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的貝倫塔(譯者注:一座古老的五層防御工事,位于里斯本貝倫區(qū)特茹河北岸,葡萄牙的標志)

參觀者從圣喬治城堡城墻(譯者注:里斯本的“古老之窗”,修建在羅馬人入侵之前,從14世紀到16世紀用于皇室居住)上的古大炮處遠眺市區(qū)的全景和塔霍河。

小城Fatima(譯者注:距離里斯本車程1到2個小時,世界四大天主教朝圣地之一,據(jù)稱圣母瑪利亞曾多次在那里顯靈),一名朝圣者在教堂大殿里獻上守夜的燭光。

從傾斜的角度觀看西爾韋斯大教堂的正面和入口。這座教堂建于1189年,當時葡萄牙人從摩爾人(譯者注:中世紀時西歐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北非穆斯林的貶稱,實際上是柏柏爾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手中奪回了小鎮(zhèn),并使其代替了小鎮(zhèn)的清真寺。它重建于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而其原有的哥特式特色則消失了。

貝倫塔旁邊公園上的一場當?shù)刈闱虮荣悺?/span>

站在自家門前的婦女。

潘內(nèi)達吉瑞斯國家公園的一種名為espigueiros的傳統(tǒng)小屋(譯者注:花崗巖作墻壁和茅草作屋頂),這些小屋用于在蟲患期儲存及保護谷粒和作物。

坐在曬著的魚干旁的漁夫。

在太陽門小廣場的展望臺上看到Alfama(譯者注:位于里斯本的山上)的屋頂。

夜晚的自由廣場(譯者注:位于葡萄牙第二大城市波爾圖,當?shù)氐臉酥荆?/span>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人骨堂里的骷髏頭和尸骨。(譯者注:位于埃武市,完全由人骨鑲成,傳達“人生短暫”的意義)

圣安東安尼奧節(jié)(譯者注:圣安東尼奧是里斯本的庇護神,舉行于每年6月12、13日,是為期三周的里斯本慶典的高潮,將在有悠久歷史的Alfama和Madragoa區(qū)慶祝,其中包括通宵達旦的舞會、音樂和舞蹈)上穿著民族服裝的男孩。

傍晚的杜羅河。(譯者注:伊比利亞半島第三大河流,橫貫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

17世紀的Aqueduto de Pegoes大橋,擁有著180個拱門,最早為運水至托馬爾的基督修道院而設(shè)計建造。

Augusta Rosa路上的店面。

地鐵上正在讀報紙的乘客。

里斯本的一條名為Bica的Furnicular(譯者注:即為在山體中向上攀登的纜車)。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人骨堂。

圣約翰區(qū),橫跨杜羅河的瑪利亞.畢阿橋(譯者注:原文有誤,應(yīng)為Ponte de Dona Maria Pia)

肩頭擔負著攪乳機的男人。

托馬爾(譯者注:位于葡萄牙中西部的圣塔倫區(qū),距離里斯本東北部143公里處)的街頭標識與郵箱。

Beliche海岸以及遠處的圣文森特角(譯者注:此為歐洲大陸最西南角)。

愛德華七世公園。(譯者注:位于里斯本,為紀念英王愛德華七世來訪而改命名。站在這個高地上,視野特別開闊,滿眼綠色)

希亞多區(qū),卡爾摩修道院(譯者注:毀于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這次大地震里斯本死亡9萬人)遺跡的框架結(jié)構(gòu)。

圣本圖區(qū)的葡萄牙國會外部。

波爾圖,Santa Catarina大街上的Capela das Almas教堂外部的瓷磚裝飾細節(jié)。

Alto Alentejo區(qū),山頂村莊的防御城堡Marvao,面朝著西面的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