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克家簡介
曹克家(一九○六——一九七九)號汝賢。 一九二四年畢業(yè)于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染織專業(yè)一九三三年畢業(yè)于北平國立藝專國畫系。從事過染織廠技師,美術教師等職。一九三七年轉為專業(yè)畫家,以賣畫為生。一九四三年加入中國畫學研究會。一九四六年加入故都文物研究會。一九四九年加入新國畫研究會。一九六二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七九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yè)部工藝美術局任職,從事藝術工作。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nèi),國際美術展覽,并多次被國內(nèi)外美術刊物刊載,介紹。曾著有《怎樣畫貓》和《宋瓷紋樣》兩書。
畫家曹秒(曹克家之子)在《榮寶齋畫譜—曹克家工筆貓》中作的內(nèi)容簡介
家父曹克家,號汝賢,一九○六年生于北京,一九七九年病逝。他出生于書香世家,其父曹渡為清朝進士,曾任陸軍部員外郎,對書畫也很有研究。由此對他也產(chǎn)生了較深的影響,他先后畢業(yè)于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染織專業(yè)和北平國立藝專國畫系。
畢業(yè)后為專業(yè)畫家,同時廣泛涉獵中國工藝美術并進行研究,著有《宋瓷紋樣》一書。他一生對多種藝術進行過研究實踐,但有趣的是在繪畫方面他又是非常專一的,一生都致力于創(chuàng)立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工筆動物畫技法。由于于不斷地探索實踐,其畫法風格逐漸達到了完美的程度。他早期曾用工筆技法畫過貓、虎、猿、鹿及小熊貓。
從繪畫實踐中他認識到畫工筆貓最能充分表現(xiàn)出他的自己的筆法風格,用這種筆法畫出的貓,形象生動傳神,毛色濃淡相間,層次豐富多變,產(chǎn)生逼真的質感效果。由此在繼隨發(fā)揚傳統(tǒng)繪畫技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工筆畫風格。他所著《怎樣畫貓》一書,自五十年代至今數(shù)次丙版,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補景方面,他也是很講究的,不管是和齊白石,陳半丁前輩,或是和學友王妻濤的合作,還是家父獨為,都可達到景物交融,動靜益彰,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從中國畫的主人從,虛實,照應,對比的要求來看皆無懈可擊,充分達到了一種清靈脫俗,盡善盡美的境界。這些作品無疑是中國畫藝術中的繪畫精品,為后人提供了學習,借鑒的范本。
(網(wǎng)摘評論)曹克家工筆畫貓
買的舊書攤在桌上,貓們躍上桌子,在書邊這里聞聞、那里嗅嗅,似乎已體察出每本閑書的來處都不盡相同,那舊日主人和書房的味道還深藏在故紙堆中。盤恒一陣,貓便懶懶展開身體,伸爪擦臉、洗頭,蜷曲書堆邊打起盹來。不多時便手足攤開,睡得窮形盡相,無所顧及。貓是如此放松自得,夜是如此寧和沉靜,誰還會再思想人世的煩躁、紛爭?
