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學八字要了解八字是一個什么樣的體系,以及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推理和預測。八字也稱四柱學,是由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所組成的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模型系統(tǒng),因為每柱都是由天干和地支組成了所以四柱等于八個字,所以通俗講就是八字。 八字學是從星相學發(fā)展而來的,八字論命體系中所用五行實際應該五星發(fā)展而來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加上太陽月亮(節(jié)氣和月令)。五星的能量落實到地球上也就對應出現(xiàn)了五行。因為人活在天地之間,生于自然成長與社會,所以每個人當出生那一刻感應到五大星和日月所組合的能量角度不同因而產(chǎn)生了先天的命局組合,這個組合是自然性為第一的,通俗來講就是說這一年、月、日、時、出生在某個地點,所感受到上述天體的影響是確定的。然后把這個自然能量系統(tǒng)通過干支符號去說明表達出來就是這個四柱八字了。所以五行體系是八字最根本的構(gòu)架。 其次要了解陰陽體系,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調(diào)和而萬物生。人分男女,物分雌雄,日有晝夜,天有寒暖。陰陽對立而又互根,陰陽的交互感應而孕育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所以五行系統(tǒng)和陰陽系統(tǒng)的完美結(jié)合就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預測學的自然先天屬性。 再次就是十神系統(tǒng),所謂的十神系統(tǒng)就是根據(jù)五行系統(tǒng)的延伸,以日干為太極點通過和其他七個干支之間的生克組合關系去給予每種關系一個代號。實際就是闡述以人為本,看待人和社會和家庭的關系的一套系統(tǒng),我們可以定位于社會系統(tǒng)。這里就包含了十神之間的組合關系,人在社會的角色關系等等,后面會逐一去說明和解析。 所以八字預測學是一套較為完整的解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一套預測系統(tǒng)。其中層次分明,體用嚴謹。學習八字學要從古籍入手,窮通天地自然之屬性,了解人事社會之職能,從多個點全方位來解析人的命運趨勢。近代以來由于特殊的歷史因素造成八字學體系支離破碎,以至于以訛傳訛,不從根本入手只談五行旺衰,遠離八字體系的根本思想實為一種遺憾。從今天起開始從頭學八字,從八字學的基本觀念和基礎知識入手,循序漸進,講五行,講陰陽,講格局,講十神,期待與大家共同進步! 天干地支:干支是中國古代采用的一種歷法符號,把時間用干支的方式去表達,干支符號是所有預測學的基本符號,可以這么說,只要和時間有關系的預測學都必然和必須采用干支符號去推演。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干有十個,地支有十二個。天干分五陰五陽,地支分六陰六陽。干支以陽干佩陽支,陰干佩陰支的組合關系推演最后可以組成60組干支組合也就是六十花甲子。用這60組干支來描述年、月、日、時。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陰陽五行:易經(jīng)中闡述了,宇宙是從無極變太極,太極分兩儀。兩儀就是陰陽,有了陰陽才能交感而生于萬物。一陰一陽為之道。萬物分雌雄,雌雄生萬物。凡一切相對立又統(tǒng)一的事物都是陰陽的表現(xiàn)。男女、雌雄、黑白、寒暖、動靜、長短、快慢。 五行則是說明事物的組成性質(zhì),古人認為世界是有五種基本物質(zhì)所組成的,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zhì)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轉(zhuǎn)化從而構(gòu)成了豐富多彩的自然萬物。五行的相互制約和轉(zhuǎn)化規(guī)律概括為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 相生:金---水---木--火---土 相克:金---木---土---水---火 干支、陰陽、五行: 既然要用干支表達陰陽和五行,那么就要把陰陽五行和干支結(jié)合到一起。 金 木 水 火 土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陽 陰 庚 辛 甲 乙 壬 癸 丙 丁 戊 己 申 酉 寅 卯 子 亥 午 巳 辰戌 丑未 二十四節(jié)氣和干支的關系 所謂二十四節(jié)氣是將地球繞太陽一周即一回歸年的360度角劃作24分,即太陽在黃經(jīng)在向東每移動15度角為一“氣”,移動一周360度共24氣,農(nóng)歷將這24稱為二十四節(jié)氣。 二十四節(jié)氣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個稱為“節(jié)氣”,其余的稱為“中氣”。 