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鵬 “大年初一清晨,新搬進小區(qū)的小伙敲響樓上鄰居家的房門,拱手給鄰居拜年‘自報家門’,還送上自己制作的賀卡……”山東省青島市的網(wǎng)友“艾克”發(fā)微博,講述自己正月初一遇到的溫馨事。這條微博隨后被許多網(wǎng)友轉發(fā),不少網(wǎng)友發(fā)出“溫馨正能量”等評論。(2月17日齊魯網(wǎng))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古人也有“千金買鄰”的故事。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一個好相處的鄰居。因此,青島這位小伙給鄰居拜年的舉動,確實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溫馨與溫暖。 生活與相處之道,少不了有許多需要依仗鄰居的時候,我今天需要你,說不定你明天也是需要我的。而互相幫助、照顧也是中華民族的人們相處的最基本道理。比如樓上樓下住著,彼此相熟,誰有急事都可以搭把手、幫個忙;誰不在的時候,家里漏水跑氣什么的,也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打個電話,把損失降到最低;甚至,鄰里團結和睦,恐怕連盜賊也不敢輕易來犯。 然而,遺憾是的,如今很多人住得越來越近,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半u犬聲相聞”,但“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在鋼筋水泥建筑中很常見。甚至很多人之間,相互對門住了幾年十幾年,都不知道對方姓啥名誰,更別提知道聯(lián)系方式什么的。有時候遇上緊急情況,更是互相不幫助,人情關系變得異常淡薄。 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人,也都是希望和鄰居和睦共處的,比如很多人與鄰居在樓道內碰面,也想打個招呼,聊幾句。但一方面因為很忙,各忙各家,顧不上。另一方面,也是顧忌太多,抹不開面子。青島市的這位小伙,無疑做了大家想做,但卻沒有做的事情。給鄰居拱手拜年,送上祝福語和賀卡,一個小小的舉動,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消除了陌生感,將溫馨與溫暖的正能量相互傳遞,這種人與人之間,最為本真和誠信的關系,豈能不讓人動容與溫暖? 問候鄰居一聲“您好”,或許正是鄰居想要問候你的;對鄰居說一聲“新年快樂”,不僅是一句祝福,更是一種信任與被信任、心與心之間的融合,何樂而不為?給鄰居拜年,送出的是祝福,收獲的是感動和溫馨,傳遞的是人間正能量。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放下面子,能給鄰居甚至給陌生人說一句“你好,新年快樂”! (來源:齊魯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