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撫養(yǎng)教育過程中無疑會遇到很多令家長很不解的事情,有時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或者做某件事辦錯了,甚至給家里惹了禍的時候,家長該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教育管教孩子,對于這些很明顯的兒童心理的把握讓很多家長左右為難。是打?是罵?好言相勸?其實關于這些問題,教育專家早有論斷,在重壓之下的孩子心理極其脆弱,引導不當容易入歧途,所以交流方法很關鍵。具體請看以下的報道。
輕易不要對孩子實施棍棒政策?!坝衅涓副赜衅渥印保诖蛄R中成長的孩子容易情緒不穩(wěn)定、自卑,很多時候還充滿敵意。原因之一是他們從小就見證父母“挫折——攻擊”的情緒反應模式,受挫時心中的憤怒就用攻擊的方式來做處理。 不管孩子捅了多大的漏子,作為家長的首先不能激動可,要平和的和孩子交流。示范給孩子看,面臨壓力的時候,可以波瀾不驚。當孩子沒考好,不必如臨大敵,否則孩子對事情的詮釋也會被父母這種情緒影響,認為“考得差,就像世界末日到了?!备改缚梢孕钠綒夂透⒆诱f,“考試就是對自己學習的檢查,對自己匯報就可以了”。 夫妻之間的矛盾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解決,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以打鬧解決。夫妻之間發(fā)生矛盾,應用平靜、理性的方式來討論,如果遇到一些適合孩子討論的話題,也可讓孩子加入討論。如果一時做不到夫妻間心平氣和地討論,那就切記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 關于兒童心理的正確引導,也許有的家長會抱怨,孩子的心理怎么弄的明白。其實這是典型的缺乏對孩子教育的基本常識,缺乏對孩子心理的足夠了解。只要弄清了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就能很容易走進孩子的心理,從而合理的吧問題給解決了,而以上專家的介紹無疑可以滿足家長對其常識的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