節(jié)氣通常被看作是陰歷,實際上卻是嚴格按回歸年計算的,屬于陰歷的范籌。四柱排列中所用的年月劃分也是嚴格以節(jié)氣為標準的,而不是通常農(nóng)歷或公歷的年月劃分,這是起四柱的基本原則,使得四柱排列不受歷法變更的影響而保持其準確性,更重要的是以回歸年為紀年標志,符合四季寒暑變化的節(jié)律,遵循天道輪回的因果關系,而這些都是命理學的理論基礎。 現(xiàn)將四柱年月支與節(jié)氣之關系列表如下。 節(jié)氣 黃經(jīng) 月令 節(jié)氣 黃經(jīng) 月令 節(jié)氣 黃經(jīng) 月令 節(jié)氣 黃經(jīng) 月令 立春 315度 寅 立夏 45度 巳 立秋 135度 申 立冬 225度 亥 雨水 330度 寅 小滿 60度 巳 處暑 150度 申 小雪 240度 亥 驚墊 345度 卯 芒種 75度 午 白露 165度 酉 大雪 255度 子 春分 0度 卯 夏至 90度 午 秋分 180度 酉 冬至 270度 子 清明 15度 辰 小暑 105度 未 寒露 195度 戌 小寒 285度 丑 谷雨 30度 辰 大暑 120度 未 霜降 210度 戌 大寒 300度 丑 注: 1、一年的開始嚴格以立春時為準,如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立春,則甲戌年從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算起到1995年立春時止。 2、每月的開始嚴格以交節(jié)時刻為準,如1994年2月4日9時31分立春,則甲戌年寅月(一月)從立春時算起,到3月6日3時38分驚蟄為止,從3月6日3時38分起算作卯月(二月),余此類推。 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五行在四時中有旺、相、休、囚、死四種態(tài)勢,列表如下: 旺 相 休 囚 死 春月 木 火 水 金 土 夏月 火 土 木 水 金 秋月 金 水 土 火 木 冬月 水 木 金 土 火 四季 土 金 火 木 水 上表表格五行在春夏秋冬四季時期的狀態(tài),這里表中的四季指三(辰)月、六(未)月、九(戌)月、十二(丑)月四個月。命理學中常有某五行當令之說法,當令即當值,即人當值日官,行使權(quán)利。下面以春月木五行當值時為例說明各五行所處狀態(tài)。 旺:得時當權(quán)為旺,春月之木處在旺盛狀態(tài),是木發(fā)展的高峰時期。 相:我生之物為相,春天木生火,是火處于次旺輔助狀態(tài),從發(fā)展到壯大時期。 休:生我之物為休,水生木、木旺水休,是水發(fā)展處于退降時期。 囚:克我之物為囚,金克木、木旺金囚,是金衰落被囚,囚即困厄。 死:我克之物為死,木克土,木旺土死,是土被克生死全無、死亡。 旺相休囚死是命理哲學中五行態(tài)勢的最重要法則。從表中可知,春月木旺、夏月火旺、秋月金旺、冬月水旺,土旺于四季(實際上土最旺的應是未月),這是逢本氣而旺。從表中總結(jié)出,得“旺”之五行所生的五行為“相”,生“旺”之五行,生為泄氣則為“休”,克“旺”之五行為損傷則為“囚”,被“旺”所克的五行為無氣,則為“死”。只要記住這個規(guī)律,就不用去死記硬背了。 天干五合:甲己合土、乙庚合金、丙辛合水、丁壬合木、戊癸合火(注意觀察天干五合都是一陰干和一陽干做合,符合陰陽相吸之道) 五合是五種天干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化學變化,也就是性質(zhì)的改變。合化是有先決條件的,先作為了解。 天干沖克: 天干相沖 甲庚相沖,乙辛相沖,壬丙相沖,癸丁相沖 相沖既有五行的同類相克,又有方位的對面相沖。 天干相克: 甲克戊,戊克壬,壬克丙,丙克庚,庚克甲; 乙克己,己克癸,癸克丁,丁克辛,辛克乙。 天干相克是同類相克,陽克陽,陰克陰,即同性之克。 地支六沖:子午沖、丑未沖、寅申沖、卯酉沖、辰戌沖、巳亥沖 (注意觀察地支相沖都是同陰同陽之間產(chǎn)生的,而且方位相反。符合同性相斥之理) 相沖是因為陰陽五行屬性的不同所產(chǎn)生的矛盾現(xiàn)象,相沖的兩者之間有一種不穩(wěn)定和相互耗損的情況,吉兇根據(jù)全局而定。相沖的原理是根據(jù)八卦十二地支排位圖體現(xiàn)。 地支三合: 亥卯未三合木局、巳酉丑三合金局、寅午戌三合火局、申子辰三合水局。 凡命局地支見三者為有合局之象,合者為團結(jié)一氣,吉兇要根據(jù)命局整體組合推斷。 地支六合: 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火。 六合為陰陽異性相吸之合,有夫婦之道。是否合化要根據(jù)整個命局而定,但是存在合就有應事之象存在。 地支三刑: 寅巳申三刑、丑戌未三刑、子卯刑、 辰午酉亥自刑。 凡命局見寅巳、巳申或者寅巳申全見為刑。凡命局見丑戌、戌未或者丑戌未全見為三刑、凡命局見子卯為相刑、命局凡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辰、午、酉、亥為自刑。(注意,寅巳申為不同之五行的征戰(zhàn),寅在艮宮交接木氣,巳在巽宮交接火氣,申在坤宮交接金氣,均為氣場交接不安的狀態(tài),也為馬星,所以寅巳申三刑容易出現(xiàn)內(nèi)心不安、車禍、血光、官非、一生也多為不得安定。子卯相刑多為暗昧、桃花和情感之不和諧居多。寒水生木頗有不情愿之意。丑戌未三刑和辰午酉亥自刑均為同五行之間過旺而產(chǎn)生的相斥和糾結(jié)不安、疾病、災禍的應驗率較高。