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來 談 談 是 非 --草堂琵琶 生活里有人動不動就說:"你攤上事了 你攤上大事了!"其實,有些事根本就不是事,本來就沒事,總是有人在整事,所以,小事成了大事,好事成了壞事----所以有人又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真是的---- 現(xiàn)實生活里,做一個好人很難,好心未必就得好報。但,我們可以不做壞人,不起惡心,不動邪念,不行險事,為人處世,說理而不論是非,即使非論是非不可,也應(yīng)該堅持對事不對人,是而不非,絕不是似是而非,否則就會是是非非! 是與非有時是說不清楚的,生活里的是與非沒有對與錯,有的只是心性與德行;生活里的是與非沒有君子與小人,有的只是平常心與等閑心!一個人只有能夠做到“閑別人之所忙”方能做到,“忙別人之所閑" 。 生活里似是而非的事讓人困惑而不已,無事生非的人讓人迷惑而無奈,是非不清的道理讓人惹火而燒身,非持平常心者,實則難以靜心安然--- 國與國之間的是非叫爭端,家與家之間的是非叫恩怨,人與人之間的是非叫過節(jié)。生活里的是非曲直,人心向背,無事,無時,無刻,不考量著每個人的道德良心與人情冷暖。 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的人可以做到正義凜然,為了國家,民族,民眾的利益,毅然決然的放棄生機而選擇死亡,這就是英雄。也有的人,在小恩小惠面前,出賣良心,賤賣人格,為了一己之利,喪心病狂,損人利己,這是是非不清,違法亂紀,必遭繩之以法。君子棄之。 孔夫子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講的是,人的品行在大節(jié)上必須堅守,小節(jié)上不必茍求。日常生活中的大是大非,大多數(shù)人心里還是有數(shù)的,可以從容,那么在小事小非面前,我們可不可以做到寬容,從而澹定呢? “寬容別人,從容自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人能夠做到容忍他人,但很難做得到寬容他人。眾多的是非紛爭,不斷的是與非,都是蕓蕓眾生在是非面前,難以寬容,無法釋懷乃至于耿耿于懷使然------ 中國有句老話:”眾口鑠金,吐沫星子淹死人,人言可畏!”流言可殺人,流言乃是非也。于是之,那些所謂有身份的人,害怕是非纏身,大庭廣眾之下,終日謹言慎行。偏偏難免不掛一漏萬,東窗事發(fā),是非滿天,惶惶不可終日,以致于無法自圓其說,直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看官切記,身正不怕影子斜,潔身自好不怕是非來。無事生非之人,乃搬弄是非者,看好的就是怕說是非之人。 今天的社會論是非了得,不論是非更了不得.揣著明白裝糊涂,官民如此。有道是理不辨不明,話不說不透,可如今,小事小非你還真既不能說,也不能夠辯,否者你就登了賊船,上了大當。辯來辯去,阿貓阿狗,全是無稽之談,臭了別人的嘴,誤了你的時,還污了你的名。 生活里是非面前的澹定是從容,從容而不迫是成熟,歷來如此,做了不說不是是非,說了不做卻是是非!禍從口出,口是心非!不可不察也。 是非面前的澹定就是謙謙君子的禮讓,緘口不言,退避三舍,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容萬般無奈于自然且坦然處之而不向惡,善哉善者也。君子有好生之德,成人之美但絕不成人之惡行乃至媚俗。 生活里看一個人有沒有品位要看他交往的朋 友,有貴人是勢,有富人是力,有文人是品,有窮人是位。富貴朋友之間的感情是交易,鴻儒相交淡泊可以明志,貧賤之交才是情誼,是人生最難以割舍而又常常忽略的真摯感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茍富貴,勿相忘"。窮不移志,富不移心,人之本位矣!不可不察! 當今社會國家控制著權(quán)力,人民祈求著權(quán)益,社會演繹著競爭,正義與腐敗在抗衡,理想與現(xiàn)實在撞擊,認知與理智在掙扎,道德與淪落在分庭抗禮,或者迷茫,或者偷安,或者憤青,或者-------- 抓狂! 我們的社會信仰嚴重缺失,價值取向已經(jīng)離經(jīng)叛道,拜金主義發(fā)展到至高無上的巔峰,思想意識的迷茫讓人困惑不已,道德感知的重建,任重而道遠且迫在眉睫,是非面前的認知分化是不可避免的,這正是道德的回歸開始前的陣痛------- |
|
來自: 天天要數(shù)米 > 《圖書館標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