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素治療老年人 頻發(fā)性室性早搏
刁錦昌 鄒秋霞
一般資料 選擇1995年3月~1998年10月就診的室性早搏患者128例,男性56例,女性72例,年齡59~84歲,平均66±5歲。其基本疾病為冠心病者66例,高血壓性心臟病者30例,肺心病者12例,風濕性心臟病者5例,陳舊性心肌梗塞者2例,心肌病者13例。按Lown's分級均在Ⅱ級以上,心功能分級(NYHA)Ⅰ級者52例,Ⅱ級者58例,Ⅲ級者10例,Ⅳ級者8例。全部患者隨機配對分為兩組,單號組為黃連素治療組(觀察組),雙號組為心律平治療組(對照組)。兩組在基本病情、病因、性別、年齡等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治療觀察方法 患者均在觀察期前1周開始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藥物,繼續(xù)使用基礎心臟病的原用常規(guī)藥物,有心衰或糖尿病者繼續(xù)用原用的強心藥或降糖藥。 觀察組給黃連素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4g;對照組心律平口服,每日3次,每次150mg。治療4周后判斷療效。 觀察項目:治療前后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全胸片,心電圖,B超;每周至少測血壓1次,并計數(shù)早搏次數(shù),詳細詢問記錄服藥后的反應。 觀察數(shù)據(jù)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以配對t檢驗分析組間差異。 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早搏消失或次數(shù)減少90%以上;有效:早搏次數(shù)減少50%~89%;無效:無變化,或早搏次數(shù)減少<50%。 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64例中顯效18例(28.1%),有效32例(50.0%),無效14例(21.9%),總有效率78.1%,療效出現(xiàn)時間平均8.3±1.1天。對照組64例中顯效16例(25.0%),有效30例(46.9%),無效18例(28.1%),總有效率71.9%,療效出現(xiàn)時間平均7.9±1.2天。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中有4例在服藥后出現(xiàn)上腹不適,輕度頭暈等反應,堅持服藥均能耐受,未出現(xiàn)其它類型的心律失常。對照組中有16例在服藥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6例頭暈惡心,6例心動過緩,2例Ⅰ度房室傳導阻滯 ,2例Q-T間期延長。兩組比較,差異顯著。 全部患者治療前后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均未見明顯變化。 體會 近年來有關抗心律失常藥物副反應的報道較多,如何選擇應用副反應較少的藥物是臨床上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分別用黃連素和心律平治療老年人室性早搏,并對其效果及副反應進行對照觀察,結果顯示兩組在療效和效果出現(xiàn)時間上無顯著性差異, 而黃連素的副反應明顯少于心律平。且據(jù)文獻報道,黃連素尚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及正性肌力等綜合作用,其藥源充足,價格低廉,因此筆者認為黃連素應為治療老年人室性早搏的首選藥物。
作者單位:刁錦昌 鄒秋霞 廣東省龍川縣人民醫(yī)院, 517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