刑為一種變化,為不安,為破壞,為傷害之意。凡命局或者大運流年和命局構(gòu)成以上之刑局根據(jù)宮位六親之不同需自信分辨具體的含義和應事之不同。 地支六害: 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相害有妨礙之意,是一種氣場之間的不和諧,易犯小人,同時多應在家庭親緣或者自身健康方面,具體根據(jù)宮位十神綜合論斷。(六害在合婚中經(jīng)常使用) 地支人元藏干: 命理學中天干叫天元,地支叫地元,地支所藏之天干為人元。 子藏癸水在其中,丑中癸辛己土同。 寅藏甲木并丙戊,卯宮乙木肚相逢。 辰藏乙戊合癸水,巳中丙戊庚相從。 午宮丁火并己土,未中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中辛金獨豐隆。 戌宮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宗。 簡單來說就是天干為天象,表象。地支為地象為里象。天清地濁,地必有所藏,所藏不一,所以把地支藏的人元有口訣形式表達出來。 六十甲子: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陽性天干與陽性地支相組合,如天干甲與地支子同屬陽性組合成甲子,陰性天干與陰性地支相組合,如天干乙與地支丑相組合成乙丑。按這樣的組合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共組成六十個干支單位,古稱“六十甲子”,俗稱“六十花甲”。 一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十甲子干支次序表對于六十甲子干支排列次序完全沒有必要去死記硬背,可用手掌按如下圖直接循環(huán)點擊,在左手掌指關節(jié)上從無名指下面的最后一個關節(jié)定為子,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余下的十一個地支于各指關節(jié)上,在小指最后一個關節(jié)剛好是亥地支。然后按陰陽各自互配的原則,用大拇指點各關節(jié),天干甲配無名指下的關節(jié)地支子,得甲子,再用天干乙配中指下關節(jié)地支丑,得乙丑,然后順序配得丙寅、丁卯……直到癸酉,然后又從甲開始,配小指上的戌,得甲戌,乙配亥,得乙亥,……直至癸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全配完,得六十甲子。大家對于十天干及十二地支的各自順序一定要記熟,并且還要能將它們的順序倒背如流才行,這樣在以后的預測演算中順逆能得心應手,快速排序。 五、用六十甲子表示夏歷 古代紀時間都用夏歷即常說的農(nóng)歷或古歷,與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公歷是不同的方法,它的年月日時均用六十甲子干支分別表示。 紀年: 年上用干支表示。如1984年為甲子年,2000年為庚辰年,2001年為辛巳年等等,六十年一個循環(huán)。這里必須注意的是一年的開始不是以正月初一為開始,而是以立春那一天為年的開始,如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巳時立春,這一天巳時以后就應算作下一年的開始,為一九九四年農(nóng)歷年甲戌年丙寅月了。而二00一年正月十二日丑時立春,十二日丑時立春后,這一年的農(nóng)歷辛巳年正月庚寅月才算開始,雖然正月初一過了年,但正月十二日子時以前即凌晨一點前還只能算作上一年即庚辰年的十二月己丑月。這一點必須切記。 紀月: 用十二地支固定代表每年的十二個月份。如下表: 農(nóng)歷 月份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月建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我們知道了每個月的地支,但月的天干又如何確定呢?月上的天干是由年上的天干確定的,它有一個固定的規(guī)律,俗稱“五虎遁干”法,為什么稱五虎?因為正月建寅,寅對應的生肖為虎,而十天干中只有甲、丙、戊、庚、壬五個陽干能配地支的陽支寅,即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故稱五虎。寅為正月,求某月之干支,從正月數(shù)起,天干按順序推,推到哪個月的天干,即得該月干支,這就叫“五虎遁干”。其口訣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 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發(fā),甲寅之上好追求。 這個口訣的用法是:天干為甲己的年份;正月天干為丙,該月干支為丙寅,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四月己巳……。 天干為乙庚的年份,正月天干為戊,該月干支為戊寅,二月己卯,三月庚辰,四月辛巳……。 天干為丙辛的年份,正月天干為庚,該月干支為庚寅,二月辛卯,三月壬辰,四月癸巳……。 天干為丁壬的年份,正月天干為壬,該月干支為壬寅,二月癸卯,三月甲辰,四月乙巳……。 天干為戊癸之年份,正月天干為甲,該月干支為甲寅,二月乙卯,三月丙辰,四月丁巳……。 