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多個黑幫成員在深圳福田集會時遭深圳警方突擊清查,160名疑有香港黑社會團體背景的港人被帶走審查。其中包括香港老牌武打明星陳惠敏在內的14名“重量級”的人物。…[詳細]
在香港,黑社會被統(tǒng)稱為三合會。算起來,黑社會在香港至少也有100年了,深深根植于香港社會。香港黑幫電影,相信大家看了不少,那么戲外真實的黑社會又是怎樣的?
01
香港三合會百年發(fā)展史19世紀末黑社會已深扎于香港中下層社會,三合會成員約占華人成年男性的1/3在香港,人們通常把黑社會組織統(tǒng)稱為“三合會”,因為香港的黑社會大都發(fā)源于三合會。根據(jù)英國部檔案,19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三合會會員達1.5萬—2萬人,會員滲透到工務司、船政廳、華民政務司、高等法院和巡理府的府員等香港政府機構以及華人警察??梢哉f,香港開埠初期,三合會早已深深扎根于香港中下層社會。到19世紀末,三合會成員約占香港華人成年男性人口的1/3。 三合會類似“互助會”,華人移民出于生存之需入會尋求“保護”和支援1842年清政府割讓香港后,香港成了自由港。英國人在香港殖民開墾,急需大量勞動力,其時,由于中國大陸的政治動亂、天災等諸多原因,正好有大批失業(yè)人口。到港的大批流動人口到港謀生,提供勞動力之余,也為三合會的發(fā)展提供機會。 ![]() 這些移民到港后,多在碼頭當苦力。在西環(huán)和上環(huán)一帶碼頭,搬運工云集,競爭激烈,移民為爭奪地盤經(jīng)常械斗。這些新移民操著各路閩粵方言,由于離鄉(xiāng)背井,人生路不熟,又失去了原來的地緣和血緣的保護,為了在劇烈競爭的環(huán)境下生存,就必須尋求替代家族或地緣以外的集體保護,來對付外來的欺侮力量。這些早期移民,就像海外華人一樣為了相互安慰和支援,團結在一起,他們加入三合會多是出于需要,而非被迫。 魯言的《香港掌故》一書記載,香港開埠初期,移民加入幫會就能夠獲得工作:“本港開埠之初,并無公會組織。三合會成為初期團結工人的幫會,是以很多出賣勞動的工人,為了維持工作,必須加入幫會,則這一幫獲得一個工作地盤,就全幫都有工作。就以碼頭工人來說,也分成很多個幫會,幫會擁有會員多,便有能力承包各種工作,則全幫都有工作,這是開埠初期有很多小幫會的原因。” ![]() 英政府殖民早期,樂見華人社區(qū)自治,亦無意對華人社區(qū)提供公共服務。社區(qū)服務的缺位給予三合會可乘之機。大量移民涌入,香港政府當時在水電供應等公共服務的需求都無法應付,三合會于是壟斷提供建造木屋及非法接駁水電等其它服務,獲取利益。而華人對此并不反感,畢竟交了費就能夠獲得保護和服務,從理論上說,與向政府納稅獲得福利,并無實質區(qū)別。…[詳細] 一方面警方腐敗警力不足,無法為民眾提供保護,民眾被迫加入三合會當時三合會日漸滲透香港社會各階層,開始把他們的活動從收取會員費用而轉移至勒索。他們的暴力足可為妓業(yè)和賭場提供保護,很快把這種力量用于更廣泛的層面,當時商業(yè)及貿易環(huán)節(jié)興盛之時,三合會恐嚇民眾,要他們繳付保護費。 但香港早期警力不足和腐敗,無法為這些民眾提供保護,民眾了為了保障自己的個人利益,只有加入三合會,或者只有接受本地三合會的欺凌和勒索,或者組織自己的力量對抗。…[詳細] 另一方面,香港警察部門貪污成風,與三合會同流合污香港政府意識到三合會給社會帶來問題,可是未有全力打擊三合會,因為三合會已經(jīng)于香港社會盤根錯節(jié)了,與香港許多華人的生計息息相關,他們亦不會為主動配合警方打擊三合會。根據(jù)1955年香港華民政務司賀勤士(B.C.K.Hawkins)致輔政司的內部文件中稱: “我應說這些會社對的日常生活做成的損害實在極大。敲作勒索盛行,但是很遺憾地在目前的情況下香港社會有很多人成為敲作的目標。這是明顯的,當你考慮到有多少人今天在法律邊沿討生活;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只有最少的基本生存條件?!谖铱磥恚茈y動員這些群眾來主動參予打擊三合會的計劃,而且一些青少年將從受敲作者轉而成為三合會的活躍分子。