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錫伯族人口分布及姓氏
肖廷燕
以勇武騎射著稱的錫伯族是我省居于第五位的少數(shù)民族,也是我市居于第五位的少數(shù)民族。
據(jù)舊《遼陽縣志·兵事志》載:康熙33年(公元1694年),遼陽兩次裁兵二百零七名后,增錫伯兵三百四十七名,又裁原兵四十名,增錫伯兵四十五名。當年共來錫伯兵三百九十二名。加上家眷,我們遼陽地區(qū)的錫伯人當時至少要在千人以上。
乾隆29年(公元1764年)從遼陽撥出防御一、驍騎校二、兵六十六往駐西域塔爾巴哈臺,他們雖然都是錫伯族官兵,并且攜眷去新疆,但此時距康熙三十三年已整整七十年,遼陽地區(qū)剩下的錫伯族人口也還至少應在千人以上。
光緒34年(公元1908年)遼陽地區(qū)作了一次人口統(tǒng)計,但只分旗籍、民籍、客籍,錫伯族人口當時同蒙古族、漢軍一樣,統(tǒng)被統(tǒng)計在旗籍中,故不知確數(shù)。
中華民國15年(公元1926年),遼陽地區(qū)又作了一次人口統(tǒng)計,但也是沒分民族,只有總數(sh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于錫伯族許多干部不甚了解,在填報戶口、選舉登記時,錫伯族群眾自己也未報錫伯族,而報了漢族或滿族。
1962年,我市在搞民族情況調查時,有五人報了錫伯族,其中遼陽市三中有一戶,三人;遼陽小屯水泥廠一人,遼陽高中學生一人(此人當年十七歲,家住劉二堡鎮(zhèn),名叫趙恩義)。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我市錫伯族人口為133人,他們多數(shù)是在1962年以后,因工作調動而從省內各市縣遷入我市的。主要居住在市內。
近一兩年來,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久居我市的清朝錫伯族官兵的后裔開始要求恢復自己本民族成份,市民族委員會派工作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認真考查,目前已鑒別出錫伯族人口近兩千人,他們主要分布在哈大公路及遼沈公路(遼陽羅大臺、大路煙臺去沈陽的公路)兩側。其具體居住地如下:
l、大河南鄉(xiāng)音德牛村黃旗瓜爾佳氏,清初開國名將費英東的后裔,現(xiàn)在姓關。(費英東是錫伯族,見《沈陽錫伯族志》<人物>。)
2、邵二臺鄉(xiāng)石橋子村:
①鑲蘭旗“西伯”扎木庫哩氏。三支祖先的后裔共157人。現(xiàn)姓張。有一支在本村所屬蛤蜊河子住。
②蛤蜊河子住的鑲蘭旗錫伯肇伊爾根覺羅氏,共238人(包括已嫁出女兒的后裔。)
3、燈塔鄉(xiāng)、蘭旗村、(住在后屯原名四家子):富察氏忙衣圖的后代,現(xiàn)在姓富,兩村約有50人。
4、西馬峰鄉(xiāng)福勝村:鑲白旗伯巴亞拉氏,三支祖先的后裔計280余人,有二支現(xiàn)在姓白、即穆科登布和衣林保的后裔;另一支現(xiàn)在姓吳,即阿圖得的后裔。
5、西馬峰鄉(xiāng)井泉村:
①鑲蘭旗錫伯肇依爾根覺羅氏,圖米力圖次子朱力庫的后裔。共35戶101人。觀姓趙。
②鑲蘭旗玉書牛錄當差錫伯烏扎羅哈拉張牙的后代,共13戶39人?,F(xiàn)姓吳。
③鑲蘭旗錫伯巴雅拉氏,共40戶107人,另外出村在外地工作的還有39人?,F(xiàn)姓白。
④正蘭旗三益保牛錄下當差錫伯宮古羅氏,現(xiàn)姓宮。
⑤鑲黃旗當差錫伯呼錫扎氏,現(xiàn)姓胡。
6、張臺子鄉(xiāng)蒼三家子村:
①鑲紅旗富常阿佐領下錫伯世居瓜爾佳氏艾祥后裔,計35人,現(xiàn)姓關。
②鑲紅旗錫伯胡錫哈哩氏訥勒后裔,約有80人,現(xiàn)姓胡。
7、張臺子鄉(xiāng)大三界壩村從“北邊外老白山波得阿銼草溝”來的瓜爾佳氏馬你之后裔共170人。現(xiàn)姓關。
8、單莊子鄉(xiāng)單莊子村錫伯肇伊爾根覺羅氏圖米力圖三子隆三的后裔,約300人,現(xiàn)姓趙。隆三居并泉,生三子,第三子名阿林太。阿林太生三凌阿,三凌阿從井泉搬到單莊子,改隸鑲黃旗,生四個兒子、有六個孫子。以后每代人丁都很興旺,成為該村大族,至今在單莊子已傳十世,現(xiàn)姓趙。
9、沙嶺鄉(xiāng)康家堡村從大三界壩村遷入的關姓、共2戶。
lO、首山鄉(xiāng)水泉村錫伯瓜爾佳氏?,F(xiàn)姓關。
11、劉二堡鄉(xiāng)小張郎村錫伯肇伊爾根覺羅氏約80人,現(xiàn)姓趙。
根據(jù)有關文件規(guī)定,1985年,這些錫伯族群眾經過本人申請,省、市民委批準已有306人恢復了錫伯族民族成份,他們是:
大三界壩村關姓170人。
蒼三家子村關姓35人。
井泉村趙姓(錫伯肇)101人。
從已鑒別出的這二千來名錫伯族民族成份來看,他們在建國后歷次填報民族成份時,都報的是滿族,但他們至今一直保存著與滿族不同的宗教信仰。至今仍供俸著保佑他們家宅安祥的神——喜利媽媽。蒼三家子村胡錫蛤哩氏、石橋子村蛤蜊河子屯的伊爾根覺羅氏,至今保存并供奉著保護牲畜的神——海爾堪。蘭旗村富察氏,至今珍藏著他們錫伯族供奉的老祖先——身著本民族服裝的彩色畫像(一位老伯一位老婦人)。他們都記得他們是從伯都納銼草溝或齊齊咍爾來的,他們中有的知道自己的老祖先是錫伯族,有的已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錫伯族了,但他們講到自己的風俗習慣時,總要告訴你,他們和村中女真族后裔的滿族群眾生活習俗不一樣,“××家有索倫桿子,我們從來沒有”,“××家供三仙五祖,我們家不供”。
到1986年末,我市錫伯族共有22姓,他們的錫伯姓和漢姓分別是:
1、伊爾根覺羅氏 趙。
2、瓜爾佳氏 關。
3、扎木庫哩氏 張。
4、烏扎羅哈拉 吳。
5、巴雅拉氏 白、吳。
6、富察氏 富。
7、胡錫哈哩氏 胡。
8、胡錫扎氏 胡。
9、宮古羅氏 宮。
10、伊頭哈拉 趙。
12、楊吉爾氏 楊。
13、圖克巴里氏 佟。
14、郭落佳氏 高。
15、何葉爾氏 何。
16、伊拉里氏 伊。
17、輸雅拉氏 韓。
18、哈斯胡里氏 韓。
19、額爾克勒氏 鄂。
20、安佳氏 安。
21、 康。
22、 夏。
23、 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