如我們想知道2000年五月之干支,2000年為庚辰,由2000年的農(nóng)歷流年庚辰之天干庚金可知該年正月的干支為戊寅,由此推下去,知五月干支為壬午。 紀日: 日的干支直接查萬年歷。如:一九九一年六月初一,初一日的干支為癸未。2000年正月初八日,初八日干支為庚子。 詳細的萬年歷,年月日的干支都能查到,如2001年五月初十日,查萬年歷得辛巳年甲午月甲子日。有一種簡化的萬年歷,每月只有初一、十一、二十一日的干支,其它的干支則要從初一或十一、二十一日干支依順序推出。 紀時: 古歷法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對應十二個地支,一個時辰剛好對應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見下面表格: 十二 時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現(xiàn)代 鐘點 23 | 1 1 | 3 3 | 5 5 | 7 7 | 9 9 | 11 11 | 13 13 | 15 15 | 17 17 | 19 19 | 21 21 | 23 這就是說,從半夜23點正開始,到23點59分60秒,屬于當晚子時;從凌晨零點開始到1點,為第二天早子時,從凌晨1點開始,到2點59分60秒,屬于丑時;從凌晨3點開始,到4點59分60秒,屬于寅時;從凌晨5點開始,到6點59分60秒,屬于卯時。其他類推,直至21點到22點59分60秒的亥時。由于其中子時跨二天,所以24點為界,23—24點的子時屬當天,零點—1點以后的子時屬第二天。二000年三月十日夜十一點三十分生人應是當天即十日的晚子時生,因為未超過24點,若是那天晚上24點零5分鐘生之人,則超過了24點,應算作第二天即十一日凌晨的早子時生人。 時干:某日某時的干支。 地支是有序的,容易知道,而時上的天干則應由日天干決定,它也有固定規(guī)律,俗稱“五鼠遁時”法。叫鼠是因為計時的地支是從子時起,子之生肖對應為鼠,十天干中只有甲、丙、戊、庚、壬五個陽干能與地支子相組合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組干支,故稱“五鼠”。然后再分別從這五組干支順推各個時辰的干支,叫“循時”。其口訣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fā),壬子是真途。 即: 日干為甲己的日子,子時為甲子時,丑時為乙丑時,寅時為丙寅時…… 日干為乙庚的日子,子時為丙子時,丑時為丁丑時,寅時為戊寅時…… 日干為丙辛的日子,子時為戊子時,丑時為己丑時,寅時為庚寅時…… 日干為丁壬的日子,子時為庚子時,丑時為辛丑時,寅時為壬寅時…… 日干為戊癸的日子,子時為壬子時,丑時為癸丑時,寅時為甲寅時…… 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與屬相的配合情況是: 十二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十二 屬相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十二生肖屬相分別對應十二地支,大家必須掌握,它在應用時有非常微妙的作用,意義巨大。 十二地支所當月份、生肖、人體臟腑、方位、候令表: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五行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月份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時間 23 | 1 1 | 3 3 | 5 5 | 7 7 | 9 9 | 11 11 | 13 13 | 15 15 | 17 17 | 19 19 | 21 21 | 23 生肖 鼠 牛 虎 兔 龍 蛇 馬 羊 猴 雞 狗 豬 人體 臟腑 膀胱 脾 膽 肝 胃 心 小腸 脾 大腸 肺 胃 腎 方位 北 東北 東北 東 東南 東南 南 西南 西南 西 西北 西北 四季 冬 春 夏 秋 冬 八字、大運、流年排法: 八字就是根據(jù)出生年月日時分別得出的四組干支的組合,每一組干支兩個字,四組即為八個字,所以叫做排八字。古人書寫方式是由右到左來寫,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四個干支象一個四扇三進房子的支撐的四個柱子,故又稱四柱,這都是形象的說法。如: 時 日 月 年 壬 丁 癸 壬 寅 亥 丑 辰 由于近代書寫習慣的變化則改為由左到右書寫每一組干支。 年 月 日 時 壬 癸 丁 壬 辰 丑 亥 寅 這種排法是把上下、前后的陰陽、表里關系都體現(xiàn)的比較明確。好像一個人躺在床上,從年柱的頭到時柱的腳,天干為人的表面,外在,地支為人的臟腑,內(nèi)在。而且四個宮位的干支、陰陽關系都比較清晰、明確。 還有一種是由上到下的排列方法,共排四排,上排為年干支,接著為月、日干支,最下邊為時干支,左邊一直行為天干四字,右邊一直行為地支四字,這就如一個人站立著,從頭到腳,從下到上,前后左右一目了然,年柱為頭部,月柱為胸部,日柱為腹部,時柱為腿部,人的一身看得清清白白。 年 壬辰 月 癸丑 日 丁亥 時 壬寅 這兩種排法均符合天地定位和陰陽和合的法則。除此之外的排列方式均不符合基本原則故不能采用。 一、命局排法 命局是由年、月、日、時四組干支組成,共八個字,依據(jù)的是農(nóng)歷歷法。