換言之,除了擴張的敲作勒索外,并且有更多人被招幕成為罪犯的行列?!?/p> 另一方面,警察部門貪污成風,與三合會同流合污,并不會認真打擊三合會,他們需要利用三合會作為提供消息和情報的線人,及代表警察向非法場所定期收取賄款。…[詳細] 56年“雙十暴亂”后,港英政府擔心三合會危及其管治,便開始嚴厲打擊三合會1956年10月10日香港九龍等地區(qū)發(fā)生“雙十暴動”,部分三合會社團成員參與了搜掠和搶奪。 ![]() “暴動”件的導火線由當時港府公職人員在10月10日(即“雙十節(jié)”)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qū)的“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而引起。雖然有證據(jù)證明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給予支援和策動,但是港英政府在表面一直否認政治動機,而歸咎于三合會的參與和乘機煽動以圖私利。然而,英國和香港政府都清楚知道三合會引發(fā)的暴亂可能導致中國干預的嚴重政治后果,進而威脅英國在香港管治。其后解封后的機密文件也證實這一點,當時英國政府最關注的是中國對香港的影響,及對管治的沖擊,而不是三合會對民生問題和社會治安構成的威脅。根據(jù)香港政治顧問達頓(P.GF. Dalton)的一份絕密文件中稱: “[1956年]十月暴動顯示中國如何容易造成一種形勢,使他們能夠聲稱香港政府無能維持社會管制,而致使他們必須干預以保護中國人的生命與財富。” 這樣的觀點和政策在1959年11月23日英國部東亞辦公室首席官員布爾(J. C. Burgh)呈交英國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的一份報告中更為明顯: “……2.中國認為香港是中國的領土及無可置疑地將會重新把它納入管治?!?.中國將會較有可能試圖利用顛覆的手段而非公開侵略以取得香港。由于共產(chǎn)黨工會對大部分必需服務的滲透和對食物來源的控制,中國共產(chǎn)黨隨時有能力在香港造成嚴重的干擾(serious disturbances) ?!?/p> 無論如何,三合會策動暴力也好,還是作為棋子被擺布也好,三合會都直接間接地威脅著港英政府的管制。因此,暴動后,香港政府即時檢討政策,成立三合會調查科,在隨后的10年,嚴厲打擊三合會,維持管治權威和社會治安。 在1956年至1966年期間,超過10,000名三合會分子被定罪。三合會調查科局部和檢控超過600名三合會職業(yè)及領導人。…[詳細]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警方與三合會同流合污,三合會在香港日漸坐大警方的行動并未能大幅度削減三合會會員的人數(shù),三合會的核心組織仍然存在,1966年后,港英政府對三合會的問題過于樂觀,削減掃黑的開支。于是,從1966年開始,有關三合會的暴力犯罪明顯上升。根本問題在于,當時警方與黑社會同流合污,當時香港流傳的說法是“警察管黑社會,黑社會管治安”,可以說,整個警察系統(tǒng)是香港最大的一個黑社會組織,也是在那時出了個“五億探長”呂樂。 呂樂的職位僅次于英籍總警司,成為那個香港警黑勾結時代的代表。以他當時的身價,足以收購大半個九龍。呂樂通吃黑白兩道,在應付黑道方面,當時四大黑幫都要給他面子,呂樂曾說:“我根本不用親自抓人,有案件要破,就開口跟堂口老大要人!”…[詳細] 廉署的成立成為黑社會問題的真正轉折點,警察貪污被有效遏制后,黑社會走向沒落港英政府長期以來的腐敗引起了公憤,民眾要求改革的呼聲日漸高漲,港英政府也明白,腐敗問題已經(jīng)危及其管治合法性。于是,在1974年,港英政府成立廉政公署治理腐敗。香港總督在立法局解釋他的決定: “我認為目前的形勢需要一個機關,由具有高級地位的人員所領導,專責以全部精力去鏟除這類邪惡〔腐敗〕?!M一步的決定性理據(jù)是:公眾信心已經(jīng)十分關注此事。很明顯地,公眾將會對一個完全獨立于所有政府的部門和警務處以外的組織更會具有信心?!?/p> 廉署的成立,成為香港黑社會問題的轉折點。廉署成立后,三合會隨即失去警方的非法保護,并且受到嚴厲的打擊。