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
本病是由于淋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尿道與生殖道黏膜炎癥。本病主要由性交傳播,新生兒也可在分娩時由陰道而感染。男性淋病病人,潛伏期28天。驟起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道分泌物初為黏液樣,迅即轉(zhuǎn)為淡黃色膿性,量多,女性癥狀甚輕,或全無癥狀,但常致不孕,并可播散引起關(guān)節(jié)炎,心內(nèi)膜炎及腦膜炎,結(jié)膜炎等。 一、內(nèi) 治
(一)西藥頭孢曲松25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或大觀霉素2.0克(女性4.0克),一次肌肉注射。 (二)中藥
1.土茯苓50克,萆薢20克,魚腥草20克,益智仁15克,烏藥15克,苦參15克,黃柏20克,黃芪20克,蜈蚣2條(去頭、足),玄胡15克,滑石15克,甘草15克。每日1劑,早晚水煎服,7天為1個療程。 2.蒲公英、板藍(lán)根各30克,夏枯草、澤瀉各15克,土茯苓30克,甘草6克,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3.蒲公英、金銀花各15克,煎湯代茶頻飲。
4.車前草、馬齒莧各60克,煎湯代茶頻飲。
二、外 治
(一)西藥
0.25%氯霉素眼藥水2~4毫升洗尿道口或陰道口。
(二)中藥
土茯苓50克,金銀花50克,白鮮皮15克,威靈仙15克,苦參20克,甘草15克,煎湯沖洗龜頭、尿道口或陰道口,每日2次。
【防護】①杜絕不潔性交是預(yù)防本病的根本措施。②初生兒用硝酸銀滴眼,可防止發(fā)生新生兒淋病性結(jié)膜炎
淋病名方
1.金銀花20g,土茯苓15g,生地15g,知母10g,黃柏10g,萹蓄15g,瞿麥10g,石葦10g,萆薢15g,魚腥草15g,黃芪15g。功效: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主治:慢性淋病。病人有明確的急性淋病史,病程超過2周;尿道有灼熱感或不適感,尿痛感輕微;有晨起尿道口分泌物“糊口”現(xiàn)象。實驗室檢查:尿道口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革蘭氏陰性雙球菌或淋球菌培養(yǎng)陽性,尿常規(guī)檢查可有白細(xì)胞。用法:水煎內(nèi)服,每日1劑,每日分3次溫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
方解:黃芪、生地益氣養(yǎng)陰,健脾滋腎;萹蓄、瞿麥、萆薢、石葦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知母、黃柏苦寒可堅陰瀉火;金銀花、魚腥草、土茯苓清熱解毒除濕。諸藥合用,扶正祛邪,標(biāo)本同治,使得利濕而不傷陰,滋腎而不留邪。本方具有益氣養(yǎng)陰、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之功效。
臨床運用:淋病屬于中醫(yī)學(xué)的“毒淋”、“花柳毒淋”、“淋證”、“白濁”等范疇。急性淋病系由濕熱蘊結(jié)下焦所致,多屬實證;慢性淋病多因急性期誤治、失治所致,邪毒存于體內(nèi),耗傷人體肝腎之陰,濕熱余邪未清,形成虛實夾雜證。本病病位在腎與 膀胱,病因病機主要為腎虛、膀胱濕熱。
隨證加減:腎陰虛加山萸肉、枸杞;腎陽虛加肉桂、仙靈脾;氣血不足加黨參、當(dāng)歸;濕毒偏盛加龍膽草、山梔。臨床常配合外
2.洗方:苦參30g,黃柏30g,百部30g,蛇床子30g,明礬30g。上藥煎湯熏洗外陰,每日2次,早晚各1次,以及時祛除外陰穢濁之邪,同時加強內(nèi)服藥療效。
西醫(yī)治療方案 ;
1.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可擇用:
⑴喹諾酮類藥如:氟嗪酸400mg(女性600mg)一次口服;或氟哌酸800~1000mg,1次口服;或環(huán)丙氟哌酸500mg,1次口服。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兒童及18歲以下少年禁用。
⑵頭孢菌素藥物如:頭孢三嗪250mg,1次肌注;或頭孢噻肟1.0g,1次肌注。
⑶氨基甙類藥物如:壯觀霉素2.0g(女性4.0g),1次肌注。
⑷如當(dāng)?shù)責(zé)oPPNG流行,分離的淋球菌對青霉素敏感,可用青霉素類藥如:普魯卡因青霉素480萬單位 ,1次分臀部兩側(cè)肌注;或羥氨芐青霉素3.0g,1次口服;或氨芐青霉素3.5g,1次口服(或針劑)。為延緩藥物排泄,增加有效血濃度及游離藥量,在應(yīng)用青霉素類藥物時,均應(yīng)同時頓服丙磺舒1.0g。
⑸為預(yù)防合并存在的衣原體感染,用上述藥物治療后,宜用強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連服7天,或用NGU治療方案中的其他藥物。
