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扦插繁殖技術(shù)
扦插是植物繁殖的一種重要方法,利用植物的一部分莖、根或葉,扦插在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土或基質(zhì)中,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從而長成完整、獨立的新植株,具有生長快、開花早、繁殖數(shù)量大及保持植物優(yōu)良性狀等特點。 應(yīng)用扦插繁殖在植物中主要有枝插和根插兩類。枝插又根據(jù)插枝的性質(zhì)不同,分為硬枝扦插(休眠期扦插)和軟枝扦插(嫩枝扦插、生長期扦插)。 一、扦插生根的原理 植物的細胞具有全能性,每個細胞都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zhì)。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具有潛在的形成相同植株的能力。同時,植物體具有再生機能,即當植物體的某一部分受傷或被切除而使植物整體受到破壞時,能表現(xiàn)出彌補損傷和恢復協(xié)調(diào)的功能。 在插枝扦插后的生根過程中,枝插與根插的生根原理是不同的。其中枝插生根是在枝條內(nèi)的形成層和維管束鞘組織,形成根原始體,從而發(fā)育生長出不定根,并形成根系;而根插是在根的皮層薄壁細胞組織中生長不定芽,而后發(fā)育成莖葉。 插枝扦插后,通常是在插枝的葉痕以下剪口斷面處,先產(chǎn)生愈合組織,而后形成生長點。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插枝基部發(fā)生大量不定根,地上部萌芽生長,長成新的植株。 按插枝生根的部位來分,有三種生根類型:一是愈合組織生根類型,包括大部分樹種;二是皮部生根類型,三是兩者兼有類型。 二、扦插成活的條件 扦插后插枝能否生根成活,決定于插枝本身的內(nèi)在條件和外界環(huán)境條件。 1.插枝的內(nèi)在條件 植物不同種或同一種植物的不同種,扦插成活率不同,
如扦插容易生根的有:
側(cè)柏、杉木、大葉黃楊、夾竹桃、楊、柳、紅杉、懸鈴木、珊瑚樹、榕樹、石榴、橡皮樹、巴西鐵、富貴竹、菊花、大麗花、萬壽菊、矮牽牛、香石竹及秋海棠等;
扦插較易生根的有:
山茶、桂花、雪松、火棘、南天竹、龍柏、茉莉、丁香、棕竹、槭及木蘭等;扦插難生根的有松、榆樹、山毛櫸、桃、蠟梅、櫟類、香樟、海棠、鵝掌楸、雞冠花、矢東菊、虞美人、百合、美人蕉及大部分單子葉植物花卉。 植物的不同生育特性,對扦插成活的難易有影響,如灌木比喬木容易生根,匍匐類型比直立類型容易生根;地理分布在高溫、多濕地區(qū)的樹種比低溫、干旱地區(qū)的樹種容易生根;幼齡樹上的插枝比老齡樹上的扦枝容易生根;根莖上的萌蘗枝比樹冠上部的一年生枝容易生根;枝條生長健壯、組織充實、葉芽飽滿比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的細小枝容易生根等。 此外,扦插用插枝的粗度、長度、生長期、扦插時的留葉量、插枝內(nèi)部的抑制物質(zhì)等,對生根與成活率都有一定的影響。 2.外界環(huán)境條件 扦插生根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主要有溫度、濕度、空氣和光照。 (1)溫度 溫度對插枝生根的快慢起重要的作用,如春季硬枝扦插,一般樹種以15~20℃為適宜,也有需要溫度高于20℃,如木槿、石榴等;而夏季軟枝扦插,溫度通常以25℃左右為宜。 (2)濕度 除保持土壤或基質(zhì)適宜水分有利生根外,還要控制空氣中的相對濕度,特別是軟枝扦插,要求空氣濕度大,空氣相對濕度最好在90%以上,以保持插枝不枯萎。因此,扦插苗床需要遮蔭或密閉(梅雨季節(jié)扦插可不密閉)。