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公文寫作不僅需要深入實際調(diào)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素材,而且需要廣泛搜集參考資料,博覽精閱,做到“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陸機《文賦》),“拿”別人的文章為我所用,富我文義,增我文采,活我文風。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會抄的錦上添花,不會抄的伸手被捉。時下,抄襲成風,瘋狂抄襲。幾乎是“十篇文章九篇抄,一篇不抄履歷表
某市兩個縣政府分別向國務院督查組匯報安全生產(chǎn)工作,匯報材料竟然基本相同。難怪有人說,官樣文章具有“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步調(diào)、統(tǒng)一講話、統(tǒng)一文章”之特點
據(jù)2010年3月24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一篇討論“宮腔粘連”的論文竟遭遇6個省16個單位25人6輪連環(huán)抄襲,被稱為“史上最牛抄襲門
有識人士驚呼:抄襲剽竊毀的是民族創(chuàng)新,必將導致年輕一代行為上懶惰、道德上淪落,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和原創(chuàng)性。
但是,寫文章又不可能不參考、不借鑒、不模仿、不引用。筆者在長期寫作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一套“簡明抄典”,自我感覺比較實用,能夠做到抄而不剽、拿而不竊,有悟性的還可以青出于藍勝于藍?!昂喢鞒洹比缦拢?br> 確立“抄”的原則:學習借鑒、模仿創(chuàng)新。即:學習選題立意,借鑒謀篇布局,模仿行文風格,創(chuàng)新寫作方法
明確“抄”的目的:上級精神地方化、他山之石本土化、舊時典范時尚化。即:“抄”上級的材料要以與本地結(jié)合為主,“抄”外地的材料要以與本土結(jié)合為主,“抄”過去的材料要以與本期(當前)結(jié)合為主
拓寬“抄”的思路:嫁接變通、觸類旁通、融會貫通。具體地說: .
1、嫁接變通——剪裁妙處非刀尺
嫁接變通,就是對同類題材的公文進行“技術(shù)改造”。要善于“拿來”,善于提取同類材料中的精華為我服務,做到擇其善者而移植,擇其近者而改造,雖說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有抄的學問,“至精而后闡其妙,至變而后通其數(shù)”(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會抄者不留痕跡,善抄者得心應手,笨拙者原形畢露。
古今中外,不少大師是嫁接變通的高手。他們的模仿出神入化,不是原創(chuàng)勝原創(chuàng)。如漢代楊雄的《太玄經(jīng)》模仿《易經(jīng)》,《法言》模仿《論語》;“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模仿的是庾信“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紅樓夢》模仿《金瓶梅》;《西游記》、《三國演義》模仿歷代話本;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干脆與果戈里的小說同名;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模仿莎士比亞的劇作《李爾王》。)
清代學者袁枚說過,“蠶食桑而所吐絲者,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蜜者,非花也?!薄凹藿印钡年P(guān)鍵是“變通”,不能照抄照搬復制全文當竊賊,要做到“抑引隨時,變通會適”( 劉思勰《文心雕龍·通變》,下同),“變則其久,通則不乏”。根據(jù)自己文章立意的需要,因時而異、因事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地去剪取精干,移植良材,“望今制奇,參古定法”,“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 陸游《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通過嫁接改造,讓觀點閃光出彩,叫文章渾然天成,即使是神仙也難辨昆仲、難分你我。筆者曾多次借鑒兄弟縣市的公文作品,但被借鑒者后來反而稱贊和借鑒筆者的文章,待窗戶紙捅開后,大家相視而笑
2、觸類旁通——心有靈犀一點通
觸類旁通,就是對文種相同題材不同的公文進行“技術(shù)引進”。精彩的文章處處閃光,我們可以從中借鑒文路,效法布局,學習技巧,引進創(chuàng)新,文雖異而體同,事雖異而理同,情雖異而義同?!芭酝ǘ鵁o滯,日用而不匱”(劉思勰《文心雕龍·通變》)?!芭酝ā钡年P(guān)鍵是“觸”,通過學習別人的文章,要能夠觸發(fā)自己的靈感,開發(fā)自己的潛能,啟迪自己的思路,并由彼及此,發(fā)現(xiàn)共同點,找到共振點,讓思路豁然開朗,叫文章水到渠成。!
