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的功效與作用
沙棘來源于胡頹子科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實。適于治跌打損傷、淤腫、咳嗽痰多、呼吸困難、消化不良等患者食用。
食譜精選
●沙赫菊花飲:沙棘50克,菊花l0克。將沙棘、菊花洗凈后共同煎湯,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一次,也可代茶飲。適用于帕金森病合并高脂血癥。
●沙棘汁:取新鮮沙棘100克,白糖20克。將沙棘洗凈,以杵搗爛如泥,并用干凈消毒紗布絞取果汁,在果汁中加入白糖,適量溫開水,攪勻飲用。具有生津止渴,利咽去痰的功效??芍委熝屎砀稍?、疼痛等病癥。
●白糖沙赫:取沙棘30克,白糖少許,將沙棘洗凈,調(diào)入白糖即可。吃沙棘,每日1~3次??衫a虛、降低血脂。適宜于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服用。
現(xiàn)代研究
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20多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C的含量為中華獼猴桃的3倍,山楂的20倍,蘋果的100倍。維生素E的含量為豆油的30倍。維生素B1的含量是草莓的2 倍。還含有維生素B2、維生素P、葉酸、煙酰胺以及微量元素和不飽和脂肪酸。沙棘果中的5一羥色胺,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作用。沙棘黃酮能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管硬化,抗炎等作用;沙棘油及其果汁有抗疲勞、降血脂、抗輻射、抗?jié)?、保肝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br> 臨床應(yīng)用方面,能溫養(yǎng)脾氣,開胃消食;其味甘酸,又可化陰生津。能治療脾氣虛弱或脾胃氣陰兩傷,食少納差,消化不良,脘脹腹痛,體倦乏力等癥。主人于肺經(jīng),能止咳祛痰,為藏醫(yī)和蒙醫(yī)治療咳喘痰多較為常用的藥物。可以單用,如《四部醫(yī)典》以沙棘適量,煎煮濃縮為膏(即沙棘膏),主治咳嗽?,F(xiàn)代臨床報道,以沙棘精口服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能明顯緩解咳嗽、咳痰等癥狀。具有活血祛淤作用,可以治療胸痹心痛,跌打損傷,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多種淤血證。因其較長于活血通脈,故以胸痹淤滯疼痛者多用。
小貼士
濕熱或?qū)嵭暗幕颊卟灰朔谩?/p>
小白菜的營養(yǎng)價值,功效,好處
我國民間也流傳著很多巧用大白菜來治療感冒的方法,如白菜干根加紅糖、姜片,用水煎服,或用白菜根3個,大蔥根7個,水煎,加紅糖,趁熱飲服,蓋被發(fā)汗,感冒即愈。
小白菜又叫青菜、油白菜、雞毛菜,它質(zhì)地柔嫩,味道清香,維生素爭礦物質(zhì)的含量在蔬菜中最為豐富。
營養(yǎng)小秘密
中醫(yī)認(rèn)為,小白菜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除煩解渴、行氣祛瘀、消腫散結(jié)、養(yǎng)胃生津、通利胃腸、利尿通便的作用,可用于肺熱咳嗽、丹毒、身熱口渴、胸悶、心煩、便秘、腹脹等病癥。因其性涼,故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小白菜。
營養(yǎng)專家指出,小白菜中還含有以下幾種營養(yǎng)成分。
粗纖維:可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促使膽固醇代謝后產(chǎn)生的膽酸排出體外,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保持血管彈性:有利于大腸內(nèi)毒素的排出,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維生素C: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具有抗癌作用的“透明質(zhì)酸抑制物”,使癌細(xì)胞喪失活力。
鈣和磷:促進骨骼的發(fā)育,可以加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增強機體的造血功能。因為小白菜中富含礦物質(zhì)鈣,所以它是由于維生素D缺乏而弓1起的骨軟、發(fā)禿、佝僂病的患者理想的食用蔬菜:最有效促進鈣吸收的烹飪方法就是將小白菜煮湯后食用。
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緩解精神緊張,有助于減壓,保持心態(tài)平靜。
小妙方,大功效
炒小白菜
