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之旅-自駕大洋路(上)2013-02-15 18:07:49| 分類: 游記 ![]() 大洋路的自駕算是這次旅行的重頭戲。由于孩子來澳洲總覺得這里車開的飛快心有畏懼,所以雖經多次鼓勵她仍不敢在墨爾本動車。同時還對我的這次自駕也持懷疑態(tài)度。原想先跟團去一次大洋路再回來自駕。但如今來澳旅游的人太多,報團價格居高不下,所以決定直接選擇自駕。雖然自駕費用更多些,但體驗確實與非常不同。于是在前天將 tomtom 導航買下,并且從網上預約了Europcar的租車訂單。今早出發(fā)按照約定時間來到墨爾本中心附近的Europcar租車處。進門發(fā)現(xiàn)已有2家中國人正在辦理手續(xù),看來都是要去大洋路的國內游客。這在后來好幾個景點處都有相遇得到應證。
租車手續(xù)辦理比較簡單。拿出有資質人員翻譯的駕駛證(這個花了$20,有網友不翻譯好像也沒有問題),出示護照,信用卡。然后問你是否需要購買保險,這個要特別說明建議大家購買全險(SPOM)。通常的基本保險是有免賠額Europcar車行的為$384(另一家east Coast Car Rrntals是$501)。也就是說發(fā)生事故后自己需要承擔$384以下的賠償金額。由于孩子英語不過關還是對保險不夠熟悉,沒有聽懂當時詢問的是降低到$384還是降掉這$384。反正以俺干保險多年的經驗非??隙ù_認要下。保險費每天$35,與租車費每天$70相比這當于增加了50%的成本。 ![]() 由于在家開 CRV ,所以網上選定的車型為斯巴魯森林人。實際到手的鑰匙是尼桑奇駿X-trail。正好過去還關注過此車,也算讓俺試駕一次。同是預定森林人的另外一家人拿到手是漢蘭達,聽女主人還在抱怨這車太大。后來看網站才注意到它們是說森林人或同類型車SUV。拿鑰匙下到車庫,按開鎖找到車。習慣性的走到車左側,打開車門后才發(fā)現(xiàn)這是副駕位置,哈哈! ![]() 上車調正座椅、反光鏡,熟悉檔位、左右手的開關,再將導航固定在車前檔風右上角位置(只有這個位置能照顧到,因為俺已習慣向右邊看)。發(fā)動機器把車挪出空位,裝載行李上人,慢慢行出車庫。在俺猶豫不定時就看前方幾處都用紅字寫了好多標語,問孩子才得知是提示不要在這里停留(No standing at anytime),看來租車人首次出門肯定是有在此地磨蹭的習慣。
![]() ![]() 出得車行大門,導航還未正式工作。就在不知所措時只能以順勢左轉應對,待龜行到下一路口導航開始下達指令,俺就緊遵執(zhí)行。左右穿插不知怎的即上到M1高速,此時有一輛大車緊隨俺后,在一陣慌忙中把俺逼向了標有Toll標志的路段。這里收費公路沒有像國內的收費關口,只靠電子拍照確定收費。車主需主動交費,否則會有罰單送到。趕緊詢問孩子為時已晚,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向前。雖然俺已將導航設置為避開收費路段,但在這種情況下估計它也沒有辦法。繼續(xù)跟隨導航行駛,三轉二拐之后又不知怎的再次回到M1向著吉朗(Geelong)的方向前進。是否已經經過收費路段?是否被拍照?怎樣交費成為俺后面一直惦記的事。感嘆這洋鬼子為什么要把在國內可以安排很多人收費又能妨礙快速通過的事情搞的這么簡單? ![]() ![]() 出錯的路口 又回到M1上來了
