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茯苓飲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茯苓 人參 白術(shù)各log 枳實6g 橘皮7。5g 生姜12g 上6味,以水600ml,煮取180ml,分3次溫服。 (功效]健脾理氣,化痰散飲。 (主治)胸中有痰飲宿水,吐出水后,心下空虛,痞滿不適, 短氣乏力,不思飲食,苔白微厚或膩,舌質(zhì)淡紅,脈細弱。 (臨證加減) 1.若嘔吐甚者,加半夏、瓦楞子等以止嘔。 2.若食少納呆者,加神曲、炒谷麥芽、雞內(nèi)金等,以消食 化滯。 3.腳氣沖心,服本方合吳茱萸湯。 4。茯苓飲的臨床應(yīng)用:認為茯苓飲可用于治療妊娠惡阻之 初有效,對體力不衰弱,心下部不適,惡心,嘔吐,有胃內(nèi)停水 者較佳。并且可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下垂與胃弛緩等見心窩部 有停滯脹滿感,吐酸或燒心,叩擊心窩部可聞及水音,腹部有動 悸,尿量減少者,效果甚佳。LR方辨證治療學.重慶: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 社,重慶分社,1983:65,159J 5。本方去枳實,治風痰氣,嘔吐水者,名延年茯苓湯。 6.后世之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等健脾和胃化飲之方,皆 由本方發(fā)展者。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