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通常指社會上的各式各樣的人物,以及各種學說的門類。
“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 “九流”指的是:儒教、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nóng)、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y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道、僧。 “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盜、竊、娼。 又一說法是: 何謂三教九流 "三教"無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對"九流"歷來有不同說法。一說"九流"分三等。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賢,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莊田。中九流是:一評書,二醫(yī),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師),五丹青(畫匠),六仕(兵卒),七橫(說客),八義(俠客),九打漁。下九流是:一高臺(唱戲),二吹(吹鼓手),三馬戲,四剃(剃頭),五池子(開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腳),八配(配種的)九娼妓。 還有一說法,也將"九流"分三等。上九流:一宰相,二尚書,三督撫,四藩臬,五提督,六鎮(zhèn)臺,七道臺,八知府,九知州。中九流:一醫(yī),二金(算命),三飄行(測字),四推(推算立法),五琴棋,六書畫,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觀星相定吉兇)。下九流:一忘八(開妓院),二龜(縱妻賣淫),三優(yōu)伶(唱戲),四吹(吹鼓手),五大財(耍大把戲),六小財(耍小把戲),七生(理發(fā)匠),八盜,九吹灰(賣鴉片)。"三教九流"把人分為若干等,在舊社會,受壓迫者多被視作下九流,命運悲慘。 同課本上三教九流說法不一,書上的是:"三教九流"的本意,是指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古代指儒教、道教,釋教為"三教";儒、道、墨、法、名、雜、農(nóng)、陰陽、縱橫九家為"九流"。后來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流派。 三教九流 現(xiàn)在人理解為舊時代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yè)的人,一些白話小說中對其有時含有貶義,皆因其不知所以然。 事實上,古代“三教九流”之本意,是指三種宗教和九種學術流派。 “三教”,據(jù)記載起于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和上書令闞澤談話中所提到的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是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于《漢書"藝文志》。這九個學派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儒家:是古代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以孔子學說,影響中國文化最為深遠。自漢朝至“五四運動”前,一直在中國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適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道家:以先秦老子“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流派。莊子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稱為“道德家”,老子哲學思想,具有樸素辯證法的思想。漢代道教尊奉老子為道教的始祖。 陰陽家:戰(zhàn)國時提倡陰陽五行之說的一個學派,代表人物是齊國的鄒衍, 法家:戰(zhàn)國時主張法治的重要學派。