經過短暫開車后感覺左邊行車其實還是可以習慣的,只要注意在拐右彎或者停車場起步出來記得走向左道就好。有一次轉彎后差點走向右道,另一次在停車場慢速與人錯車時俺占住右道不放。好在后來都經提醒沒有再錯。但有一點總讓老婆孩子笑話,就是轉彎總是雨刷先動。因為右舵車的轉向燈和雨刷器控制桿正好與左舵車相反,在家習慣的左手打燈在此就變成為啟動雨刷器,這個要好些時間才能適應過來。 高速M1是連接墨爾本和吉朗的高速路有單向3車道,這在本次旅行中算是最好的高速。和國內高速不同的是這里沒有全封閉,摩托車和自行車都能上高速跑。 ![]() 沿著高速 M1 往前走到頭轉向 C134 ,根據(jù)路標即可駛向B100大洋路。反正俺是導航領著走的。導航設置的第一個途經點是Bell beach。由于對于導航的不熟悉,我們把bell beach 的地址設置在了離那里很近的一條路上。但是在到達那條路之后,導航指示在前方適時掉頭還讓我們一頭霧水。后來想起來其實不一定要完全聽導航指示,只要往前走一點應該就可以到達bell beach。 在錯過bell beach后到達Anglesea。看到一個停車場正在左轉路邊,俺順勢就左拐彎掰了進去。等停穩(wěn)車再看俺從人家的出口進來了,哈哈! 在這個停車場路邊遇到一輛國人租駕的CRV打聽去Lorne方向,孩子還幫助他們將導航設置好離開。 ![]() ![]() 很快我們到達了第一個可以??康牡攸c,下車來到海灘難掩一時的興奮。 ![]() 繼續(xù)向前這個景點似乎在什么宣傳畫面上見過。 ![]() 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是世界五大著名沿海公路之一,早年大洋路前身用于木材的開采和運輸。從1919年至1932年由3000名一戰(zhàn)退伍軍人組成的修路大軍把大洋路擴建成今天這樣的規(guī)模。其編號為B100。 大洋路全長276公里是雙向2車道,多數(shù)路段開鑿在臨海的山邊。所以在大洋路上行車一邊是山丘另一邊就是海洋。這樣的奇觀不僅澳洲就是世界都少有。經過多年的開發(fā)和推廣,途中還有許多國家自然公園對游客開放?,F(xiàn)在已成為澳洲境內為數(shù)不多的世界著名觀光景點。行駛在大洋路你會感覺心曠神怡,只要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這樣的路標,隨時可以駐足停留,也不用擔心有人上來問你收費。通常是在到達觀光點之前300m都會有路標提示。 繼續(xù)前行發(fā)現(xiàn)了附近一個燈臺的觀光點(split point lighthouse)。有許多的自駕游游客都選擇去這個地方停車,我們也跟進考察一番。沒想游覽完畢出來離開時闖了俺的首次國際交通事故。 ![]() ![]()
![]() 話說這邊停車有個習慣是車頭沖里,離開時才倒車退走。原本去年國慶同學聚會時因為這樣停車就造成離開倒車時與一輛卡羅拉剮蹭,俺負了個全責后就要求自己不能這樣停車??傻竭@入鄉(xiāng)隨俗思想就又放縱了自己。果然悲劇再次發(fā)生,這次是在澳洲了。當我慢慢倒退時,意外的“嘭”聲讓俺心驚肉跳的趕緊踩下剎車。但見后面白車緩緩的繼續(xù)前行,前輪眉及前后車門上都有黑色的剮痕??磥磉@國際剮蹭是闖下了,等白車開出來后才知道是個韓國人租的車。從損失情況看他車比我們的要嚴重。我車的后面保險杠只有一點指甲蓋那么大的脫漆(實在太小沒有留下照片),就連后來收車的人員在我們提醒之前都沒有認為這個是新傷。而韓國人的車卻有了很大的凹陷和黑痕。 韓國人的保險是有$501的免賠額,我們的開始以為也會有$384的免賠額,但后來才搞懂當時詢問我們的應該是減去這個$384的免賠。只能說俺當時sure的太正確了。 顯然大家都是首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孩子聽著對方帶韓腔的英語慢慢交流。