旎仙花解語,輕盈春柳能眠。玉樓深處綺窗前,夢回芳草夜,歌罷落梅天。
沉水濃熏繡被,流霞淺酌金船。綠嬌紅小正堪憐,莫如云易散,須似月頻圓?!?/div>
臨江仙·長愛碧闌干影
長愛碧闌干影,芙蓉秋水開時。臉紅凝露學(xué)嬌啼,霞觴熏冷艷,云髻裊纖枝。
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與誰同醉采香歸,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飛。
臨江仙·淺淺余寒春半
淺淺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煙迷柳岸舊池塘,風(fēng)吹梅蕊鬧,雨細杏花香?!?/div>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如今不是夢,真?zhèn)€到伊行。
臨江仙·東野亡來無麗句
東野亡來無麗句,于君去后少交親。追思往事好沾巾,白頭王建在,猶見詠詩人。
學(xué)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載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辭頻,爭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蝶戀花·卷絮風(fēng)頭寒欲盡
卷絮風(fēng)頭寒欲盡,墜粉飄紅,日日香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晏幾道詞作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惱亂層波橫一寸,斜陽只與 黃昏近。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銷魂無說處,覺來惆悵銷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fēng)豈是繁華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 
蝶戀花·庭院碧苔紅葉遍
庭院碧苔紅葉遍,金菊開時,已近重陽宴。日日露荷凋綠扇,粉塘煙水澄如練。
試倚涼風(fēng)醒酒面,雁字來時,恰向?qū)訕且?。幾點護霜云影轉(zhuǎn),誰家蘆管吹秋怨。
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葉風(fēng)嬌,尚學(xué)娥妝淺。雙燕來時還念遠,珠簾繡戶楊花滿。
綠柱頻移弦易斷,細看秦箏,正似人情短。一曲啼烏心緒亂,紅顏暗與流年換?!? 
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喜鵲橋成催鳳駕,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路隔銀河猶可借,人間離恨何年罷?
蝶戀花·碧玉高樓臨水住
碧玉高樓臨水住,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一曲陽春春已暮,曉鶯聲斷朝云去。
遠水來從樓下路,過盡流波,未得魚中素。月細風(fēng)尖垂柳渡,夢魂長在分襟處。
鷓鴣天·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
守得蓮開結(jié)伴游,約開萍葉上蘭舟。來時浦口云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明朝萬一西風(fēng)勁,爭向朱顏不耐秋。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影)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云渺渺,水茫茫,行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div>
鷓鴣天·陌上蒙蒙殘絮飛
陌上蒙蒙殘絮飛,杜鵑花里杜鵑啼。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煙長為誰?
梅雨細,曉風(fēng)微,倚樓人聽欲沾衣。故園三度群花謝,曼倩天涯猶未歸。
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鶯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jīng)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鷓鴣天·手拈香箋憶小蓮
手拈香箋憶小蓮,欲將遺恨倩誰傳?歸來獨臥逍遙夜,夢里相逢酩酊天。
花易落,月難圓,只應(yīng)花月似歡緣。秦箏算有心情在,試寫離聲入舊弦。


生查子·金鞍美少年
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 
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
關(guān)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zhèn)€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生查子·墜雨已辭云
墜雨已辭云,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愿相逢,知有相逢否?!?/div>
生查子·長恨涉江遙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閑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云,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生查子·官身幾日閑
官身幾日閑,世事何時足。君貌不長紅,我鬢無重綠。
榴花滿盞香,金縷多情曲。且盡眼中歡,莫嘆時光促。   
生查子·春從何處歸
春從何處歸,試向溪邊問。岸柳弄嬌黃,隴麥回青潤。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誰寄嶺頭梅,來報江南信。
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
淥水帶青潮,水上朱闌小渡橋。橋上女兒雙笑靨,妖嬈,倚著闌干弄柳條。
  晏幾道詞作
月夜與花朝,減字偷聲按玉簫。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南鄉(xiāng)子·新月又如眉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云初見雁,南飛,謾道行人雁后歸。