隨著插枝不斷生根,逐漸降低空氣濕度和基質(zhì)濕度,有利促進根系生長和培育壯苗。 (3)空氣 插枝生根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的供應(yīng)。因此,宜選擇疏松的砂性土、草炭土、蛭石、珍珠巖等苗床基質(zhì),其通透性好,有利生根。同時,苗木不能積水,以免供氧不足,影響不定根的生長。 (4)光照 扦枝生根,要有一定的光照條件,特別是軟枝扦插。充足的光照可促進葉片制造光合產(chǎn)物,促進生根;尤其是在扦插后期,插枝生根后,更需要有光照條件。但在扦插前期,要注意避免直射強光照,防止插枝水分過度蒸發(fā),造成葉片萎蔫或灼傷,影響發(fā)根和根的生長,因此在扦插后要適當遮蔭,提高空氣濕度,有利插枝生長。 三、扦插的適宜時期 植物種類、性狀、扦插方法及氣候條件不同,扦插的時期亦不相同。一般可分為落葉樹扦插和常綠樹扦插兩種類型。 1.落葉樹扦插 落葉樹以休眠期扦插為主,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但以春插為多,并在萌芽前及早進行,而秋插宜在土壤冰凍前進行,隨采插條隨扦插;落葉樹在生長期扦插,多在夏季枝條生長充實后進行。但有些樹種如薔薇、石榴等,一年四季均能扦插。 2.常綠樹種 常綠樹種多在梅雨季節(jié)扦插,插枝生根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扦插后要注意遮蔭和保濕。 四、促進插枝生根的化學調(diào)控技術(shù) 對扦插繁殖進行化學調(diào)控,是應(yīng)用植物生長激素活化插枝組織內(nèi)的形成層細胞,刺激、愈傷組織的形成與根的發(fā)生,增加根數(shù),有利于插枝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促進扦插苗的生長,提高成活率達95%以上。特別是對生根能力較弱和扦插難成活的種類,或者生活力衰弱的高齡親本進行扦插時,除采用生根機能旺盛的幼嫩枝條外,更需補充生根所需的生長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并排除生根阻礙物質(zhì)的影響,從而明顯提高插枝的生根能力。 1.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與處理方法 在利用植物插枝本身的分生機能和再生能力的基礎(chǔ)上,應(yīng)用化學合成的植物生長激素促進插枝生長與成活。 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有三類: (1)吲哚類化合物 有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及吲哚丙酸(IPA)等,促進細胞分裂和插枝生根。 (2)萘類化合物 有萘乙酸(NAA)、萘氧乙酸(NOA)、萘乙酸甲酯(MENA)、萘丙酸和萘丁酸等,能促進插枝生根。 (3)苯酚類化合物 有2、4-D(2、4-二氯苯氧乙酸)、2、4、5-T(2、4、5-三氯苯氧乙酸)和防落素(PCPA、對氯苯氧乙酸)等,苯酚類化合物的活性強,在低濃度時即能促進插枝生根。 植物扦插繁殖的化學調(diào)控技術(shù)有三種方法: (1)快沾法 采用高濃度、短時間浸沾插枝基部,即植物生長激素濃度在200~10000mg/L(毫克/升、下同),浸沾時間短至1秒鐘~15分鐘,通常采用隨沾隨插。插枝浸沾后,使植物生長激素通過插枝基部切口、傷口、葉痕等進入插枝組織內(nèi)起作用,促進愈傷組織形成和生根。采用快沾法具有操作簡便、設(shè)備少,同時不易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處理效果顯著等優(yōu)點。 (2)慢浸法 采用低濃度、較長時間浸泡,將植物生長激素稀釋成10(易生根的種類)~200mg/L(不易生根的種類),浸插枝基部的時間長達8~24小時。插枝對植物生長激素溶液的吸收量,決定于處理時的環(huán)境條件,如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比寒冷、濕潤時吸收多;此外,還與植物種類、扦插季節(jié)及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有關(guān)。慢浸法處理時,還需準備浸插枝的容器。 (3)涂抹法 將植物生長激素與滑石粉或粘土粉混合,即先將一定量的植物生長激素溶解后,按比例拌入滑石粉、然后晾干呈粉末狀。應(yīng)用時將插枝基部用水浸濕,再沾一下拌有植物生長激素的滑石粉,并抖掉過多的粉末,即可扦插;另外,也可將植物生長激素拌入羊毛脂中,涂于插枝基部后扦插。 此外,還可采用噴灑法,在剪下插枝前或后噴灑植物生長激素;注射法,將植物生長激素直接注射到插枝里;澆施法,將植物生長激素澆在土壤中讓插枝吸收;木簽法,將浸過生長激素的木簽插入插枝中,以上幾種方法,均有促進插枝生根的效果。不同植物可以用不同植物生長激素與濃度進行處理,達到促進插枝生根、提高成活率、加快苗期生長的效果。 2.植物生長激素處理的效果植物生長激素的種類很多,在植物扦插上常用的有吲哚丁酸、萘乙酸、吲哚乙酸及苯酚類化合物等。不同植物種類對植物生長激素的反應(yīng)不同。如薔薇用IAA處理有促進生根的效果,而用NAA處理就沒有明顯的效果;相反,水蠟樹用NAA處理有效果,用IBA處理卻沒有效果。研究表明,應(yīng)用萘乙酸和吲哚丁酸處理水杉等插枝,對促進插枝生根的效果不同 在使用植物生長激素時,IAA容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所分解,而NAA的刺激作用過強,使用不當容易產(chǎn)生藥害;IBA對柳杉、松類及其他許多木本或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根效果,藥害少,藥效穩(wěn)定。 3.其他化學物質(zhì)對插枝生根的影響 其他化學物質(zhì)如糖、維生素、含氮化合物及高錳酸鉀等,正確處理植物插枝,能促進插枝的生根和提高成苗率。 扦插時應(yīng)用糖分處理時,促進插枝生根效果較好,一般用2~5%蔗糖溶液浸泡插枝基部10~24小時;如用2%蔗糖液對柳杉、扁柏、云杉、紫杉、水蠟樹、黃楊等處理后,有較好的促進生根效果,特別是柳杉和扁柏等效果更顯著。 維生素處理對插枝生根也有一定效果,但維生素的適用范圍很有限,一般不單獨使用,而與生長激素并用。如1~2mg/LVB1與20~200mg/LIBA對山茶等浸泡20小時,促進生根的效果顯著。 含氮化合物處理,一般效果不顯著,但對高齡親本或養(yǎng)分不足的插枝,如柳杉高齡樹和生根不良品系,處理后有促進插枝生根的作用。同時,還可補充磷、鉀等營養(yǎng)成分。 此外,應(yīng)用高錳酸鉀、二氧化錳、硫酸錳、氯化鋁、二氧化鐵、硫酸亞鐵、硼酸等化學物質(zhì)適宜的濃度和處理時間,促進插枝生根有良好的效果。 實際應(yīng)用時,2~3種植物生長激素與化學藥劑混合使用,則效果更好。 4.清除生根阻礙物質(zhì) 生根阻礙物質(zhì)主要有單寧、氧化酶及其他特殊成分。采用的方法可采用清水、溫水、酒精、乙醚酒精混合液、高錳酸鉀、硝酸銀、石灰等。在處理時,一般是將插枝基部進行浸泡。如樟樹、冬青、大戟的插枝,即使只用清水浸泡,也能取得良好效果;而楊、柳、刺槐、杜鵑、薔薇及草本類的倒掛金鐘等,用溫水(30~50℃)浸泡4~12小時就能取得顯著的效果;用適宜濃度的酒精液處理杜鵑,乙醚酒精混合液處理杜鵑或薔薇等,用硝酸銀處理楊梅、栗等都可取得良好效果,還有高錳酸鉀對水蠟樹等許多樹種處理亦有效果,即使用于柳杉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