我國農(nóng)歷歷法規(guī)定以交節(jié)才是一個月的第一天,而不是這個月初一的那一天。立春那天是正月的第一天,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而并不是年初一那天。這是確定命局年干支的重要依據(jù)。懂得了這個歷法規(guī)則,就可以直接翻歷書找出出生時間對應的干支,立命局。舉例說明: 1、公歷2001年1月27日下午5:30鐘生人,農(nóng)歷為二00一年正月初四日酉時生人。 由于該年在公歷2月4日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二日才立春,因未到立春節(jié),還應算舊年即庚辰年十二月出生的人,日不變,仍以正月十二日這天干支翻萬年歷便可以查出: 年干支 庚辰 月干支 己丑 日干支 庚寅 時干支 乙酉 2、公歷2001年2月6日4:05鐘生人,農(nóng)歷為二00一年正月十四日寅時生人 由于該年2月4日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二日已立春,正月十四日已在立春節(jié)后應算是新年辛巳年庚寅月,翻萬年歷便可以查出: 年干支 辛巳 月干支 庚寅 日干支 庚子 時干支 戊寅 一定要記住,要立了春才是正月,才是新年的開始。對于閏月,我們不管閏月不閏月,只論交節(jié),交節(jié)后才能踏進那一個月,就是說,立春是正月,驚蜇是二月,清明是三月……小寒是十二月。時干的求法按前面所說的方法求出。 二、排大運 命運,命是命局,運則是根據(jù)命局中月柱排出來的運行干支。排大運,先要懂得命局中陽男,陰男,陽女和陰女。它是以年干的陰陽去決定,不論男女,凡生于甲、丙、戊、庚、壬年的都是陽年生人,為陽男,陽女。凡生于乙、丁、己、辛、癸年的都是陰年生人,為陰男,陰女。 陽男和陰女一組,大運從月柱后一柱順數(shù)排列。 陰男和陽女一組,大運從月柱前一柱逆數(shù)排列。 例 命局: 庚辰 己丑 庚寅 乙酉 假設是男命,就是陽男,大運應順排,月柱己丑,順排大運,為: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以上為庚辰男命的大運。 假若是女命,就是陽女,大運應逆排,月柱己丑,大運逆排,為:戊子 丁亥 丙戌 乙酉 甲申 癸未 壬午 以上為庚辰女命的大運。 例、命局: 辛巳 庚寅 庚子 戊寅 假設是男命,就是陰男,月柱庚寅,大運逆排,為: 己丑 戊子 丁亥 丙戌 乙酉 甲申 癸未 以上即為辛巳男命的大運。 假設是女命,就是陰女,月柱庚寅,大運順排: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以上即為辛巳女命的大運。 三、算上運歲數(shù) 幾歲開始上運,幾歲行什么大運?有一套固定計算規(guī)則: 1、仍以陽男陰女順數(shù),陰男陽女逆數(shù)的法則。 2、計算出生日與月令交節(jié)日的相差日數(shù),陽男陰女順數(shù),是由出生日順數(shù)至下一個節(jié),陰男陽女逆數(shù),是由出生日逆數(shù)至上一個節(jié)。 3、以三日一年,一日為四個月(一百二十天),一個時辰為十天去計算。 4、十年一大運,天干五年,地支五年,并不絕對劃分,只是一種側(cè)重,天干一字管五年時,地支一字也有影響作用,地支一字管五年時,天干一字也同樣有影響作用。 例:一九七0年二月十四日寅時生人,命局為: 庚戌 己卯 庚子 戊寅 若是男命,陽男順數(shù),由出生日數(shù)至下一個節(jié)清明是相距十五天四個時辰,十五除3,商為5,四個時辰為40天,即五歲零一個月十天起運,用這個數(shù)加上其出生時間即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大運。 5庚辰14 15辛巳24 25壬午34 35癸未44 45甲申54 55乙酉64 65丙戌74 若是女命,則為陽女逆數(shù),由出生日數(shù)至上一個節(jié)驚蟄,相距十五天二個時辰,得五歲零二十天起運,用這個數(shù)加上其出生時間,即一九七五年三月四日入運。大運排列如下: 5戊寅14 15丁丑24 25丙子24 35乙亥44 45甲戌54 55癸酉64 65壬申74 四、流年 流年是指從出生那年起一直往后一年一年地順數(shù)的年份,時光如流水一般,故有“流年”。如2001年為辛巳年,對于命局來說稱作流年辛巳,流月同樣如此。求某歲是哪一年,直接將歲數(shù)加出生年即可,如1950年生人,35周歲則為1950+35=1985年,農(nóng)歷為乙丑年。 知道了公元某年,不用萬年歷如何能最快的得知那年的干支?這很容易,從掌上瞬間點出,按前面地支掌上定位圖即可很快推出。先掌握在中指第一個關節(jié)處為丑支,是1901年辛丑年,小指第一節(jié)則為1911年辛亥年,第三關節(jié)為1921年辛酉年,無名指指尖為1931年辛未年,食指尖為1941年辛巳年,第二關節(jié)為1951年辛卯年,1961年又為中指第一關節(jié)辛丑年,逆排得71年辛亥,81年辛酉,91年辛未……,六十甲子60年一個輪回。記住公元逢1年天干是辛就行了。上述1950年生人,35周歲為1985年,1985年的干支即從小指第三關節(jié)辛酉順數(shù)。1981年為辛酉,82年壬戌,83年癸亥,84年甲子,1985年即為乙丑年。 上圖是簡易的八卦統(tǒng)24山圖,從圖例可知每卦所轄天干、地支。