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壺熱水,倒進腳盆,再往凳子前一放,就可舒舒服服地做次足浴保健。近來氣溫直降,現(xiàn)在聊泡腳的話題也正是時候。正確泡腳勝過諸多補藥。 “泡腳”又稱為“足浴”,原理是通過熱水的溫度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暢通經(jīng)絡,改善新陳代謝,進而防病保健。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博士楊敏老師介紹,泡腳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水溫不宜高過45℃,感覺微燙為好;二是泡腳的時間不能過長,15到20分鐘即可。 泡腳有哪些好處?醫(yī)生介紹,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wěn)等一系列不適癥狀者,可在熱水泡腳后搓腳心10-20分鐘,直至發(fā)熱,會感到神清氣爽。 楊敏老師提醒,泡腳的防病保健功能全在一個“泡”字。開始泡腳時,先倒入少量熱水,沒過足背,然后,隨水溫降低,逐漸添加熱水,保持水溫,直至雙腳變紅,全身有熱感,微微汗出即可。泡腳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腳盆勿用金屬盆,另外,腳部皮膚感染者、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發(fā)熱期、嚴重心腦血管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泡腳。泡腳治病選藥需謹慎 泡腳主要是起理療保健作用,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喜歡按照配方在泡腳水中加入中藥,以圖起到治療的作用。楊敏老師介紹,中藥泡腳對很多疾病的治療,的確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希望通過泡腳中加中藥來治療疾病,最好能夠咨詢醫(yī)生,根據(jù)自身情況,慎選用藥。 最后,推薦一些家庭常用的泡腳小偏方:1、鹽泡:加入兩大匙鹽,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的效果;2、姜泡:加入幾塊打扁的姜,姜有散寒、除濕的作用(來月經(jīng)的女性適用);3、酒泡:加入一瓶米酒,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4、檸檬泡: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5、醋泡:加入3大匙的白醋,滋潤皮膚,治療腳氣。 |
|
來自: 3gzylon > 《養(yǎng)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