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堯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發(fā)布:2012-11-19
富堯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一、呼倫貝爾簡介; 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因其旁邊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那呼倫貝爾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 呼倫貝爾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優(yōu)質(zhì)的草原,蒙古族發(fā)源地,內(nèi)蒙古主要的畜牧區(qū),出產(chǎn)著名的三河馬,三河牛。內(nèi)蒙古地勢高而平坦。境內(nèi)有上千個大小湖泊。在廣闊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沒有黃土高原的溝、墚、峁等地貌。除了大青山山脈之外,大部分是平緩的原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微風過后,羊群如流云飛絮,點綴其間,草原風光極為綺麗,令人心曠神怡。 呼倫貝爾草原之所以聲名遠揚,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過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二是草場質(zhì)量極好,割下來的草遠銷東南亞,三是盛產(chǎn)體格高大壯健的三河馬和三河牛。 呼倫貝爾草原是內(nèi)蒙古草原風光最為絢麗的地方,擁有一億多畝草場,兩億多畝森林,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遼闊無邊的大草原像是一塊天工織就的綠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種柔軟而富于彈性的感覺非常美妙。而綠草與藍天相接處,牛羊相互追逐,牧人舉鞭歌唱,處處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致,將它譽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沒有污染的幾大草原之一,真是當之無愧。 呼倫貝爾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麓,西鄰中蒙、中俄邊境,北起額市根河南界,南至中蒙邊界,東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總面積25.3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qū)面積的21.4%,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面積的總和。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期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723.82公里,其中中俄邊界1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邊界675.82公里。 天然草場面積占80%。波狀起伏,坡高平緩,一般海拔為650---1200米,有天然種子植物653種,菊科最多。牧草茂密,每平方米生長20多種上百株牧草。天然蘆葦70多萬畝,藥材428種,獸類35種,禽類241種,魚類60余種。草原白蘑、秀麗白蝦、三河牛、蒙古羊、享譽國內(nèi)外。 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呼倫貝爾草原以其豐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中國北方諸多的游牧民族,被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成長的歷史搖籃”。東胡、匈奴、鮮卑、室韋、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幾個游牧部族,或在此厲兵秣馬,或在此轉(zhuǎn)徙、征戰(zhàn)、割據(jù),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游牧文化。 呼倫貝爾盟地域遼闊,風光旖旎。這里有水草豐美的草原,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眾多的民族,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回味無窮的地方風味,又為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增添了色彩。這里夏季氣候宜人,是避暑勝地;冬季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呼倫貝爾盟是自治區(qū)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已被列為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和全國六大景區(qū)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家列為國家草原旅游區(qū)進行重點開發(fā)的地區(qū)。 呼倫貝爾草原牧場遼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河湖遍布,是我國生態(tài)保持較好,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和跡地更新林景觀齊備,巍巍青山,茫茫林海,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呼盟的河流湖泊把廣袤的大地裝扮得絢麗多姿。呼倫湖煙波浩渺,魚躍鳥翔,被譽為“天下第一曲水”。 邊城滿洲里、草原城海拉爾、林城牙克石、山城扎蘭屯,這些城市建筑風格各異,獨具特色。“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鮮卑舊墟石室”、“黑山頭古城”、“金邊壕”等,可以使游人盡覽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在這里留下的歷史足跡;額爾古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fā)祥地,在這里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草原時叱咤風云的古戰(zhàn)場。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構(gòu)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這就是美麗富堯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讓我們拿起相機盡情的去拍攝吧! (梁德憲)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高原 草原 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