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講臺,不管你準備了多少演講內(nèi)容,最初的30秒都是最重要的。”演講學家卡耐基說。的確,精彩的開場白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提升聽眾對演講的期待度,融洽演講者與聽眾的關系。可以說,做好開場白,是演講者的一門“必修課”。
1862年,美國著名黑人律師約翰·羅克勤在一次聽眾都是白人的演講會上,作了一場“解放黑人奴隸”的演說。一上臺,他就笑著自嘲:“女士們,先生們:我來到這里,與其說是演說,還不如說是給這一場合增添一點點‘顏色’……”此言一出,臺下聽眾哈哈大笑,緊張的氣氛立馬緩和下來。
這一開場白風趣而頗具深意,其所引起的笑聲瓦解了聽眾因種族差異造成的敵對情緒,融洽了演講者與聽眾的關系,也使嚴肅的話題變得輕松自然,收到了“一箭三雕”之效。
臺灣作家李敖曾造訪北京大學,面對滿堂師生進行演講。一開講,他便說道:“今天來演講,我沒帶講稿。記得羅馬教皇說過:‘演講的時候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記不住,如果演講者自己都記不住,又怎么能讓聽眾記???這樣,演講就失敗了’?!闭f到這里,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李敖掀開西裝上衣,向大家展示:“大家看,沒有稿子,也沒有小抄?!贝伺e引起了一片笑聲。李敖很快接著說:“但你們不要以為我很有信心,我也很害怕。我最害怕四種人,一種是根本不來聽演講的,一種是聽了一半去廁所的,一種是去了廁所永遠不回來的,一種是聽演講不鼓掌的?!崩畎皆捯粑绰洌瑢W生們就已樂翻了天,掌聲隨之響起。
李敖的這一開場白設置了兩個懸念:一是說自己沒帶講稿,一是說演講害怕四種人。這兩個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激發(fā)了聽眾的好奇心,吸引著聽眾的注意力,使其對演講產(chǎn)生期待,再加上引證、排比和肢體語言的輔助,制造出一連串的“笑”果,讓聽眾興趣盎然。
1938年,陳毅率新四軍在浙江開華縣華埠鎮(zhèn)休整,當?shù)乜谷战M織召開歡迎大會。主持人大聲說:“我們首先請陳毅將軍講話,大家歡迎!”陳毅登上臺,順勢接過了主持人的話頭:“我叫陳毅,耳東‘陳’,毅力的‘毅’。剛才主持人稱我為‘將軍’,實在不敢當。我現(xiàn)在還不是將軍,當然叫我將軍也可以,我是受全國老百姓的委托,去‘將’日本鬼子的‘軍’。這一‘將’,直到把他們‘將’死為止……”
陳毅信手拈過主持人稱他為“將軍”這個話頭借題發(fā)揮,采用偷換概念的方法,巧妙地把軍銜“將軍”替換為下象棋的“將軍”,結合當時的抗日形勢,借用“將軍”這個話題,把主持人恭維自己的話轉變?yōu)橄蚩谷哲娒褡髁艘淮尉实目谷招麄骱蛣訂T,充分展現(xiàn)了他敏銳的思維和高尚的愛國情懷,抓住了聽眾的心理,點燃了聽眾的愛國熱情,鼓舞了軍民的抗日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