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京劇、國畫兩門國粹藝術,融為一身,在唱念做打中畫出一幅幅形神具備的京劇人物畫,留給人們無限回味與遐想;2007年,國畫10米長卷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欄目頭條報道;國慶60周年,他畫出60米長卷,央視、新華社等百家媒體紛紛關注;2011年7月在北京電視臺節(jié)目現(xiàn)場,僅用1分45秒時間完成唱、畫《男起解》一劇后,在場專家連稱“太震撼了”……
他,就是京劇畫家李會山,一位用丹青妙筆演繹錚錚戲骨的性情人物。
>>自兒時起就癡迷京劇崇拜英雄
1946年李會山出生在老濱縣的一個普通家庭里,雖不是出自藝術世家,但他從小就很喜歡京劇?!澳菚r我喜歡看戲,尤其是京劇,京劇讓我知道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很崇拜那些英雄。”李會山對記者說,“每次看完都覺得意猶未盡,我就把自己記得的情節(jié)、人物畫下來。”
由于癡迷京劇里面的英雄人物,小小年紀的李會山在同齡人中也頗有“哥們義氣”,少年時代的生活造就了他后來的恩怨分明、秉直不屈的性格,“在朋友眼里我是個愛管閑事、喜歡打抱不平的人,這也許就跟我喜歡京劇有關系,因為京劇里面的很多英雄人物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span>
少年時代的李會山經(jīng)歷過不少的磨難,13歲那年為了學習京劇,他孤身一人跑到北京,一路的顛沛流離讓身無分文的他饑寒交迫,昏倒在北京的火車站臺上。后來回到家鄉(xiāng),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進了縣里的戲劇培訓班。眼看當京劇演員的夢想要變成現(xiàn)實的時候,李會山卻被分配到呂劇團,這幾乎讓他的京劇夢化為泡影。
>>命運起伏,理想不曾動搖
1964年,李會山迎來了自己的人生轉(zhuǎn)折,他不僅光榮地應征入伍,而且因為自己有繪畫特長而被安排到部隊俱樂部負責繪制幻燈片、宣傳畫、美術創(chuàng)作等工作,這也是他走向美術專業(yè)道路的開始。“小時候除了喜歡看戲,就是喜歡畫東西,到了部隊上盡管宣傳任務很重,但終于真正開始從事美術工作。”李會山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從沒覺得自己工作累,反而覺得生活很充實?!蹦嵌螘r間里,他不僅對漫畫、宣傳畫、油畫、國畫等全身心投入,而且愛好攝影、寫作等,作品多次在軍事報刊發(fā)表。
20世紀70年代,李會山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先在濱縣文化館擔任美術創(chuàng)作員,后調(diào)到濱州市電影院與國畫家乍啟典先生共同擔任海報的繪制工作。此后的一個較長時期李會山曾經(jīng)受過一些打擊,但他潛心戲劇繪畫的理想從沒動搖,先后創(chuàng)作出《紅發(fā)女郎》《一個女演員的夢》等獲獎電影宣傳畫。
>>實現(xiàn)國畫與京劇的完美結合
傳統(tǒng)藝術中京劇和國畫各有其韻味所在,又有其相通的地方,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京劇是很多國畫大師孜孜以求的方向,但能同時把握住這兩種藝術精髓的人卻少之又少,經(jīng)過多年筆耕不輟的苦練,再加上自幼對京劇藝術的癡迷執(zhí)著,李會山博采眾長終成大家,用自己的實力實現(xiàn)了國畫與京劇雙粹的完美結合。
李會山從1986年才開始把京劇繪畫作為主攻方向,為此他廣泛收集資料,專心研究,力求畫出京劇的神韻所在。據(jù)李會山介紹,他畫京劇有自己的創(chuàng)作原則,即嚴格尊重京劇這一國粹“四功五法”程式,在還原京劇原貌的原則下,盡力發(fā)揮另一國粹——國畫的筆墨技巧,把京劇人物、故事塑造得更為絢麗感人,絕不任意胡抹亂涂,傷害京劇的風骨。
自專心京劇題材的創(chuàng)作后李會山摒棄了很多名利的誘惑,憑著他自幼酷愛京劇藝術,又多年孜孜不倦地學習京劇藝術,他的京劇人物畫很快自成一家。京劇演員在舞臺上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幅幅畫面轉(zhuǎn)瞬即逝。但李會山卻有超常的把握能力與表現(xiàn)手段,總能敏銳地捕捉到最能體現(xiàn)戲劇情節(jié)和人物風貌的瞬間形象,出神入化地再現(xiàn)表演中那難以被觀眾看清認識的瞬間美,將其定格于翰墨丹青之中,化為永恒凝固之美,讓人看了賞心悅目,不僅陶冶情操,更是一種美好的藝術享受。
>>“跟瘋子一樣”作畫
說起自己的京劇作畫手法,李會山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論,“我認為抽象的目的是為了更像,所以我筆下的京劇人物并不是嚴格按照國畫的作畫手法來畫的,我畫中的京劇人物腳下大都是略顯夸張的厚底,但身姿、手、眼、身、法、步無不嚴格按照舞臺原貌展現(xiàn)的?!崩顣揭贿叡葎澲謩菀贿厡τ浾哒f。
“我畫畫的時候在別人眼里就跟瘋子一樣,邊唱邊畫,邊演邊畫,一般是一段戲唱完了,一幅畫也就完成了?!崩顣叫χ鴮τ浾哒f,“而且我筆下的京劇人物全都是舞臺上的正面形象,反面人物我從來不畫,京劇里有出戲叫《拿高登》,不管是人物造型還是舞臺設計上都堪稱完美,但我從來不畫他,因為他是高俅的兒子,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說起自己畫京劇人物如此傳神的“秘訣”時,他告訴記者以前他整天都泡在京劇團里,除了看別人演就是自己演,他仔細琢磨演員的動作范式,慢慢地畫出來的東西也就與眾不同了?!斑B國家京劇院的演員們看過我的畫后,都推測我是京劇演員出身,要不然不可能將京劇人物畫得那么傳神!”李會山自豪地說道,“著名京劇泰斗梅葆玖為我題字‘繼承傳統(tǒng),弘揚國粹’,全國政協(xié)委員吳歡稱贊我‘筆精墨妙為京劇傳神’……我會牢記大家的鼓勵,讓我的繪畫手段更好地為京劇服務、添彩!”
李會山1946年生。2007年其創(chuàng)作的十米長卷《百犬爭春圖》由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欄目頭條報道。2008年作品《盛世梨園迎奧運》被奧委會收藏。2009年60米長卷《盛世梨園慶國慶》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新華社、北京日報等百余家媒體爭相報道。作品還被制作成郵票發(fā)行。京劇組畫作品由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中央黨校貴賓廳永久性懸掛。許多作品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收藏,并多次受到接見。2011年春節(jié)李會山在民政部主辦的首屆社區(qū)春晚現(xiàn)場作畫。
李會山,應邀與董辰生、文懷沙合著《京劇賞詠詩書畫》,撰略入編《中國美術家選集》等辭書?,F(xiàn)為中央畫院特聘畫家、中國釣魚臺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華夏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濱州分會藝術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