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道士》教學設(shè)計
|合格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著作。 掌握文中一些重點詞語的意義。 把握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老師的設(shè)疑和學生的相互討論來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通過學生的反復誦讀加深學生對文意的理解,培養(yǎng)語感。 通過學生復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領(lǐng)悟故事中蘊含的道理:一個人只有不畏艱辛,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把握故事內(nèi)容,弄清文章線索。 2、難點 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弄清故事引人入勝的原因。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與學互動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讀過《聊齋志異》或看過電視劇《聊齋》嗎?(學生舉手回答)有誰愿意給大家講述其中的一個故事?(指名學生回答) “鬼狐成性格,笑罵成文章”。《聊齋志異》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詩劇,一幅幅水彩畫,經(jīng)常讓研究中國文學的漢學家感到驚奇。它不僅是咱們中國文學的驕傲,還是世界文學當中非常有影響的作品,與《紅樓夢》共同造就中國古代小說的雙峰?!秳谏降朗俊肪褪瞧渲械囊黄茏?。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感受它神奇夢幻的文學魅力。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 走近蒲松齡 《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的作者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舉場中很不得意,滿腹實學,屢不中舉,到了71歲,才考得了貢生,得一“候選儒學訓導”的虛銜。他牢騷滿腹,便在聊齋寫他的志異。 蒲松齡一生熱衷于科舉,孜孜以求出將入相,光宗耀祖,但現(xiàn)實卻是屢試不第,備嘗酸辛,一直被擯斥于仕官門外,“潦倒于荒山僻隘之鄉(xiāng)”。但他的知名度卻大得驚人,數(shù)百年來,不用說讀書人中皆知他的偉名,就是目不識丁的野老村婦以及引車賣漿者流,哪個不知聊齋故事? 蒲松齡出生在一個世代耕讀之家,蒲姓雖然在當?shù)厥且粋€望族,但蒲松齡的祖上幾代都沒有做過官。畢竟是出生于書香門第,蒲松齡自幼就跟著科舉失意棄儒經(jīng)商的父親讀書,他在兄弟四個當中最受父親鐘愛。蒲松齡性穎慧,文冠一時,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應童子試,即“以縣、府、道三第一補博士弟子員”。躊躇滿志的蒲松齡對通過科舉考試來實現(xiàn)人生理想充滿了信心,然而在以后的幾十年里,卻屢試不第。 蒲松齡30歲的時候,應他的朋友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孫蕙的邀請,南下江蘇,做了一年的幕賓。因蒲松齡與孫蕙有同鄉(xiāng)、同學之誼,二人相處融洽,彼此也沒有什么顧忌,孫蕙出外視察災情、河工,或者到府城所在的揚州,蒲松齡時常相隨,使他親眼目睹了寶應一帶嚴重的水災和老百姓的悲慘遭遇及達官貴人不顧人民死活,依舊花天酒地的糜爛生活,窺見了縣府官吏怒如虎狼的兇殘面目和貪贓受賄的丑惡嘴臉。這更增加了他對清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故而他只在此待了一年就懣懣返鄉(xiāng),此后的蒲松齡便在家搜集整理自己寫的小說。1678年,39歲的蒲松齡再赴濟南去應鄉(xiāng)試,又一次落榜后,他懷著郁郁的心情用一年時間把自己寫的400多篇小說整理完畢,定名為《聊齋志異》。 為了生計,40歲的蒲松齡應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兒子畢際有(清順治二年拔貢,曾任江南揚州府通州知府)之邀,開始設(shè)館于王村東一里的西鋪畢家教書,這一住就是30年。在這里,蒲松齡結(jié)識了清初詩壇盟主、新城顯宦王士禎,得到了王士禎的賞識鼓勵和支持,兩人成為了文學上的知己。在畢家,蒲松齡不僅在此閱讀了大量過去難以讀到的書,而且在“小說難登大雅之堂”的世俗偏見面前,畢際有不歧視寫狐鬼花妖小說的蒲松齡,而且還給予極大的支持和贊賞。畢家的綽然堂、石隱園,為蒲松齡提供了馳聘幻想,與友人談?wù)撈媛劗愂潞徒Y(jié)撰狐鬼花妖故事的良好場所。蒲松齡撤帳歸家時,正值古稀之年。這時的蒲松齡家道已臻小康之境,加之四個兒子的勸歸,蒲松齡以年老體弱為由,謝絕了畢家的挽留,歸臥蓬窗,安度晚年??滴跷迨哪贽r(nóng)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終年76歲。在一首詩中,蒲松齡這樣寫道: 落拓名場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頭 腐儒也得賓朋賀,歸對妻孥夢亦羞 這可謂他對自己一生經(jīng)歷與心境的一個概括吧。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xiàn)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xiàn)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于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gòu)情節(jié),沖破現(xiàn)實的束縛,表現(xiàn)自己的理想,解決現(xiàn)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2、指導學生積累生詞 A、重點字的讀音 行(hang) 笈(ji ) 觀(guan) 稽(qi) 重(chong) 樵(qiao) 賚(lai) 給(ji) 盎(ang) 挹(yi) 箸(zhu) 霓裳(ni chang) 餞(jian)杳(yao) 諳(an) 汝(ru) 詡(xu) 逡巡(qun xun) 踣(bo) B、重點詞語的理解 ⑴叩而語(叩:恭敬的問) ⑵陰有歸志(陰:私下里,暗地里) ⑶乃爾寂飲(乃:卻)(爾:如此) ⑷其聲清越(清越:清澈高揚) ⑸烈如蕭管(烈:響亮) ⑹其餞我于月宮可乎(其:表希望) ⑺今閱兩三月(閱:經(jīng)歷,經(jīng)過) ⑻示諳此苦(諳:熟悉) ⑼我固謂不能作苦(固:本來) ⑽歸家潔特(特:遵守戒律) ⑾俄頃,月明輝(頃:很快) ⑿乃于案上取壺酒(于:從) ⒀且囑盡醉(且:并且) ⒁壺酒何能遍給(何:怎么) ⒂已而歌曰(已:過了一會兒) ⒃何術(shù)之求(何:什么) ⒄須眉畢見(見:通“現(xiàn)”,顯現(xiàn)) ⒅門人然獨來(然:通“燃”,點燃) ⒆請師之(師:拜……為師) 3、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學生聽準字音并思考: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主人公是誰? 