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崇光(1838-1896),原名熠,字若木、櫟生,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初為雕花工人,后拜虞蟾為師。二十歲前曾參加太平天國革命,隨虞蟾同在天京(今南京)從事繪制壁畫。太平天國失敗后回揚州,從洪福祥至各地畫土地廟。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雙鉤花卉。吳昌碩評其“筆古法嚴(yán),妙意從草篆中流出”。傳世作品有《麥間野雉圖》、《柳下曉妝圖》。
古人云:"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既要把柳樹的枯枝老干畫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勢,確屬不易。作為此畫中起點綴和烘托環(huán)境作用的柳樹,在陳崇光筆下卻表現(xiàn)得很是從容嫵媚。柳下仕女正專心整理晨妝,其光鮮嬌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襯托下,顯得清麗脫俗而動人。 圖中楊柳低垂,桃紅點點,清寒未退。一位仕女手持銅鏡,正整理晨妝。作者以小寫意花鳥畫法寫景,點葉皴干,勾草染石。人物則筆法細致,注意設(shè)色的搭配協(xié)調(diào)。整幅畫面清新動人,婉約脫俗。 ![]() |
|
來自: 黃清風(fēng)716 > 《字畫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