燈下看的,是徐悲鴻四九年所繪的貓。黑白的雄貓,彎曲脊背走在怪石的邊上,額頭上的兩塊花紋有如兩道濃眉,“濃眉”下一雙怒睜的眼睛,這貓虎據(jù)龍藏的行著,伸出的利爪鐵筆銀鉤,尾巴警惕的半曲搖擺,右上角題“靜文愛妻存”。又有一張右上角有“悲鴻”簽名的撫貓人像,是一位穿著暗紅色旗袍的中國少婦,抱著一只白色的波斯貓,少婦一手抱貓、一手輕輕捏住白貓的爪子,白貓的尾巴蓬松如雞毛撣子,任少婦捏住爪子也毫不反抗,靈巧溫存,那少婦身后露出一個男人人頭,貌似青年徐悲鴻,這張白貓與婦人的圖繪于二十年代的巴黎。兩張貓圖繪制時間,相隔約二十年。徐悲鴻二十年前所繪的貓,意態(tài)懶慢,于靜穆中似有所思,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疑幻;二十年后所繪的貓,挺立在一派疏淡林木、濃重怪石之間,貓的神態(tài)警惕而兇猛,下筆寫意。無論是巴黎時期的油畫,還是二十年后的中國水墨畫,涂畫貓身時貓毛只以深淺不同的色塊表達,筆觸以豪邁粗細入微居多?! ?nbsp;
畫貓最為精細入微的是已故北京畫家曹克家先生,先生畫貓全用工筆。自古畫工筆鳥獸的皮毛都是一筆一劃而組成,無論是宋元畫花鳥的徐崇嗣、宋徽宗,還是畫走獸的趙子昂、明代的明宣宗,清代朗世寧,都是用細筆一根一根畫成。曹先生認為這種根根見肉的工筆傳統(tǒng)畫法,只合畫大型的飛禽走獸,若是運用到一尺左右的家貓身上,則很難體現(xiàn)皮毛的柔軟。曹先生苦心鉆研,將原本用于山水的破筆施毛、層層加色的畫法運于畫貓,所繪之貓毛色濃淡相間,層次豐富多變,富有逼真的質感,開一代畫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曹先生畫貓的技藝已經(jīng)是名聞全國,他應蘇繡研究所之約來到蘇州,五名大師級的蘇繡高手同時拜曹先生為師。畫家、繡工共同觀察貓的習性、動態(tài),研究繡貓的要領,使繡貓的技藝達到了一個飛躍?! ?nbsp;
蘇州刺繡中“小貓”是傳統(tǒng)題材,蘇繡繡貓是用施針由淺至深,根據(jù)絲理分層加繡的施毛技法,此技法便是師承曹先生破筆層層繪貓的方法?! ?nbsp;
曹克家先生所開創(chuàng)的破筆層層畫貓方法,講究的是每筆上下左右銜接、每一筆都從上一筆中畫出來,下邊的筆劃的起筆壓著上面筆劃的住筆,由淺而深的把顏色畫上去。這樣的筆法如同蘇繡里的“搶針”。不再是前人所繪花鳥猛禽中的“根根見肉”,而是“肉出根根”。一副畫作盡善盡美,只是在技法上努力無作到懈可擊。要有收放自如、高雅清逸的氣韻,就必須在“守拙、自然”上下苦功。曹先生畫貓運筆隨心所欲,講究用禿筆、生紙(既舊紙),用這樣紙筆畫出來的貓,氣韻生動又有古拙渾樸的風味。
曹先生筆下的貓們活潑精靈、人見人愛。它們或觀風、或觀鳥、或聞聲、或對峙、或滅蝗、或生畏,待捕,眼中窺視、驚疑、憐憫、自在的諸般神情俱是絲絲如微。曹先生認為貓的動、靜取決于眼睛,因為貓的精神完全貫注在雙眼之中。即使是畫貓的背影,也要意識到其目光的內(nèi)在存在,考慮貓注視著哪里?!把劬Φ暮脡臎Q定全貓”。曹先生無論畫什么顏色的貓眼,都考慮到瞳孔迎光處那一小小白點以表示光線。貓眼的晶瑩通透,有如“水里一樣”?! ?nbsp;
曹先生在在補景方面很講究,他配景只限于園林的景,不用山水的景。齊白石、陳半丁、王雪濤等大家都曾為曹克家的貓補景,皆是動靜益彰、疏密有致、層次分明。他們或曹先生自己所繪的補景,一藤一花,一草一木,都極盡工筆之能事,除貓畫得精致及有神韻外,畫作作為一個整體也是一幅很好的工筆畫?! ?nbsp;
曹克家生于一九O六年,卒于一九七九年。其父曹渡為清朝進士,曾任陸軍部員外郎。先生一生著有《怎樣畫貓》和《宋瓷紋樣》兩書?!对鯓赢嬝垺罚ú芸思抑?,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4月一版五?。?/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