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母親照顧兩智障兒子70年:再難也要笑著前行原標題 [【感動記憶】一個特殊家庭的幸福生活 ]
央視網(wǎng)消息(新聞聯(lián)播):不離不棄,相守相依對于許多普通人家來說就是一生的幸福。在廣東就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的經(jīng)歷既平凡又特殊,但卻讓許多人感動。春節(jié)前夕,記者走進了這個三口之家。 在廣東省中山市東鳳鎮(zhèn)西罟村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三口之家。母親麥容歡今年已經(jīng)94歲高齡,大兒子陳滿和72歲,小兒子陳富和69歲。阿富和阿滿出生時就患有智力發(fā)育障礙,他們甚至無法和自己最親的人正常地交流。 白天一般都是麥婆婆和二兒子阿富待在家里。盡管麥婆婆已經(jīng)94歲高齡了,但是身體還算硬朗,簡單的家務(wù)活都能干。 二兒子阿富是個標準的“宅男”,除非麥婆婆特意交代,他的活動范圍都是在家里和屋后的這一小片菜地里。 麥婆婆說,在小兒子阿富20多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了。小兒子阿富比大兒子阿滿聽話,于是她開始手把手地教阿富做飯。花了將近30年的時間,在阿富50多歲的時候終于能做出一頓像樣的飯了,這讓日益年邁的麥婆婆減輕了不少負擔(dān)。 和小兒子不同,大兒子阿滿生性喜歡熱鬧,總是喜歡去村里的集市上轉(zhuǎn)轉(zhuǎn)。 阿滿每天都去排檔看別人打牌,等牌局散了,幫忙收拾桌椅,然后再到集市上逛逛,給家里買點菜。有時候一些好心人會送點豆腐,魚之類的菜讓他帶回家。 按照當?shù)亓?xí)俗家家都要包粽子。麥婆婆和兩個兒子也開始忙活起來。 包粽子對于阿富和阿滿來說太難了,他們只能在旁邊打打下手,但是每當這個時候,兄弟倆總是顯得無比喜悅。 至今麥婆婆已經(jīng)照顧兩個智障兒子七十多年了,卻從沒聽他們喊過一聲“媽媽”。 麥婆婆說,阿富五歲時才學(xué)會走路,十六歲時又患上了風(fēng)濕。為治療阿富的病,她光用藥酒為兒子擦身就用了一百多斤。但是樂觀的麥婆婆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兩個智障兒子。 如今,讓麥婆婆感到很欣慰的是,兩個兒子生活已經(jīng)基本能夠自理,村委會也安排了一名志愿者經(jīng)常來照看一下他們的生活,現(xiàn)在全家每月的養(yǎng)老金和低保費加起來有接近五千塊錢,基本上可以衣食無憂了。 麥容歡:覺得挺安樂的,我沒有想過可以這么好,辛苦地熬了這么久,想不到現(xiàn)在可以這么好,放下心了,很開心。生活再艱難,也要笑著勇敢往前走。 |
|
來自: 大漠荊棘 > 《溫暖、感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