意欲夢佳期,夢里關(guān)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yīng)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
畫鴨懶熏香,繡茵猶展舊鴛鴦。不似同衾愁易曉,空床,細剔銀燈怨漏長。
幾夜月波涼,夢魂隨月到蘭房。殘睡覺來人又遠,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
減字木蘭花·長楊輦路
長楊輦路,綠滿當年攜手處。試逐春風(fēng),重到宮花花樹中。
芳菲繞遍,今日不如前日健。酒罷凄涼,新恨猶添舊恨長。
清平樂·留人不住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小山書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清平樂·蕙心堪怨
蕙心堪怨,也逐春風(fēng)轉(zhuǎn)。丹杏墻東當日見,幽會綠窗題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憐如夢難憑。都把舊時薄幸,只消今日無情。
清平樂·幺弦寫意
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猶恨春心難寄。
臥聽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 
清平樂·波紋碧皺
波紋碧皺,曲水清明后。折得疏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歸來紫陌東頭,金釵換酒消愁。柳影深深細路,花梢小小層樓。
清平樂·沈思暗記
沈思暗記,幾許無憑事。菊靨開殘秋少味,閑卻畫闌風(fēng)意。
夢云歸處難尋,微涼暗入香襟。猶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淺燈深。
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長相思·長相思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木蘭花·秋千院落重簾暮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fēng)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應(yīng)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木蘭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初心已恨花期晚,別后相思長在眼。蘭衾猶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滿。
多應(yīng)不信人腸斷,幾夜夜寒誰共暖。欲將恩愛結(jié)來生,只恐來生緣又短。
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菩薩蠻·相逢欲話相思苦
相逢欲話相思苦,淺情肯信相思否。還恐漫相思,淺情人不知。
憶曾攜手處,月滿窗前路。長到月來時,不眠猶待伊。
菩薩蠻·來時楊柳東橋路
來時楊柳東橋路,曲中暗有相期處。明月好因緣,欲圓還未圓。
卻尋芳草去,畫扇遮微雨。飛絮莫無情,閑花應(yīng)笑人。
碧牡丹·翠袖疏紈扇
翠袖疏紈扇,涼葉催歸燕。一夜西風(fēng),幾度傷高懷遠。細菊枝頭,開嫩香還遍。月痕依舊庭院。
事何限,悵望秋意晚。離人鬢花將換。靜憶天涯,路比此情猶短,試約鸞箋,傳素期良愿。南云應(yīng)有新雁。
玉樓春·東風(fēng)又作無情計
東風(fēng)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玉樓春·當年信道無情價
當年信道無情價,桃葉尊前論別夜。臉紅心緒學(xué)梅妝,眉翠工夫如月畫。
來時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誰扶上馬。憶曾挑盡五更燈,不記臨分多少話。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shù)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阮郎歸·粉痕閑印玉尖纖
粉痕閑印玉尖纖,啼紅傍晚奩。舊寒新暖尚相兼,梅疏待雪添。
春冉冉,恨懨懨,章臺對卷簾。個人鞭影弄涼蟾,樓前側(cè)帽檐。
阮郎歸·來時紅日弄窗紗
來時紅日弄窗紗,春紅入睡霞。去時庭樹欲棲鴉,香屏掩月斜。

  小山詞
收翠羽,整妝華,青驪信又差。玉笙猶戀碧桃花,今宵未憶家。
浣溪沙·家近旗亭酒易酤
家近旗亭酒易酤,花時長得醉工夫,伴人歌笑懶妝梳。
戶外綠楊春系馬,床前紅燭夜呼盧,相逢還解有情無。
浣溪沙·午醉西橋夕未醒
午醉西橋夕未醒,雨花凄斷不堪聽,歸時應(yīng)減鬢邊青。
衣化客塵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長亭,鳳樓爭見路旁情。
六幺令·綠陰春盡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xué)。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閑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紋,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留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闌角。  
六幺令·雪殘風(fēng)信
雪殘風(fēng)信,悠揚春消息。天涯倚樓新恨,楊柳幾絲碧。還是南云雁少,錦字無端的。寶釵瑤席。彩弦聲里,拚作尊前未歸客。
遙想疏梅此際,月底香英白。別后誰繞前溪,手揀繁枝摘。莫道傷高恨遠,付與臨風(fēng)笛。盡堪愁寂。花時往事,更有多情個人憶。
愁倚欄令·憑江閣
憑江閣,看煙鴻,恨春濃。還有當年聞笛淚,酒東風(fēng)。
時候草綠花紅,斜陽外,遠水溶溶。渾似阿蓮雙枕畔,畫屏中。
小山詞序(【宋】黃庭堅)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樹頭花艷雜嬌云,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閑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欄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浪淘沙·小綠間長紅
小綠間長紅,露蕊煙叢,花開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攜手處,往事成空。
山遠水重重,一笑難逢,已拚長在別離中.霜鬢知他從此去,幾度春風(fēng).