同時打電話給租車公司報告情況,然后互相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在友好的氣氛中我們握手分別。 這次事故顯然對我們的心情有些影響,但這種影響在到達下一個景點之后就基本消失。這里是大洋路的標志性建筑。 ![]() ![]() 接下來的景點是洛恩(Lorne)一個有著彩色房屋的小鎮(zhèn),小鎮(zhèn)正對著的沙灘可以游泳和沖浪,路邊有很多車位是一個好的停靠點。 ![]() ![]() ![]() ![]() 在洛恩簡短的休息后,繼續(xù)向下一目的地十二門徒出發(fā)。沿路??苛艘恍┯^光點。在車過Apollo Bay后即進入奧特威山國家公園(Otway Ranges National Park)一段內陸叢林路段行駛。 ![]() 這段路程將近1個小時也是充滿特色,道路兩旁要不是茂密的森林就是寬闊的牧場。在森林路段相對來說需要注意力集中,由于路窄彎多,特別注意控制車速、緊靠左行且拐彎不占對方道,否則極易發(fā)現(xiàn)對撞事故! 在森林之中還看到一起翻車事故,一輛小車已經倒扣著在右側車道上,俺的行車記錄儀拍下此畫面。這段路上有一個最南端的燈塔Cape Otway Lightstation,由于我們今晚的歇腳點在Port Campbell,前面還有重要景點十二門徒等著。所以沒有選擇前往燈塔,也許之前在燈塔引起的不快也是一個影響原因。 ![]() ![]() 在整個大洋路上不時有這樣標志出現(xiàn),提醒國外駕駛者注意在澳大利亞可是靠左行駛。 整個澳洲的公路標志非常清晰。絕沒有將各種標志掛在僻靜處,然后在前方說你超速、超車的情況發(fā)生。這樣的標志誰還能說沒有看見? 趕到十二門徒已是下午6點。此時的太陽太過偏西,要想拍好西面景點光線已經不允許了。所以我們決定明天早晨還要再來。
![]() ![]()
![]() ![]() 十二門徒是澳洲大陸南岸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海水侵蝕形成的 斷壁巖石。矗立在湛藍海洋中的12個獨立礁石,形態(tài)各異被稱為“十二門徒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這令人驚嘆壯闊雄偉的奇景??上壳霸谶@里聳立的已經沒有12個,其中一些已經坍塌,相信還會有繼續(xù)坍塌的。最近的一次坍塌是在2005年7月3日。當時一塊高達45米的大巖石突然發(fā)生崩塌,數(shù)秒鐘內變成碎石落入海中,坍落的碎石足足比海平面高出了10米。 十二門徒是大洋路觀光的必到景點,好多團隊游覽可能只到這里停車。 ![]() ![]() 在距離十二門徒約2 公里的地方有洛克阿德大峽谷(Loch Ard Gorge)是因洛克阿德號(LochArd)在此沉沒而命名。1878年6月1日一艘名為“Loch Ard”的英國移民船在開往墨爾本的途中觸礁遇難,52人死亡,只有2人生還。后人為了紀念這些遇難者,修筑了52座墳墓,并將這個地方起名為“Loch Ard”。洛克阿德大峽谷可以順著峽谷懸梯下到海邊,近距離觀賞峽谷的巖石景觀。![]() ![]() 繼續(xù)前行就是坎貝爾港(Port Campbell)。這里的港也就只有一個小碼頭,全鎮(zhèn)也坐落在海灣邊。傍晚的碼頭風浪很大,但也阻止不了海釣愛好者在此下鉤的樂趣。 ![]() 在碼頭邊上找到我們預定的汽車旅店,辦理入住后再抓緊時間到海邊一游。 鎮(zhèn)上有一個加油站,大致了解一些價格有意明天補充些燃料。
2013年2月7日墨爾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