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時候,各單位各部門爭先恐后地聚起餐來了!如果你在飯店的走廊走上一圈,會聽到各個包廂里傳來勸酒的吆喝聲、歡呼聲,當然,這個時間點不能太早,太早的話,酒還沒有喝開,酒桌上的笑話也還沒來得及形成典故。必須在晚上八點以后,(失敗的聚餐在這個鐘點早就意興闌珊地解散了,而成功的聚餐則正達高潮),你聽到有人呼喚服務員:“再來一箱啤酒!”或者“再開一支紅酒!”之類的聲音,而洗手間里會陸陸續(xù)續(xù)傳來一些喝多了的嘔吐聲,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結論:他們這場聚餐很圓滿。
以我孤陋的人生經(jīng)驗總結:飯局大致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陪很大很大的領導參加的與工作有關的飯局。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曾作為秘書陪某位領導到外地出差。第一天,在走向第一場飯局的半路上,領導就和藹地叮囑我:“一會兒呀,你敬敬他們,表達一下感謝。” 敬酒!我不由虎軀一震。倒不是怕喝酒,而是領導那種俯耳交待的隆重語氣,讓我意識到,這將是一場高度講究規(guī)矩的飯局。哎,我記得曾在哪里看到一篇“飯局上的各種注意事項”之類的帖子,可惜當時完全沒興趣看?,F(xiàn)在就算半路沖進網(wǎng)吧,一時也找不到。所以說,在職場上,沒準備好就出來混,是很麻煩的。 幸好我這個人是很聰明的,你們一定要相信這一點。進了那個豪華的大包廂,我先側立一旁,讓他們先坐。我知道,以我的資歷,應該是坐在重要性排倒數(shù)第一或者倒數(shù)第二的那個座位上,但我不知道具體哪個方位才是。我看到他們在握手寒喧中、謙讓推搡中、一左一右魚貫而有節(jié)奏感地入了座,最后,有人招呼我坐下。 坐下之后一環(huán)顧,就像大會的主席臺一樣,小小一張圓桌每個座位的排序,展現(xiàn)了完美的、藝術一般的、權力高低的暗示。 過一會兒,敬酒的時刻來了。這個時刻是在非常微妙的氣氛中開始的,一般是菜基本上齊,大家點評了一下各種菜的味道之后,差不多無話可說的時候,殷勤的客人就站起身來了,舉著那杯淺棕色的洋酒,向我方領導致意: “今天很榮幸,&%……*%(%……”,我方領導自然也忙不迭地起身,也將酒杯去碰對方的杯身,風度翩翩地表達著“自己也很榮幸”這樣的意思。接下來,對方有幾個客人,這番話就會被重復多少遍,以至于聽到后來,會產生一種幻覺,覺得他們在辯論到底是我方更榮幸還是對方更榮幸。 然后就輪到我方的陪同者譬如我去敬酒了,這個時刻我希望能集體進行,比如說我方的陪同者有三人,那么我可以站在這三人中間,就像寓言里那個拿著葉子就以為可以隱身的傻瓜那樣,一言不發(fā),只需微笑地碰杯就可以了。如果不幸,我方陪同者代表只有我一個人,那么我就會在敬酒程序剛一開始的時候食不甘味,坐立不安,只希望能趁亂把該敬的人全部敬完。但假如氣氛偏偏一直端莊嚴肅,沒辦法達到可以“趁亂”的地步,那么結果就是,眾目睽睽之下,我神情肅穆地端起酒杯,直直地從座位上起身,像走向刑場一樣地走向我的目標對象,然后結結巴巴地開了口:“嗯,**長,謝謝您的招待!” 由于我的表情過于沉重,動作過于僵硬,語氣里帶著視死如歸的慘然,對方往往會善良地幫助我把這個依序進行的敬酒過程縮到最短,我們都盼望著把程度依儀完成,可以安全地各就各位。所以說,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主客雙方是心靈相通的。 以上說的是第一種飯局。相比之下,第二種飯局顯得歡樂很多。往往是一個部門的聚餐,外加主管本部門的上級領導。年底的聚餐多數(shù)屬于此類。 這種聚會一般有三個要素:酒,段子,調情。 部門領導是最有壓力的,因為他有義務把這場聚餐的氣氛盤活。