實際上熟練掌握了八卦二十四山向干支圖對于理解命理結(jié)構(gòu)中天干、地支相互關系,提高命理預測水平有極大作用,要想學好命理首先必須通解此圖。 方,即方位,一從這個圖我們知道十天干、十二地支在八卦圖的具體位置(天干戊寄生艮卦,己土寄生在坤卦)。 1、四正方:子、午、卯、酉 坎、離、震、兌四卦位居八卦圖正北、正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故為四正方。十天干中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個天干按照各自五行屬性分別對應歸于此四正方,每一方都是該正方的陰陽兩干,這樣這四正方五行之氣純正不雜,是各五行之本氣。由于每支由同一五行天干 “負陰抱陽,沖以為和”,故四正堅守本道,能量極大。所以它是帝旺之地(能量最集中、最強的地方),故也是表現(xiàn)人精力旺盛、俊秀、漂亮、有才華,對異性有較強的吸引力的“桃花”之地。只有將子午卯酉所處位置弄懂你才能知上述的所以然,才能在以后的預測運算中把握好較準確的評價尺度,依據(jù)其五行屬性推斷出相關性格,體貌。 子支歸于坎卦為水,代表聰明、智慧、冷靜、善謀、不穩(wěn)定、疑慮多心、外柔內(nèi)剛、膚色深…… 午支歸于離卦為火,代表急燥、沖動、熱情、注重禮儀、浮燥、外剛內(nèi)柔、紅艷、美麗…… 卯支歸于震卦,代表仁慈直率、性急、善良、單純、好動、善思、高瘦、膚色偏青…… 酉支歸于兌卦,代表義氣、善言、活躍、有內(nèi)涵、蕭殺、破壞性強、膚色白凈、漂亮、喜悅…… 2、四生方:寅 申 巳 亥 何謂生?長生之意,使相應五行得以生長開始興盛。從“十天干十二長生宮表”可知:丙火(戊土)長生在寅,甲木長生在亥,庚金長生在巳,壬水長生在申,故四生方,為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從二十四山向干支方位圖可以看出這四個四生方是兩兩斜角對沖之地,每一個四生方均是地支三合局的起首字,如亥卯未三合木局,亥為此三合局第一個字,亥與巽卦位上的巳火斜對沖,大家都知道物體受到?jīng)_力就要發(fā)動移位,因此古代命書上就將來沖犯三合局的地支叫馬星,故這四生方又是馬星方,三合局中任何一個字見相應的生方地支就叫見馬星,馬星多動,多生發(fā)和領悟能力。大運或流年上見著馬星,這十年大運或該年生活、工作大都有變動事。若未見動,可能馬星被合住,即奔馬被絆住就跑不動了。四馬星如下: 亥卯未馬在巳, 巳酉丑馬在亥, 寅午戌馬在申, 申子辰馬在寅。 四生方地支不象四正方只具本氣,還藏雜氣,氣不純正,即支內(nèi)至少藏有2-3個人元(即天干)。 3、四庫方:辰 戌 丑 未 何謂庫,簡潔意思即倉庫,收藏東西的地方。實際應看作水火木金土的五行收縮聚合之地。四庫實為四季土,土的本性為忠厚誠實,忍辱負重,故為人則偏向傳統(tǒng)性,固執(zhí)穩(wěn)定,欠活潑積極。 庫又稱墓庫,墓庫分為墓與庫,傳統(tǒng)認為衰者為墓,旺者為庫。四庫地支辰戌丑未內(nèi)均含藏有三個天干即人元,故氣較混雜,所以土為五行中氣最雜者。我們知道亥卯未三合木局,所謂未就是木之庫。寅午戌三合火局所以戌就是火之庫。申子辰三合水局所以辰就是水之庫。巳酉丑三合金局所以丑就是金之庫。那么還少了一個土的庫呢?地支土隨水走,所以土之庫也為辰。 當五行衰弱時,辰未戌丑又俗稱為五行之墓: 辰為水之墓,未為木之墓, 戌為火之墓,丑為金之墓。 墓庫分墓與庫,衰者為墓,旺者為庫,作為墓也好,庫也好,墓庫之門必須打開,內(nèi)中所藏人元才可出來為人所知所用,未開則不為人知,更不能為人所用。如礦山未開采,古墓未發(fā)掘怎知內(nèi)中所藏什么礦產(chǎn)、古文物珍寶,更談不上用。保險柜的門沒打開,里面有什么錢幣、證卷、支票,有多少數(shù)量你并不知道,就是有,你想用也不可得用。在論命時,四庫方如果內(nèi)藏人元沒有透干的情況下那么只有被刑沖引動后,內(nèi)藏之人元才可考慮作論命的參考因素,否則均只以地支之本氣論。但是在論及日主或親友的兄弟姊妹個數(shù)時,與日主或親友星的五行相為比劫的地支所藏人元必須論及,因為這些是家(庫)中之居住的人,客觀存在的,不可忽略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地支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丑寅、辰巳、未申、戌亥每兩支陰陽五行不同卻同在一個卦中,因此它們分別各各是一家人,且是異性兄弟姊妹關系或視作父子、母子關系,而辰巳、未申是生合關系為幫助型的關系,巳生辰,未生申,如父母子女關系一般。戌亥、寅丑是克合關系,為管制型的關系,不過寅丑為暗合,一種內(nèi)心樂意受管束的關系。由于未與申為一家人,而申酉戌三會西方金局也是一家人,這樣未與申酉戌也可視為一家人或親友。只有徹底掌握了八卦及二十四山向各干支的位置、相關關系基礎知識才可深入批命,微妙微肖,入木三分。理解干支關系最好結(jié)合日常事物來認識,會更形象,更深刻,更容易吃透。 陰陽學說本身來講就是一種體用關系,任何事物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不與其他事物產(chǎn)生關系或者關聯(lián),單純一個事物是無法定性的,只有放在其它事物之中才有比較的可能。而陰陽學說就是一種把多元化的關系濃縮成兩元化的一種基本方法。陰陽學說認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陰陽合德而萬物孕化。