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小學的時候特別喜歡我們班體委。
那時候對于男女有別并不十分清楚,但自己心里卻覺著什么都明白。
小學三年級之前我倆最愛玩兒的就是掰腕兒,他一次都沒贏過我。
而在上了三年級之后,他居然開始越來越比我高,掰手腕我也再沒真正贏過,
每次都是他讓著我,裝作沒勁兒輸給我。
我媽還說,上二年級的時候家長會,我倆是引導員,
說當時就看倆小人兒差不多高摟著肩膀就走過來了(他摟著我……)
(可我壓根兒不記得這回事兒了。)
當時覺著,這就是愛情吧?
結果三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他得了腦炎休學了。
聽周圍人說這是很嚴重的病,當時我的小心肝啊,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心痛。
有次偷偷在家里傷心,九歲的我的理性愛情觀就初顯端倪,我就問自己:
你愛他嘛?
就算他生了嚴重的病也愛他嘛?
就算一輩子只愛一個人也愛他嘛?
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自己對著書桌使勁點頭的信誓旦旦模樣,
可事情哪兒有那么童話,甚至都不是我移情別戀喜歡上別人了。
結局是,四年級的時候他恢復的很好回來繼續(xù)上學,
可我忽然發(fā)覺,我一點都不愛他了。
那種就算一輩子只愛他一個人也沒關系就算他生重病也沒關系的愛,
一點都沒了。
我看他,只是一個比我高很多的有點吵的男孩而已。
九歲的愛情,是不是很像個笑話?
如果我告訴你,再過十幾年也會是這樣,你會相信我嘛?
大概很多人不會吧。
二朋友給我講了這么一件事:
有天她和男朋友一起去看展覽,回來的路上男朋友感慨女孩的見識和學術素養(yǎng),
最后說了句:幸虧你沒考上復旦,不然我就遇不到你了。
女孩當時想也沒想就說:我還是想考上復旦?。?br>男朋友那一路上就再沒搭理女孩。
“其實,我的意思是,就算不遇到他,我去了另外的環(huán)境,也會遇到另外的人?!?br>女孩在和我商量怎么哄自己的男朋友。
我一聽幾乎要氣樂了:“你這還不如不解釋呢!”
“不是不是,”姑娘忙接著說,
“我并不是不愛他,我的意思是,不能取代的不是我遇到他這件事,
而是我們之后的相處感情,是他是我的男朋友這件事啊。
我就是不認為一定要非這個人不可,
是時間、相處、信任才造就了長久的親密關系,
而不是一定非要遇到誰?!?br>
三收到許多許多的信件,說的都是:
“小昭,我就是離不開他,怎么辦?”
“誰也取代不了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我以后該怎么去愛別人?”
面對這些對我信任到訴說私事的姑娘,我真是又心疼又無奈,讓我怎么說好呢?
沒有誰是真的不可取代,
也沒有什么人是離了就不能活,
我們往往都過高估計了自己的情緒,如同我在九歲時的信誓旦旦。
可等到時間過去再回頭一看,
當初念念不忘的,似乎,也就那樣吧。
而“也就那樣”,比起“完全不再是那樣”,已經(jīng)是強了許多。
并非說不應該對愛執(zhí)著,
而是覺著,沒必要那么偏執(zhí),
當你明知道不可得,而卻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時候,
不妨想想遇到這個人之前你的生活,不也是照樣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嘛?
沒有誰是不可取代。
尤其是,不在身邊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