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惡阻2例 案 2000.3.17 吳某28歲,孕70天,惡心明顯,嘔吐血液已一周,米飲不進,人體消瘦,倦怠無力,靜脈滴注氨基酸、維生素B6無效,每服中藥,全部嘔出,無計可施,正考慮中止妊娠,請余會診。舌淡紅,苔薄白,脈細。 治法:健脾溫胃,調(diào)氣降逆。 方劑:香砂六君子湯(《醫(yī)方集解》)加味。 黨參10克 每劑煎200ml,待藥液溫度降至30C°時,取50ml深部保留灌腸,一天4次。 保留灌腸1劑之后,嘔吐明顯減輕,嘔血停止。3劑之后惡心減輕,能夠服用中藥。經(jīng)服用中藥6劑之后,即進食上班。 案 (妊娠胃痛劇吐) 鄒某,24歲,2003月12月2日因停經(jīng)55天,惡心嘔吐半月入院,以晨起時尤甚,吐出胃內(nèi)容物,胃脘燒灼疼痛,喜按,納欠,每日只吃2~3兩米飯,二便正常,夜寐欠佳,神清倦怠,人體消瘦,體重僅50公斤。舌尖略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12月1日B超檢查:宮內(nèi)早孕約7周,胚胎存活。結(jié)婚4年,分別于1999年、2001年因早孕期間胃脘劇烈疼痛,嘔吐明顯而終止妊娠,2002年妊娠3個月又出現(xiàn)胃痛劇吐,在外院采用支持療法后病情好轉(zhuǎn),妊娠4個月時發(fā)現(xiàn)過期流產(chǎn)而終止妊娠。后經(jīng)胃鏡檢查,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但非妊娠期間并無胃痛嘔吐現(xiàn)象,也無家族病史。入院后檢查:肝功能、血電解質(zhì)正常,尿酮體(—)。予以輸液支持治療,中藥用黃連溫膽湯加黃芩、砂仁、蘇梗等內(nèi)服,再配合耳穴壓迫、針刺治療,毫無療效,且癥狀逐漸加重,以胃脘疼痛為著,伴嘔吐胃內(nèi)容物,精神益差,日夜難寐,呻吟不斷,家人不間斷按摩胃脘,癥狀仍不得緩解。12月13日開始用以上中藥煎劑緩慢滴入保留灌腸,加用“胞二磷膽堿針”靜脈滴注5天,仍無明顯效果。 2003.12.19 會診一:患者精神疲憊,面色無華,呻吟不停,手按胃脘則稍舒服,蜷縮在床,吐涎不止,小便黃,大便不解。唇干,舌紅,苔薄黃,脈細。 察其證,似為小建中湯之脾胃虛寒,中挾肝熱之證。 治法:溫中補虛,行氣制酸。 方劑:小建中湯(《金匱要略》)合烏貝散加味。 桂枝6克 藥后無效,皮膚、鞏膜輕度黃染,21日開始吐淡紅色液體,痰涎較多。肝功能檢查:谷丙轉(zhuǎn)氨酶、總膽紅素均有升高(SGPT 128IU/L,SGOT 94IU/L,TbiL 30.7umol/L,DbiL 17.5umol/L),24日開始予以插胃管鼻飼,癥狀無改善,27日因無法耐受自行拔出胃管。形體逐漸消瘦,體重下降至41公斤,肝功能復查:SGPT 445IU/L,SGOT 205IL/L,TbiL 36.2umol/L,DbiL 24.7umol/L。 2004.1.7 會診二:患者食即嘔吐,胃脘疼痛,燒灼,泛酸,改用驗方烏貝散(海螵蛸∶川貝=30∶6)20g和米糊吞服,用茵陳蒿湯(《傷寒論》)加五味子保留灌腸。 翌日患者胃脘疼痛、泛酸明顯緩減,痰涎減少,至1月12日癥狀基本消失。胃納可,能進米飯,二便正常,黃疸消退。1月17日復查肝功能:SGPT 85IU/L,其余均正常。 后因患者疏于大意,停藥2天,1月18日胃脘疼痛又作,食入即吐,精神較差,情緒低落,悲傷欲哭。續(xù)服烏貝散,癥狀遲遲不能緩解。 2004.1.28 會診三:患者胃脘疼痛的發(fā)作與緩解均無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析患者胃痛嘔吐可能還存在神經(jīng)官能癥因素。用1%普羅卡因注射液10ml加入120ml開水中,多次緩慢飲服。 雖大部分藥液吐出,但次日胃脘疼痛全部消失,胃納亦佳。2月2日B超復查:宮內(nèi)單胎妊娠,胚胎存活,約孕6周大小?;颊唧w重42公斤,于2月4日出院。2004年2月26日復查,自覺胎動,腹部膨隆如孕5月,無胃脘疼痛燒灼感,二便調(diào),面色紅潤,體重已增至56公斤。B超復查:宮內(nèi)單胎妊娠,胎兒雙頂徑2.6cm(約孕20-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