陰陽學說一直體現(xiàn)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陽:天 君 父 夫 上 高 動 暖 …… 陰:地 臣 母 妻 下 低 靜 寒 …… 陰陽是“道”,是最基本的關系學, 任何兩類事物或者事物與事物的兩類不同關系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去類比和理解。陰陽學說在八字學應用的具體方法如下: 陽:光明,正直,運動,強健,表面,積極,短暫…… 陰:黑暗,隱晦,靜止,衰弱,內(nèi)在,消極,長久…… 陰陽學說落實在八字學上要分幾個層面角度來看待。 一、天干為陽,地支為陰。因為天干在外,主動,主顯。地支在內(nèi),主靜,主收。 就天干本身角度而言又可以分陰陽。甲 丙 戊 庚 壬為陽干,乙 丁 己 辛 癸為陰干。(陽中分陰陽,不同范疇中都存在陰陽的比較) 地支中子 寅 辰 午 申 戌 為陽支,丑 卯 巳 未 酉 亥為陰支。 (陰中分陰陽,不同范疇中都存在陰陽的比較) 二、方位陰陽:東方、南方為陽,西方、北方為陰。(從節(jié)氣角度來看,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從五行來看,木、火為陽,金、水為陰,實際這里面包含了氣的概念) 一般八字中都是陽干支組合的情況為純陽,純陽有剛勁沖動的性質(zhì),主動性較強,較有魄力,創(chuàng)造力十足,但缺乏沉穩(wěn),不宜守成。男命較為剛性十足,陽氣過盛陰氣不足,陰陽不調(diào),有損妻之患。而女命則因為陽盛而少陰柔感, 多容易奪夫權(quán),因為陽盛的關系(陽為男人)多有異性緣。 例如:男命 甲寅 丙寅 甲申 甲戌 女命 戊午 戊午 庚子 庚辰 一般八字中都是陰干支組合的情況下為純陰,純陰具有陰柔含蓄消極的性質(zhì),主動開拓精神缺乏,魄力不足,做事來得慢,但較為沉穩(wěn),不利開拓但利守成。男命八字陰氣太盛者多數(shù)妻子掌權(quán),由于自身陰性氣場較重所以多有女人緣。(陰為女人)。 例如:男命 乙卯 辛巳 辛巳 乙未 女命 乙丑 己卯 己未 丁卯 經(jīng)驗上每個八字到手以后要審視陰陽的比重,寒熱的情況。 木火之氣為陽氣,金水之氣為陰氣,陽氣主擴張,積極,熱情,外在,陰氣主收斂,消極,冷淡,內(nèi)在。八字中木火較旺的組合多數(shù)性格外向,有生發(fā)之氣,具有活力和激情。喜歡從樂觀角度去審視人事,多采用積極態(tài)度對待生活。金水較旺的組合多數(shù)內(nèi)向、有收斂之氣,穩(wěn)重、理智。喜歡從悲觀角度去審視人事,多采取批判態(tài)度對待生活。一般火旺的人談戀愛都是風風火火、轟轟烈烈的,重視感情的直接表達和宣泄。相反水旺的則較為內(nèi)斂,重視精神世界的深層溝通,表達情感較為低調(diào)。同理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帶入十神以后就能進一步了解這個人生活習慣以及積極和消極等等方面。 通過前六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能力把出生時間轉(zhuǎn)換八字了。不過這只是剛剛開始,如果你還想學習如何運用這八個字去批斷人的一生、了解人生的百態(tài),探求每個人發(fā)展的軌跡、明晰自己和六親的榮枯,那么下面開始要循序漸進的進入正題了。對未知領域的學習起初是枯燥的但是當你推開了那扇神秘的大門以后可能帶來的是一種驚奇和無比的快樂。好了我們進入正題吧。 前面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是干支了,但是很多人對干支這種抽象的符號可能還是感覺比較茫然,那么現(xiàn)在我們把干支由抽象的符號轉(zhuǎn)換到具象的事物看看是不是更能容易理解和記憶呢? 陽干: 甲 丙 戊 庚 壬 陰干: 乙 丁 己 辛 癸 前面講過陰陽的基本概念,那么我們把陰陽合干支結(jié)合起來就不難明白陽干代表了剛健、強盛、動態(tài)、積極…….陰干相對就是體現(xiàn)了柔和、收斂、靜態(tài)、遲疑……如果把十天干類化成我們常見的事物就有了以下的說法。 甲木為參天大樹、棟梁之才、挺拔強大之木。 乙木為柔弱小草、花木藤蔓、柔和纖細之木。 丙火為太陽之火、氣勢強盛、光芒萬丈之火。 丁火為星月之火、燈燭之光、溫婉絢麗之火。 戊土為城墻之土、厚重堅實、抵擋風雨之土。 己土為田園之土、柔軟細膩、生養(yǎng)萬物之土。 庚金為礦石之金、堅硬粗獷、頑鈍兵器之金。 辛金為珠寶之金、溫軟高貴、光芒靈秀之金。 壬水為江河之水、洶涌奔騰、浩蕩廣闊之水。 癸水為雨露之水、陰柔安靜、潤澤輕柔之水。 那么我們再進一步去了解這五大類的事物如何體現(xiàn)其自身的功用性的問題。 首先木存在于人間體現(xiàn)其自身功用無非三種模式: 1、用金修剪使之茁壯挺拔成為棟梁。(成才之木) 2、木去生火,用自身光芒去照亮和溫暖人間。(通明之木) 3、用水來潤澤是自身生機盎然,成為亮麗的風景。(麗景之木) 火的功用: 1、木來生火,生生不息。(人間之火) 2、水來映火,光芒燦爛。(天上之火) 3、火來煉金,煉化成器。(爐中之火)。 五行中唯火無形,象征生命的熱度和虛靈之神。 土的功用: 1、火來燒土,成磚成器。(磚瓦之土) 2、水來潤土,生養(yǎng)萬物。(耕種之土)。 3、木來克土,草木盎然。(山林之土)。 金的功用: 1、火來克金,百煉成鋼。(器具之金) 2、水來潤金,靈秀光華。(珠玉之金) 水的功用: 1、金來生水,源遠流長。