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最近對火車比較感興趣,談起中國的鐵路就難免不提起當年日本在中國建立的“滿鐵”,滿鐵名義上是個鐵路公司,其實就是日本人當時用來掠奪東北資源的工具。對于這個我只說這么多,我今天說的是個機器,不管它是用來干什么的,是哪個國家制造的。但它代表這當時的工業(yè)水平。代表當時工業(yè)水平的就有我將要介紹的亞細亞號列車,為此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些資料和照片,首先感謝原作者。然后告訴他們我沒用那些東西掙錢。 停在長春車站的亞細亞號列車 關于滿鐵: 南滿鐵路原來是中國東北的一條鐵路。原屬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東鐵路南下支線(哈爾濱至旅順)的長春至旅順段。1897年8月與中東鐵路干線同時動工,自旅順向北、自哈爾濱向南同時鋪設,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車。屬于寬軌鐵路。 日俄戰(zhàn)爭期間,中東鐵路支線旅順至公主嶺段被日軍占領,改為與日本國內相同的窄軌軌距(1067mm)。當時所使用的機車有部分后改建為標準軌距后被賣至臺灣,供當時興建中之縱貫線鐵路使用(當時被編為80號型,戰(zhàn)後改稱為CK80型)。1905年日俄《樸次茅斯和約》規(guī)定以長春寬城子站為界,以南的鐵路交給日本,改稱為南滿鐵路 “亞細亞”號特快列車(あじあ號),日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所屬的著名列車。1934年至1943年運營于南滿鐵路長春(新京)至大連區(qū)間,1935年9月1日運營區(qū)間向北延伸至哈爾濱。 1934年(偽滿康德元年)3月1日,特快“亞細亞”號首次運行,創(chuàng)造了以7個半小時跑完長春(新京)到大連間701.4公里的紀錄,途中停車只有大石橋、鞍山、奉天、四平4個車站?!皝喖殎啞碧柕臓恳龣C車為天藍色,客車為茶色,車的整體為流線型,座椅為電紐自動式,備美式空調裝置。 行駛中的亞細亞號列車 滿鐵將“亞細亞”號定為“特急”快車。列車編組為6 節(jié)車廂,機車之后為行李車、兩節(jié)三等車廂(定員88人)、餐車、一節(jié)二等車廂(定員68人)和一節(jié)流線型頭等展望車(定員48人)。共有兩組列車,每日上午由長春(新京)和大連對開,完成大連至長春(新京)間701.4 公里的運營里程,所需時間為8 小時30分(中途不停車),平均運營速度為85公里/ 小時(當時日本的特快時速為70公里)。機車的最高測試時速為130 公里/ 小時,遠遠領先于最高時速95公里的日本鐵道省的機車。
牽引“亞細亞”號的太平洋7型(當時叫"啪西那"、pashina)機車作為當時世界上時速最高的蒸汽機車之一,動輪直徑兩米,車頭外部呈流線型,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會社車輛廠制造9臺,由大連沙河口滿鐵車輛廠組裝3臺,全部服役在中國東北,抗戰(zhàn)勝利后成為中國人民的戰(zhàn)利品?!皝喖殎啞碧枲恳龣C車(SL-7)現存2臺:751號、757號,現被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和大連鐵路部門收藏。 “亞細亞”號快車舒適快捷,多服務于日偽的達官顯貴。由于太平洋戰(zhàn)爭局勢惡化,“亞細亞”號于1943年2 月停止運行。一列車廂在蘇軍占領中國東北時被運往蘇聯(lián),另一組列車留在中國。 以上三張是現在在沈陽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收藏的751號,具體該車是哪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