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公司的業(yè)務說話時,眼神閃爍、飄移不定,象是在說謊的樣子,這次的提案內(nèi)容要重新檢驗……」眼神經(jīng)常是判定一個人說話是否誠實的關鍵,就算對方辯才無礙,說得頭頭是道,也很難掩蓋眼睛所傳達的真實訊息。 因此與人交談時,除了必須留意口語與肢體動作的表達外,在所有表情中,又以眼神最為重要,不僅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還能根據(jù)眼神檢驗對方所說的話是否可靠。 《不說話的技術》作者麻生顯太郎強調,眼睛的表達能力一點也不輸給嘴巴,只要靈活運用以下4個要訣,就可以在說話之余,透過眼睛表達想法,甚至博得好感: 1.張大眼睛、加大音量,強化溝通效果: 說話的同時張大眼睛,可以有效傳達「咦?」「真讓人驚訝!」「怎么樣?」「我想聽!」「這里很重要!」等訊息。 比如說,與客戶進行簡報時,說到「社群網(wǎng)站使用者愈多,愈加突顯人與人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這句話的時候,可以在提到「面對面溝通」時,加大音量、張大眼睛,讓聽眾就象是看見平面資料上的粗體字一樣,對這部分特別有印象。 2.將視線往上移,表達懷疑: 當對方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你又無法當面說出「等等,這是怎么一回事?」時,不妨將視線稍稍往上移,讓對方察覺你的懷疑。由于將視線往上移,將會造成比搖頭稍弱的否定感,感覺就像在告訴對方「雖然我有點懷疑,但我會聽你說完」,透過這個舉動,將可讓對方主動察覺你的感受,停止滔滔雄辯,并進一步澄清你的疑慮。 3.調整眼神交會的節(jié)奏與位置,改變自我形象: 與人交談時,眼神會無意識地與對方交會3秒、移開1秒,并不斷地重復。因此只要改變一下節(jié)奏,或視線停留的位置,就能改變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印象。 比如說,與對方眼神交會時,多停留1秒,藉此表達「我對你說的話很感興趣」;或是將視線看向斜上方或斜下方,告訴對方「我正在試著回想你所說的話」或「我正在思考」;此外,若是想讓對方覺得你的腦筋很靈活,說話時可快速水平移動視線。 4.避免目露兇光,用笑容吸引對方: 要讓對方產(chǎn)生好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持微笑,并避免眉頭深鎖、目露兇光,但很多人卻往往因為表情不自然,而導致對方退避三舍。想要改變這種窘境,可對著鏡子練習,想象當你面對期待已久的客戶時,你的表情、眼神是否會在對方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只要多練習幾次,就能有明顯的改善,讓客戶更樂于與你交談。(取材自《不說話的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