(江河之水) 2、水來生木,萬物成長。(灌溉之水) 3、水來佐火,水火既濟。(飲用之水) 五行都不易太過,過旺則需要克制來調(diào)節(jié)平衡。太弱則需要相生而達到保護。 木盛則喜金修剪,尤喜陽金庚金。庚金為陽力大而強。 火旺易生災喜水來濟濟尤喜陽水壬水。壬水為陽力足勢大。 土太過則堅硬而不靈光,喜木來疏通,尤喜陽木甲木。甲木為陽,疏土有力。 金太過則頑鈍,喜火來鍛造,尤喜丁火。丁為人間之火,以柔克剛煉金成器。 水太過則喜土來阻擋不然浩蕩生災,尤喜戊土。戊土為陽厚實有力。 木弱則喜水來生助,尤喜癸水,癸水為陰,其性綿長。 火弱則喜木來生助,尤喜甲木,甲木粗壯,生火持久。 土弱則喜火來生助,尤喜丙火,丙火博大,光耀大地。 金弱則喜土來生助,尤喜己土,己土濕潤,生金長久。 水弱則喜金來生助,尤喜辛金,陰金溫潤,生水綿長。 上節(jié)課著重講了天干,現(xiàn)在接著延伸到地支。關于十二地支的認識有如下幾個層面的內(nèi)容:一、對地支關系與性質(zhì)的定位。十二地支若從五行層面上講,是可以按“生克”路線去看的,但這僅是基礎的看法。當?shù)刂Т嬖凇靶虥_化合害破”的情況下,要優(yōu)先依地支此等刑沖諸法則去論。比如未子相害,未害子,子害未,兩者之間都有損傷,不能僅講未土克子水,子水獨自受傷。 二、地支是天十天干之根據(jù)地。因為對天干來講,地支是天干之根基宅舍,這樣一來就有根多、根少、根輕、根重之區(qū)別。此一區(qū)別實質(zhì)上就是對十二地支力量輕重大小上體現(xiàn)的判定。 大凡而言,陽支力大于陰支,四仲地支力大于四孟地支,四孟地支力大于四季地支。特別要說明的是,辰戌丑未是五氣連續(xù)傳遞過程中的“中間地帶”。比如辰前承寅卯,后啟巳午字,故辰字一中既有木之余氣,又有火的來臨之氣。換言之,辰字送木氣走接火氣來,這種辰戌丑未的接送來氣往氣的性質(zhì),古人故謂之“雜氣”也。 在十二地支之中,子午力量大于卯酉,寅申力量大于巳亥,辰戌力量大于丑未。以陰陽支來分定,再結(jié)合十二地支五行生克來看,十二地支力量順序: 四仲:子〉午〉酉〉卯 四孟:申〉寅〉亥〉巳 四季:辰〉戌〉丑〉未 由上述地支陰陽力之比較和孟仲季比較可以看出:六沖之中,以四仲沖最兇,即子午沖或卯酉沖;為何?四仲力大無比。四孟沖次之,即寅申沖或巳亥沖。四季沖又次之,辰戌沖或丑未沖最輕。一般而言,四柱中共有四個天干和四個地支,在四個地支中,最忌諱的是地支年月日時相臨六沖,則四柱全局不穩(wěn)了。比如卯年酉月,或申年寅月。若地支六沖在年月日時地支隔開則不甚畏忌,若寅年申日或申月寅時之類。地支相臨六沖是四柱中論地支關系切忌的一種狀態(tài),在這種兇惡的結(jié)構(gòu)組合中,可以有二種解法:一者就 是傍位或六合之支合起沖支;二者就是三合地支合起沖支;若寅年申月年月六沖,得子日子申會合能解寅沖;其他仿此。 大凡而言,財官印食四吉神所藏地支逢六沖,則吉神沖怒吉而不吉,吉象就大打折扣了。至于煞傷梟刃,尤其是煞刃之支逢沖,則兇上加兇為大兇之象了,煞刃逢沖必有大災。 除了六沖之外,地支三刑也是要重點研究的問題。大凡丑戌未恃勢刑、 寅巳申無恩禮、子卯無禮刑、辰酉午亥自刑此四種刑法中,以丑戌未、寅巳申此二種刑最兇最驗,常主疾病、牢獄、車禍之災。其中丑戌未三刑在甲戊庚日主可以作吉論。為何?以天乙貴人壓之,甲戊庚日丑未皆貴人也,其他日主則多作兇論。至于寅巳申三刑在任何日干中都不作吉論,寅巳申三刑在流年大運地支的相會過程中,其發(fā)車禍最多最驗,其次就是牢獄之災。 地支三刑之救解,務要有財官印食四吉神或天乙貴人壓之,或地支六合解脫,最喜年上天乙貴人制之,則主大災化小,小災化無。最忌的是地支三刑又逢六沖,再逢煞刃或功煞、亡神、六厄、災煞、大耗、病符諸等兇神惡煞,定見其災。 另外,四柱頗忌多個地支等重疊出現(xiàn),比如子年子月子日生,此一子犯三重伏吟,謂之地支三朋格,大都兇論。若地支二字伏吟則不一定體現(xiàn)出嚴重的問題。換而言之,地支中有三個字相同者,其四柱都是偏頗的,即便是好命也是吉中藏兇,一般都要注意意外之災。 地支關系也和天干一樣,喜相生和之局,故喜六合三合。 但地支中的三合局有利有弊,以三合局力量巨大,會支配全局主宰全 局,為福其力極大,為禍其力亦不小,故而地支最好是六合或半三合,主要是指相臨地支來說的。比如申年子月丑日年月半三合,月日六合。 半三合和六合既可使四柱全局和諧又不至于某種五行太偏頗而傾向失衡。一個好的四柱,必然遵循理想化的美學原則:均衡、有序、和諧與穩(wěn)定、對稱!當然這些理想化的四柱是不太多見,大多人的四柱是失衡的、無序的、不對稱的,體現(xiàn)出人命的千差萬別與萬有不齊之象。換言之,四柱是豐富多彩的,各種人的生活形態(tài)也是千差萬別的,從而構(gòu)成豐富多彩的世界。 從地支的組合角度來可以看一個命的大致好壞,這是一種方便竅門,凡地支中相臨不犯六沖,又無三刑之組合,亦無地支三合三會之情況的四柱可以作平順命看。比如寅辰午亥四個地支組合,無沖無害無刑,這種四柱地支命就是相對穩(wěn)定的命;又如卯巳子辰四支五行不同又無刑沖,就是屬于地支中的好組合;又如辰午申丑又如卯午亥申,五行地支各不相同又無重大刑沖、三合三會,皆可以作地支良好組合。這里可以總結(jié)一些規(guī)律:一者四個地支最好是四種五行〈五行各不相同〉;二者四個地支不犯六沖;三者相互加臨之地支不要出現(xiàn)三合局或三刑字全的組合。因為無重大刑沖三合三會等情況下,五行比較穩(wěn)定平和,如果再能有序的流通一般一生都能平安順遂,福壽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