從比較數(shù)據(jù)可見,有關三合會的犯罪從1967- 68年的110宗升至1976年的4089宗,升幅達到37倍,而同期警方調查有關恐嚇勒索犯罪的案件亦從344宗升至4755宗,升幅高達13.8倍。…[詳細] 從九十年代開始,三合會成員紛紛轉行,“所謂10萬黑社會成員”只是傳說從九十年代開始,由于警察的貪污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三合會成員開始紛紛轉行。在電影的黑幫電影里,香港“黑社會”遮天蔽日,勢力大得幾乎無所不在。而國內媒體也經(jīng)常報道稱“香港有10萬黑社會成員”,但其實真正是黑社會身份的人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多。1980年香港警察年報估計只有10%的三合會會員是活躍分子,真正的三合會犯罪分子可能更少。許多三合會要“做事”時才雇傭一些“臨時工”(馬仔)充當場面。 ![]() 據(jù)《晚來香港一百年》一書記載,馬仔的出場費大約一到兩百港幣,“這個行情還得隨著‘出場’事件性質的不同而變化,最重要的場合500元。所以現(xiàn)在香港‘黑社會’武斗一次代價太高,打一場架弄不好要使自己破產(chǎn),一般的組織就都‘破費’?!彼?,三合會以“曬馬”的方式進行談判時,并不是真正動手,只是互相炫耀武力的行為;一般雙方都不攜帶武器,通常最終以動員人數(shù)多寡,甚至陣容“整齊”程度來判定勝負,他們本身并不想打架。 而實際上,香港治安環(huán)境非錯不錯的,香港警務處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9年,香港以每10萬名人口計算的罪案比率為1108宗,而美國紐約是2378宗,加拿大多倫多是6689宗,英國倫敦是11300宗。…[詳細] 三合會轉型:收購合法企業(yè)及投資業(yè)務,攝制歌頌黑社會和江湖義氣電影以牟利三合會成員開始紛紛轉行之余,眾多幫派亦紛紛轉型。他們紛紛用聚斂的金錢收購合法企業(yè)以及投資各類生意業(yè)務,并竭力在一些合法業(yè)務和近乎合法業(yè)務中確立壟斷權。建筑裝修業(yè)、運輸業(yè)、飲食業(yè)和娛樂業(yè)都是他們樂于染指的。從表面上看,這種方式不像攔路搶劫、作奸犯科那樣對社會安全造成直接威脅,但三合會并未拋棄暴力,許多行業(yè)的壟斷權都依靠霸場子、占地盤,暴力控制某個領域或者某些人群來實現(xiàn)。 譬如電影業(yè),在1986年至1993年期間,香港電影事業(yè)發(fā)展極為蓬勃,三合會涉足希望分一杯羹,尋找合法的資金來源。從1992年開始,娛樂圈都開始發(fā)生三合會勒索和暴力事件,許多規(guī)模較小的電影制作公司雇用三合會會議,以暴力恐嚇手段威迫走紅的電影明星以最低價錢為他們拍電影。成龍、劉德華、周潤發(fā)及梅艷芳等透露他們曾向三合會繳付勒索費或曾遭三合會恐嚇勒索。 ![]() 此外,一些幫會也投入資金攝制一系列歌頌黑社會和江湖義氣的電影以謀利,同時對黑社會進行美化。其中最為大陸人熟悉的,可能就是與新義安社團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向氏兄弟了,向氏旗下的永盛、中國星、一百年等電影制作公司,曾出品過多部為大陸觀眾熟知的電影。在《賭神》系列和《賭俠》中飾演的高手“龍五”的,就是永盛老板向華強。可以說,這類“黑幫賭片”開啟了黑幫造神的時代。 90年代中期,黑幫片有了突破?!豆呕笞小纷屜愀酆趲蛷奶焐下浠氐厣稀2贿^雖然貴為舊式黑社會電影的巔峰之作,但《古惑仔》還是沒有跳出個人英雄主義的框框,亦只不過是一個成人童話式的熱血江湖而已。 從1993年開始,香港警方開始在電影界消除三合會的影響。1998年,文康廣播局長透露說,1996年警方只收到一宗涉及一名電影從業(yè)員與三合會有關罪行的舉報,而1997年更是一宗舉報也沒有。似乎三合會在演藝界的影響力被逐漸清除。…[詳細] 參考資料:《驚濤歲月中的香港黑社會》,廖子明;《香港掌故》,魯言;《香港三合會的源流、演變及刑事政策》,沈仲平 結語“治黑必先治白”,“反黑必先反腐”,政府、警界廉潔高效,黑社會自然不成氣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