源于春秋時的管仲、子產(chǎn),代表人物是戰(zhàn)國時的商鞅、申不害,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戰(zhàn)國時的學派,一名“辯者”,是古代的邏輯學。代表人物公孫龍。 墨家:是戰(zhàn)國時的學派,提倡“非攻(反對非正義的戰(zhàn)爭)”、“節(jié)用”、“節(jié)葬”等。創(chuàng)始人是墨翟。 縱橫家:戰(zhàn)國時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策士中有“合縱派”和“連橫派”。代表人物蘇秦(主張“合縱”,即六國團結(jié)抗秦)、張儀(主張“連橫”,即瓦解六國的團結(jié),使之分別奉事秦國)。這兩類策士統(tǒng)稱“縱橫家”。 雜家:戰(zhàn)國至秦漢間雜揉各學派思想的一部分學者,他們的特點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為《呂氏春秋》、《淮南子》。 農(nóng)家:戰(zhàn)國時反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農(nóng)民思想的學術流派。 上述為‘三教九流’的原義。因許多人不明其意……,隨時代更迭、引伸為三、九之貶意。 上九流·下九流 古中國是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即便作官也有清濁之分。清流就是內(nèi)種拿錢多干活少又風光的官,比如御使言官,還有歷代的翰林院,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央秘書處,專門起草中央文件的。濁官就是那些事物繁雜進項又少還不容易露露臉的官,比如歷代的兵部(國防部)、戶部(建設部)中的一些清水衙門。等等。 社會上的人群,自古根據(jù)儒家思想,就分為上九流與下九流。 所謂“三教九流”。本來是三教指的是“儒、佛、道”,九流是指由三教衍生出來的九種派系。比如來自道派的法家,就是“九流”里面的。所以,“三教九流”原本專門指的是學術門派。 到了民間,老百姓哪里管你什么學術不學術的,于是改成了誰都懂的東西。以上九流、下九流的各種職業(yè)來區(qū)分人群清濁高低的等級。 究竟那些職業(yè)屬于上九流,那些職業(yè)又屬于下九流,說法很多,比如有一種排法把出家的僧人排在上九流的第一,另一種排法卻放到了下九流里面。我曾經(jīng)看到的,清時所謂的下九流除了歷代都是下九流的卦先兒、醫(yī)生、工匠、屠夫(包括開餐館的)、戲子優(yōu)娼,還包括剃頭的、皂隸(警察)、修腳搓澡的、看大門的等等。所謂下九流也不是說只有九種職業(yè),泛指而已。 概括一下說,古中國講得上九流一般都是指那些國計民生不可或缺的職業(yè)。比如軍人、農(nóng)民等。其中有一種人看似沒什么實際用途,比如孔子,跟著孔子好象什么好處也沒有,掙不來錢,女人也不搭理,但是這類學問中人其實就是毛主席所謂的“組織者”,統(tǒng)領國家事物,這些人雖然什么具體的工作也不會做,但是他們用的是哲學手段,理論本領,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做任何事情離開了理論能行嗎?所以這類組織者也不能少,劃到上九流吧。 而下九流指得就是那些可有可無的職業(yè)。幫閑的、看著好象很有用其實沒什么用處的職業(yè)。其中這個醫(yī)生很有意思。有好事者還分出來個什么“中九流”,醫(yī)生有時在上九流,有時在中九流,有時居然跑到下九流里面。不管往哪里跑,醫(yī)生總是跟著卦先兒。這一對難兄難弟從不分開。卦先兒跑到上九流里,這種機會特別少,唐代以后就沒有過了,從此一直在下九流晃蕩,所以拖連著醫(yī)生這種職業(yè)也不尷不尬的也不知道算怎么檔子事兒。 醫(yī)生跟著卦先兒我認為挺有道理的。有趣,有趣。醫(yī)生這種職業(yè)其實就是和算卦的一樣,有時候算得準,大部分算不準,沒個準,得估摸著。有時候不但不能為人排憂解難,還憑空造出來許多的麻煩,甚至把人給害了。病人聽了醫(yī)生的話,吃了醫(yī)生的藥,過了幾天,病好了,也不知道是醫(yī)生給治好的呢還是自己好的。另外好醫(yī)生不多,稀里糊涂暈了吧唧的庸醫(yī)一抓一大把。所以掂量來掂量去,這種職業(yè)竟是個雞肋。劃到上九流里面嗎?得了吧。 另外丹青這種職業(yè)居然也是下九流。比如毛主席閑暇的時候琢磨一下書法,那是偉人雅事。但是如果一個人拿了這種手段來謀生謀財,畫家書法家,賣字畫,完了,則成了下九流了。 工匠手藝人在古時為什么也不入流呢?有個故事好象是春秋時候的,一個杰出的手藝人花費了三年的時間,以碧玉為材,磨刻了一片栩栩如生的樹葉。拿去給國君請賞卻遭罵,國君講了一番大道理,說此人不務正業(yè),玩這些奇技淫巧。 理論上,上下之分有一條線。這條線就是是為己還是為人。不管主觀怎樣,客觀上為人的,則是上九流。比如軍人。軍人要打仗,要付出生命,為什么打仗呀?為了別人打仗。