所以在這種聚餐里,他除了使出自己的協(xié)調力和凝聚力之外,還將格外器重一兩個善解人意的、能審時度勢的、能活躍氣氛的下屬。 這一兩個下屬的作用不止是插科打諢,在適當?shù)臅r候要有舍身精神,比方說成為某個調情話題的主角。 這就說到了這種飯局另一個重要角色:一個具備流氓氣質的男性。這角色太重要了!簡直就是一場聚餐的神來之筆!注意,我說的是“流氓氣質”,而不是真流氓,這真的是一個高端褒義詞!流氓氣質的名詞解釋是:隨時想著調情,說話尺度越大越興奮,外加:舍得作賤自己。眾人的哄哄抬抬中,他把自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他仿佛一個陷于苦戀的情圣,借著酒力,表達對對方的愛意。 “對方”的分寸尤其難以把握,不能當真,但又不能完全不接戲。如果完全不接戲,就會掃興,你可是身負調整飯局氣氛的重大任務啊。大家只是開玩笑而已,誰不是心知肚明啊。所以,一定要接戲。接戲也不能簡單接,要使這戲有個起轉承合,比如說,發(fā)展一下旁邊的配角B,配角C,如果能把整桌子的人都發(fā)展成配角,那就是最高境界。 相比于那些網(wǎng)上啦手機里啦流傳的黃段子,現(xiàn)編現(xiàn)演現(xiàn)身說法的調情戲生動多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類似于典故的詞匯,這些詞匯必須是飯局的參與者才能體會,這便增加了他們的親密感和默契感。如果一場飯局能取得這樣的效果,那么可以說,它已經(jīng)成功了大半。 慢。我說漏了,在這個過程,調情不是目的,目的其實還是喝酒。 我說我暗戀你,所以我要跟你喝,我說我不暗戀你,所以我還是要跟你喝。不管怎么著,都可以成為喝酒的理由,喝酒才是聚餐的最高目的,判斷一場聚餐的成功程度,就是以“你能成功使誰喝高”“你是否能和你想對飲的人喝上酒”這些為最高標準的。 有各種各樣的喝酒的理由,比如說,久聞大名,第一次見面,喝一杯。你與這位是老鄉(xiāng),那好,喝一杯。不是老鄉(xiāng)?不要緊,你們的老家有某種聯(lián)系,總之,喝一杯。你與這位很久以前曾經(jīng)合作過,好,喝一杯。沒有合作過?不要緊,你們即將可能會有某種合作,喝一杯。你剛才說哪句話說錯了,賠罪,喝一杯。沒說錯?那你剛才那句話說得很好,也得喝一杯。 為什么我們的飯局上如此熱衷于讓人喝酒?其實,我理解這種風俗。我們需要一個游戲主題。而,這一種游戲是沒有門檻的,哪怕你酒精過敏,那么,說服一個酒精過敏的人喝酒,也會成為游戲的好玩之處。 如果我們沒有喝酒這項游戲,那么我們的飯局能玩啥呢?難道大家排排坐,玩“丟手絹”的游戲?玩“擊鼓傳花”的游戲? 或者是,大家交流一下最近的閱讀心得?交流一下業(yè)務上遇到的困難、瓶頸和技巧?談談理想談談人生?再來一段詩朗誦? ……看吧,還是喝酒正常一點。 只是,在這么歡樂的聚餐里,仍然履行著與嚴肅飯局無異的敬酒程序:按資格深淺和地位高低,你可以在你被敬的排序里,揣測到你在別人心里的位置。然后,假如你重視這種約定俗成的關系,那么,你也將在合適的時機里,進行回敬…… 與前面提到的第一種飯局所不同的是,因為這是同事和領導之間的內部聚餐,所以,這里的敬酒講究的是一個熱烈的氣氛,最好的方式是帶著玩笑的性質,在玩笑里說出親昵的感謝,這是最高段位,一般由比較老江湖的人來完成。其次是低調隨和又親切的,讓人覺得如沐春風的,一般由修養(yǎng)較好、與社會相處和諧的人完成。 如果你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表情肅穆、帶著視死如歸的慘笑……去敬酒,沉重地說出:“嗯,**長,謝謝您的招待?!蹦敲?,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你別再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