原料:小白菜600克,食用油及調(diào)味料食鹽、味精、姜等各適量。 。
制作:①小白菜去掉根部,摘干凈后在清水中浸泡1 0分鐘,沖洗干凈、瀝去水分。
②炒鍋在大火上燒熱后,倒入食用油,快燒開時,放入姜,煸香后,將小白菜下鍋,連續(xù)翻炒,加入調(diào)味料,熟后即可出鍋。
作用:增強食欲。
健康小提示
依據(jù)形態(tài)、生物學(xué)特性、栽培特點等,可將小白菜分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等類型不同的品種。一月~三月是小白菜上市及食用的最佳季節(jié),這個時期的小白菜在適口性、安全性、營養(yǎng)性等方面都優(yōu)于其他時期。
在冬季溫度較低時,小白菜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轉(zhuǎn)化為糖,油脂、可溶性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的含量增加,營養(yǎng)價值高,帶有甜昧,清香鮮美可口。因此,冬季也是食用小白菜的較佳時期。
小白菜不宜生食,烹飪的方法很多,在制作菜肴時,炒、熬時間不宜過長,熟后應(yīng)及時出鍋,以免損失營養(yǎng):食用小白菜湯有利于減肥。
鮮嫩的小白菜適宜在0度左右的條件下貯藏,貯期3-4周:濕度以85%-90%為宜。不可將洗過的小白菜在冰箱里保存太長的時間,以免導(dǎo)致腐爛。
綠豆的功效與作用
綠豆又名青小豆。原產(chǎn)于印度,后來主要種植于東亞、南亞與東南亞。綠豆在我國已栽培2000多年,是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豆類食物,李時珍稱其為“菜中佳品”。因為其不但有較高的食用價值,且藥用價值也非常顯著,故有“濟世食谷”的美譽。
綠豆湯可以清暑益氣、止渴利尿,它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可及時補充無機鹽,維持體液電解質(zhì)平衡。因此夏天喝綠豆湯來消暑是有科學(xué)道理的。
營養(yǎng)小秘密
中醫(yī)認(rèn)為,綠豆性涼、昧甘,歸心、胃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利尿、除煩消暑、健胃止渴之功效。常用于治療癰腫瘡毒、丹毒癤腫、痄腮、痘疹、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煩躁悶亂、嘔吐口渴等癥:還可解金石、砒霜之毒:與黃連、黑豆、生甘草同煎后服用,可以解附子、巴豆等熱性中藥引起的中毒。
綠豆中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葉酸、胡蘿卜素、礦物質(zhì)鈣、磷、鐵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其中蛋白質(zhì)主要為球蛋白。綠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絲氨酸和磷脂酸有增進食欲的作用。
蛋白質(zhì)和磷脂:提供機體重要臟器所必需的營養(yǎng):還有興奮神經(jīng)、增進食欲的作用。
球蛋白:有解毒、護肝的作用。促進體內(nèi)膽固醇在肝臟中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酸的分泌,還能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綠豆中的球蛋白和多糖促進肝臟將膽固醇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和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所以在食療中采用綠豆降血脂是不錯的選擇。
怎么將綠豆煮開花
將綠豆放入涼水中,等到水開時燜煮10分鐘,再加熱15分鐘,綠豆就開花酥爛,加冰糖即成碧綠可人的綠豆湯。但是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
色呈濃綠色、粒大整齊、形圓、富有光澤、容易煮熟的綠豆最好。
健康小提示
中毒者、眼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水腫患者均宜食用綠豆。
陽虛、脾胃虛寒、泄瀉患者,吃中藥的患者則不宜吃綠豆。
食用綠豆過程中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①忌用鐵鍋煮綠豆——鐵會與綠豆中鞣質(zhì)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有毒的物質(zhì)。
②綠豆煮熟后食用——未煮爛的綠豆腥味強烈,食用后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癥狀。
③綠豆不宜煮得過爛——否則會破壞所含的有機酸和維生素。
文章來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