農(nóng)民種地也是,種的糧食蔬菜大部分都是養(yǎng)活別人的。 這個也可以說是儒家的思想。 仿佛當今這個社會就是過去上九流下九流顛倒了一下而已。我越想越覺得就是這樣啊。過去的下九流成了現(xiàn)在的上九流,過去的上九流現(xiàn)在徹底吃癟。 比如過去的鐵稈上九流,農(nóng)民,現(xiàn)在是最癟的。理論家學問家,現(xiàn)在是廢物。而當今社會最風光的卻是工匠(自然科學家技術專家)、醫(yī)生、演員。 真是風水輪流轉(zhuǎn),明年到我家。想想也是的。憑啥呀?委屈了好幾百輩子,也該咱風光風光。也對也對 (上九流:一流佛祖(釋迪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龍?zhí)熳?、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燒鍋(酒廠,封建時代曾是最大廠家)六流當(當鋪)七商(商賈)八客(莊園主)九莊田(農(nóng)夫 這一說法似是受了道家田園情趣的影響)中九流:一流舉子(舉人)二流醫(yī)(醫(yī)生、郎中、大夫、藥房先生)三流風水(風水先生、陰陽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書畫)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圍棋,標志文人)下九流:一流巫(畫符念咒招神驅(qū)鬼的南方巫師)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體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頭的(挑擔走四方的理發(fā)師)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戲子(各類演員)八叫街(乞丐)九賣糖(吹糖人的)當然,從字面上看,上中下三個“九流”合在一起才是三九二十七行,其實不然,連七十二行也包在里面了,因為每一流的行業(yè)名稱都包括著很多同行或類似同行的職業(yè),比如下九流中第五流“剃頭的”,便把修腳的、跑堂的、拉車的,以及按摩、店員、舞女、幫閑等屬服務性行業(yè)的均算在內(nèi)。 中國古代把人按身份劃分為九流,復雜一點的還有什么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如班固就把春秋戰(zhàn)國的諸子百家分為九流: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縱橫家、雜家、名家、陰陽家、農(nóng)家 也可稱之儒家者流、道家者流等等。后來儒、道成“教”加上佛教,就有了“三教九流”的說法。 古代民間把江湖人物劃分為上、下九流: 上九流:和尚、道士、畫工、郎中、風水先生、算命先生、廚師、私塾先生、藥鋪; 下九流:優(yōu)伶、婢女、娼妓、乞丐、惡棍、剃頭師傅、當鋪、澡堂、木匠。 前九類人之所以進入上流,看來不是身份多高貴,而是他們與上流社會接觸頻繁,有點借燈生光了。 另一種分法是把社會所有的人都分類,就有上、中、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nóng),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y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巫婆),盜,竊,娼 。 現(xiàn)在稱為精英的“書生”還算好,不上不下位居中流之中。而下九流中前五種人的編排,就很有點階級偏見了 時下對社會各界,民間也有一種搞笑的分法,那就是: 一流在國際俱樂部, 二流娛樂城里的處, 三流在賓館承包住, 四流飯店里噌保肚, 五流在歌廳走貓步, 六流美發(fā)足療扮酷, 七流的夜晚站馬路, 八流在路邊支個鋪, 九流的墻角厥屁股。 這就不是依身份,而是依消費檔次來厘定流品了。 以上不同的分法就說明世界很復雜,可以這樣分,也可以那樣分。所以誰要對號入座還很不容易,還真難說清誰是什么流、什么派了。就是在同一種分流中,有的要確定自己的位置也很不容易。 比如上述的現(xiàn)代九流,拿筆者來說,除一二三和九流以外,其他位置還真不好找準,以咱這人物,飯店噌過、舞廳跳過、足浴洗過;幾次為找人走后門黑夜在馬路邊站過;家中至今沒有空調(diào),夏天在路邊支鋪也睡過。算幾流? 至于網(wǎng)友中有不少人就身處上流了,比如半仙之疇,今天云南,明天東北;比如瘋僧之疇,忽而英法,忽而朝日,不論公費私費,公費說明身份在上,私費說明消費在上,總之不落下流就是了。但另有些人就很難說了,可能出手闊綽,衣著豪華,但卻奴性十足,面目可憎,下十流也許高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