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性格剛毅的獻文帝把馮太后眾多男寵之一的李弈捕殺,馮太后表面上若無其事,內心深為怨恨。母子之間的矛盾終于在延興六年(476)爆發(fā),馮太后毒殺了獻文帝,稱太皇太后,改元承明,第二次臨朝聽政。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12年第11期,作者:支金平,原題:殺人如麻的馮太后
馮太后是北魏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她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的融合,她所實行的一些改革措施對后世影響深遠,但她同時也是一個猜忌、敏感、殺人如麻的殘忍女魔。
北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一個政權,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立代國,都城在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天興元年(398),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拓跋燾統(tǒng)一北方,形成了與南朝對峙的局面。正平二年(452),中常侍宗愛謀殺拓跋燾,立南安王拓跋余,旋又殺拓跋余。殿中尚書源賀和南部尚書陸麗等人執(zhí)殺宗愛,擁立拓跋燾之孫拓跋濬為帝。拓跋濬即是后來馮太后的夫婿,他即位時年僅13歲,由陸麗等人輔政。
常言道:自古紅顏多薄命。馮氏為何能在錯綜復雜、政亂紛爭的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又是如何成就一生華美樂章中的真實與厚重?恐怕和她猜忍的性格不無關系。據《魏書》卷十三文明皇后馮氏傳記載:“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多有不關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動內外?!辈氯淌且环N非常復雜的性格,既有精明、頑強、執(zhí)著、堅毅、敏感的性格特點,又有殘忍、狡詐、多疑、自私、自負等陰暗心理因素??梢娝且粋€工于心計又有政治才干的女強人。
馮氏(公元441-490),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出生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的一戶漢族官宦人家。父親馮朗官至北魏秦、雍二州刺史,封西郡公。幼年時代的馮氏乖巧伶俐,活潑天真,聰明可愛,接受了良好的漢族封建文化熏陶和教育,從而知書達禮,品貌俱佳。在翰墨飄香的官僚貴族環(huán)境中,她度過了天真爛漫的童年。在拓跋濬繼位前,馮朗的弟弟馮邈率兵征伐北方少數(shù)民族柔然,戰(zhàn)敗投降。按照當時北魏法律規(guī)定:一人投敵,整個家族都受到株連。因此馮朗被誅殺,子女入平城皇宮充當婢女。馮氏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變故,活潑開朗的小女生變得驚慌失措,無所適從,幸好她的姑母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氏才免于淪為奴婢并且入宮后得到照顧。馮氏聰明好學,在姑母的撫育調教下,潛心研讀儒家經典,不僅通曉古往今來的禮儀風情、民俗掌故,對于歷朝的典章制度,琴棋書畫也無所不及,而且極有見識。拓跋濬繼位不久,便開始選擇嬪妃充實后宮。馮氏以其才貌出眾被封為貴人,當時她只有14歲。馮氏聰明敏捷,工于心計,盡心侍奉拓跋濬的乳母常太后,討其歡心和信任,與此同時她又極力結納后宮宦官,擴大自己的力量。北魏宮中規(guī)定:嬪妃中能鑄造金人者立為皇后。這是一項技術性很高且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工作,4年后,在常太后的支持和一批心腹宦官的幫助下,馮氏鑄成金人,太安二年(456)被立為皇后。同年,17歲的拓跋濬決定立長子(與李貴人所生)拓跋弘為太子?!拔汗适?,后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其用意在于防止母后專權擅政。李氏死時,拓跋弘不滿兩歲,拓跋濬命馮皇后撫育拓跋弘。馮氏與拓跋濬兩人的婚后感情非常好,從未發(fā)生過矛盾和摩擦,她不僅勤勉主持后宮事務,精心撫育太子拓跋弘,而且十分關心朝廷政事,嬪妃和朝臣對她十分尊敬。
可惜好景不長,馮太后遭遇了她人生中第二次重大變故。和平六年(465)文成帝拓跋濬去世,年僅26歲。根據當時制度“國有大喪,三日后御服器物一以燒毀”。文武百官及宮中嬪妃都白帽素衣前往祭奠,哭聲震天。馮太后哭得死去活來,或許是睹物思人,看見丈夫生前所用物品一一投入火中灰飛煙滅,回想起10年來與丈夫的點滴恩愛,馮太后大叫一聲縱身跳入火中殉情,左右宦官及宮女急忙把她抬出火海進行施救,很長時間馮太后才蘇醒過來,她的這一貞烈舉動使得朝臣及嬪妃對她更加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