⑹對上述藥物過敏者,可用強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連服7天(孕婦禁用);或四環(huán)素500mg,口服,每日4次,連服7天(孕婦及8歲以下兒童禁用);或紅霉素500mg,口服,每日4次,連服7天。
2.淋菌性眼炎:
⑴成人淋菌性眼炎: ①頭孢三嗪1.0g,肌注,每日1次,連續(xù)5天;或頭孢噻肟1.0g,肌注,每日2次,連續(xù)5天;或壯觀霉素2.0g,肌注,每日2次,連續(xù)5天。
②如分離的淋球菌對青霉素敏感,可用水劑青霉素G1000萬單位 ,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續(xù)5天。
③生理鹽水沖洗眼部,每小時1次,沖后再用0.5%的紅霉素液或1%硝酸銀液點眼(硝酸銀液點眼后應(yīng)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以防損傷角膜)。
⑵新生兒淋菌性眼炎:
①頭孢三嗪25~50mg/kg(單劑量不超過125mg),靜脈注射或肌注,每日1次,連續(xù)7天。高膽紅素血癥嬰兒,尤其未成熟兒慎用;或頭孢噻肟25mg/kg,靜脈注射或肌注,每日1次,連續(xù)7天;或壯觀霉素40mg/kg,肌注,每日1次,連續(xù)7天。
②如分離的淋球菌對青霉素敏感,可用水劑青霉素每日10萬單位 /kg,分2次靜注或肌注(1周歲以下嬰兒每日分4次)連續(xù)7天。
③眼部處理同成人淋菌性眼炎(但硝酸銀液宜慎用,可白天按時點0.5%紅霉素眼液,夜間涂0.5%紅霉素眼膏)。
④療效不好者,應(yīng)考慮可能有衣原體感染。
3.淋菌性咽炎。
頭孢三嗪250mg,1次肌注;或氟嗪酸400mg,1次口服。氨芐青霉素、羥氨芐青霉素及壯觀霉素對本病無效。 4.淋菌性直腸。
頭孢三嗪250mg,1次肌注;或氟嗪酸400mg,1次口服。氨芐青霉素、羥氨芐青霉素及四環(huán)素對本病無效。 5.兒童淋病。
體重在45kg以上者按成人方案治療,體重小于45kg者按以下方法治療: ⑴頭孢三嗪125mg,1次肌注;或頭孢噻肟25mg/kg,肌注,每12小時1次;或壯觀霉素40mg/kg,1次肌注。
⑵如分離的淋球菌對青霉素敏感,可用:普魯卡因青霉素G10×10 /kg,1次肌注;或羥氨芐青霉素50mg/kg,1次口服。均應(yīng)同時頓服丙磺舒25mg/kg(最大量1.0g)。
6.妊娠期淋?。?
⑴頭孢三嗪250mg,1次肌注;或頭孢噻肟1.0g,1次肌注;或壯觀霉素4.0g,1次肌注。
⑵用上述藥物,療效仍不好者,可能同時存在衣原體感染,可服紅霉素500mg,每日4次,連服7天。
[注]凡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咽炎、直腸炎、兒童淋病及妊娠期淋病,在應(yīng)用以上各種藥物1次劑量不足時,可根據(jù)病情適當(dāng)增加用藥次數(shù)、用量或聯(lián)合用藥。 7.有合并癥淋病(淋菌性輸卵管炎、附睪炎等):
⑴頭孢三嗪250mg,每日肌注1次,連續(xù)10天;或壯觀霉素2.0g,每日肌注1次,連續(xù)10天;或氟嗪酸200mg,每日2次,口服,連續(xù)10天(肝腎功能障礙、孕婦、兒童及18歲以下少年禁用)。
⑵如合并有衣原體感染,在上述治療后宜繼續(xù)服強力霉素100mg,每日2次,連服15~21天;孕婦用紅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連服15~21天。
8.播散性淋?。?
⑴頭孢三嗪1.0g,每12小時靜注1次,5天后改為250mg,每日肌注1次,連續(xù)7天;或頭孢噻肟1.0g,靜注,每8小時1次,5天后改為1.0g。每日肌注1次,連續(xù)7天。
⑵淋菌性腦膜炎或心內(nèi)膜炎用頭孢三嗪1~2g,靜脈滴注,每12小時1次。前者療程約2周,后者療程至少4周。
(三)、判斷治愈標(biāo)準(zhǔn)
治療結(jié)束后1~2周復(fù)查,在無再次不潔性接觸情況下,符合如下標(biāo)準(zhǔn),可判治愈: 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且尿液清晰不含淋絲;從患病部位取材(包括前列腺按摩液、宮頸分泌物),做涂片和培養(yǎng)檢查球菌連續(xù)2次陰性 淋證 淋證是指小便頻數(shù)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病證。西醫(yī)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結(jié)石、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可參照本證 3.實驗室尿液檢查,可見異常;x線攝片,可發(fā)現(xiàn)泌尿系統(tǒng)結(jié)石等。 若尿血者,加小薊、藕節(jié)各30克,生地黃15克。兼發(fā)熱者,加蒲公英30克,黃柏、大黃各12克。病久氣虛者,加黃芪20-30 【方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