【點撥】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叫王生的人到勞山拜師學道,由于不愿吃苦,最終學無所成,到處碰壁的故事。主人公是王生。 (2)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之間互相訂正讀音及朗讀節(jié)奏。 4、梳理結(jié)構(gòu) 這個故事生動神奇,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組內(nèi)復述這個故事,好嗎? 【學生活動】學生復述課文并相互補充、評價。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在文中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2)概括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理清文章的線索。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每個段落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你認為可以分為幾部分?主要線索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學生活動】學生找出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進行提煉概括。 【點撥】本文可分為三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及文章的線索如下: 三部分 主要內(nèi)容 文章線索 故事的開端(1) 慕道上勞山 求師學法 (2) 過月余思歸 故事的發(fā)展(3) 看奇法念息 看師演法 (4) 不堪苦辭行 師父教法 故事的結(jié)局(5) 抵家法失靈 演法失靈 (2)這個故事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試說說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學生活動】學生從文中找出能展現(xiàn)情節(jié)曲折離奇的句段,并簡述理由。 【點撥】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 ①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首先表現(xiàn)——奇思妙想的法術(shù)。在“剪紙化月”、“酒飲不盡“、“箸化嫦娥”、“移席月中”“穿墻之術(shù)”的奇思妙想上,這些超現(xiàn)實情節(jié)的大量運用,不僅使情節(jié)更趨復雜,而且給全文蒙上了一層神秘浪漫的色彩。 ②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還表現(xiàn)在——跌宕起伏的寫法。不僅王生學道的整個過程幾經(jīng)曲折,跌宕起伏,而且局部的單個情節(jié)發(fā)展也不是一帆風順,而是一波三折,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情節(jié)變得撲朔迷離。 (3)文章最后一段寫王生演法失靈,極為精彩。這樣的結(jié)果有什么表達效果? 【學生活動】學生各抒己見,全班交流。 【點撥】可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①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諷刺那些不勞而獲、不學無術(shù)的人,其結(jié)果必然空無喜一場、自取其辱。 ②具有一種隱喻意義。做任何事都應不畏艱辛,一步一個腳印,夢想不付出艱辛,不勞而獲,一步登天,最終只能處處碰壁,頭破血流。 (4)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學生在小組內(nèi)內(nèi)討論交流,并將討論結(jié)果板書在黑板上。 【點撥】一個人只有不畏艱辛,才能取得某種成就;夢想不勞而獲,一味投機取巧,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到處碰壁。 (四)總結(jié)反思,拓展延伸 【總結(jié)反思】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xiàn)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xiàn)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于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gòu)情節(jié),沖破現(xiàn)實的束縛,表現(xiàn)自己的理想,解決現(xiàn)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聊齋志異》是一個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shù)才能的集中表現(xiàn)。到了康熙54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窮秀才——蒲松齡出將入相、飛黃騰達的夢想終于成為泡影,而用中國優(yōu)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歷史是公正的!希望同學們課余用心去賞讀這部神奇夢幻的小說 板書: 嶗山道士 故事的開端(1) 慕道上勞山 求師學法 (2) 過月余思歸 故事的發(fā)展(3) 看奇法念息 看師演法 (4) 不堪苦辭行 師父教法 故事的結(jié)局(5) 抵家法失靈 演法失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