1998年,筆者撰寫的《浮光掠影看浙江》,在結(jié)構(gòu)安排和語言風格上借鑒了一篇名為《浮光掠影看北歐》的文章,獲地市級內(nèi)刊好作品特等獎。另一篇《市場探微》,在切題和寫作方法上則借鑒了一篇名為《“五小”探微》的研討文章,也獲得地市級論文特等獎。
有些借鑒文章之所以被讀者“零容忍”,是因為超出了借鑒的范圍,甚至連剽竊都算不上,而是復制粘貼。2008年9月9日,四川巴中市政府下發(fā)的中秋節(jié)放假通知中,竟有一句“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祥和平安的端午節(jié)”,在當?shù)卦斐蓯毫佑绊?,導致四人被問責、三名官員被撤職。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正廳級)張紹倉貪污受賄,法庭上聲淚具下宣讀悔過書,但細心的記者發(fā)現(xiàn),他的悔過書與四川成都貪官朱福忠的悔過書多處雷同,連個人感受也照搬過來,實在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3、融匯貫通——凌云健筆意縱橫
融匯貫通,就是以原創(chuàng)為主的“技術(shù)開發(fā)”工程。要把上下左右融為一體,前后內(nèi)外貫穿自如,做到“盡百家之美,以成一人之奇”。這是“寫”的最難處,也是“抄”的最高境界。融會貫通的過程,也是公文寫作者闡明思想觀念、展示豐富學識和綜合才干的過程,透過公文,可以反映出寫作者的調(diào)查研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柏炌ā钡年P(guān)鍵是“融”, “集眾長歸于我,斯為大為”( 清·邵梅臣《畫耕偶錄》)。要兼收并蓄,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溶鑄良材,汲取精髓,勇于創(chuàng)新,“趨時必果,乘機無怯”(劉思勰《文心雕龍·通變》),從而自樹其幟,打造出極富個性特色的全新作品。
有一位教授說過:“參考一篇文章寫一篇文章是抄襲,參考三篇文章寫一篇文章是模仿,參考十篇文章寫一篇文章是創(chuàng)造
融會貫通,對寫作者來說,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2004年11月,省級文明城市調(diào)研測評,我們反復研閱省級文明城市驗收要求和測評標準,廣泛參考各地關(guān)于省級文明城市測評驗收的匯報材料,認真總結(jié)梳理我老秘網(wǎng)市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經(jīng)驗和成效,綜合考量后,我們認為,外地的那些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起步早、投入大、亮點多,匯報材料四平八穩(wěn),而我老秘網(wǎng)市起步晚、投入有限、亮點不多,匯報材料必須另辟蹊徑。所以,我們摒棄了“動機——工作——成效”的寫作模式,擬定了“收獲——做法——體會——展望”的寫作架構(gòu),把創(chuàng)建的四大收獲強烈表現(xiàn)在先:“建文明城、做文明人”深入人心;“白天整潔、夜晚靚麗”贏得好評;“十大項目、八大工程”再造新城;“三個文明、四位一體”漸成特色。由于匯報材料重點突出、觀點新穎、結(jié)構(gòu)嚴謹,得到省調(diào)研組的高度認可,并稱:從未看到這樣有新意、有特色的匯報材料。
總之,“抄”是一門技術(shù),是一門學問。要抄得適時、抄得得意、抄得順心,抄出特色、抄出新意、抄出個性。切不可“抄”出風波,“抄”出丑聞,“抄”出可笑可嘆的后果。作者:張?zhí)K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