訴衷情·長因蕙草憶羅裙
長因蕙草憶羅裙,綠腰沉水熏。闌干曲處人靜,曾共倚黃昏。
風(fēng)有韻,月無痕,暗消魂。擬將幽恨,試寫殘花,寄與朝云。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記得春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誰寄小蓮?
絳蠟等閑陪淚,吳蠶到了纏綿。綠鬢能供多少恨,未肯無情比斷弦,今年老去年。
點絳唇·花信來時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后,淚痕和酒,占了雙羅袖。
點絳唇·妝席相逢
妝席相逢,旋勻紅淚歌金縷。意中曾許,欲共吹花去。
長愛荷香,柳色殷橋路。留人住,淡煙微雨,好個雙棲處。
梁州令·莫唱陽關(guān)曲
莫唱陽關(guān)曲,淚濕當年金縷。離歌自古最消魂,聞歌更在魂消處。
南樓楊柳多情緒,不系行人住。人情卻似飛絮,悠揚便逐春風(fēng)去。
虞美人·閑敲玉鐙隋堤路
閑敲玉鐙隋堤路,一笑開朱戶。素云凝澹月嬋娟,門外鴨頭春水、木蘭船。
吹花拾蕊嬉游慣,天與相逢晚。一聲長笛倚樓時,應(yīng)恨不題紅葉、寄相思。  
虞美人·飛花自有牽情處
飛花自有牽情處,不向枝邊墜。隨風(fēng)飄蕩已堪愁,更伴東流流水、遇秦樓。
樓中翠黛含春怨,閑倚闌干遍。自彈雙淚惜春紅,暗恨玉顏光景、與花同?!?/div>
虞美人·曲闌干外天如水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diào)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虞美人·玉簫吹遍煙花路
玉簫吹遍煙花路,小謝經(jīng)年去。更教誰畫遠山眉,又是陌頭風(fēng)細、惱人時。
時光不解年年好,葉上秋聲早??蓱z蝴蝶易分飛,只有杏梁雙燕、每來歸。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朧月
秋千散后朦朧月,滿院人閑。幾處雕闌,一夜風(fēng)吹杏粉殘。
昭陽殿里春衣就,金縷初干。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試舞看?!? 
采桑子·高吟爛醉淮西月
高吟爛醉淮西月,詩酒相留。明日歸舟,碧藕花中醉過秋。
文姬贈別雙團扇,自寫銀鉤。散盡離愁,攜得清風(fēng)出畫樓。
采桑子·日高庭院楊花轉(zhuǎn)
日高庭院楊花轉(zhuǎn),閑淡春風(fēng)。昨夜匆匆,顰入遙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凈,滿面殘紅。欲洗猶慵,弦上啼烏此夜同?!?/div>
采桑子·秋來更覺銷魂苦
秋來更覺銷魂苦,小字還稀。坐想行思,怎得相看似舊時。
南樓把手憑肩處,風(fēng)月應(yīng)知。別后除非,夢里時時得見伊。
采桑子·誰將一點凄涼意
誰將一點凄涼意,送入低眉。畫箔閑垂,多是今宵得睡遲。
夜痕記盡窗間月,曾誤心期。準擬相思,還是窗前記月時。
采桑子·非花非霧前時見
非花非霧前時見,滿眼嬌春。淺笑微顰,恨隔垂簾看未真。
殷勤借問家何處,不在紅塵。若是朝云,宜作今宵夢里人。
采桑子·別來長憶西樓事
別來長憶西樓事,結(jié)遍蘭襟。遺恨重尋,弦斷相如綠綺琴。
何時一枕逍遙夜,細話初心。若問如今,也似當時著意深。
留春令·畫屏天畔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十洲云水,手拈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
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
燕歸梁·蓮葉雨
蓮葉雨,蓼花風(fēng),秋恨幾枝紅。遠煙收盡水溶溶,飛雁碧云中。
衷腸事,魚箋字,情緒年年相似。憑高雙袖晚寒濃,人在月橋東。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