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兩百多年前,為什么派自己的守山大神到自己的觀音禪院呢?
這個要分兩步來說,我們先了解一下:守山大神(黑熊精)來到觀音禪院后,為什么要和金池長老交友,還傳他養(yǎng)神服氣之術(shù)呢?
金池長老有個特點:愛虛榮,非常講究表面上的光彩!也可以說:嗜寶如命!
他的穿著是這樣的: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身上穿一領(lǐng)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云星。
金池長老的僧帽,鑲的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貓睛石;僧衣以細小的翡翠鍍邊;僧鞋上聚集佛門八寶圖案;手杖嵌滿發(fā)光之物!
當唐僧來到觀音禪院后,金池長老出現(xiàn)了,老僧道:“適間小的們說東土唐朝來的老爺,我才出來奉見。
這里要注意,金池長老是聽說來了東土唐朝的老爺,才出來奉見的!原因呢?
金池長老出現(xiàn)后,先叫獻茶。有一個小幸童,拿出一個羊脂玉的盤兒,有三個法藍鑲金的茶鐘。又一童,提一把白銅壺兒,斟了三杯香茶。真?zhèn)€是色欺榴蕊艷,味勝桂花香。
三藏見了,夸愛不盡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爺乃天朝上國,廣覽奇珍,似這般器具,何足過獎?老爺自上邦來,可有什么寶貝,借與弟子一觀?
金池長老出來見唐僧的原因比較簡單,是因為他相信東土唐朝來的有寶貝!
結(jié)果孫悟空拿出了袈裟,金池長老因嗜寶,放火行兇,要燒死唐僧師徒。孫悟空知道后,到南天門借來廣目天王的辟火罩,罩住了唐僧與白馬、行李,他卻不去救火,還喚風(fēng)發(fā)火,火燒觀音禪院。而這火在孫悟空的相助下驚動了黑熊精!
第十六回:妖精大驚道:“呀!這必是觀音院里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好妖精,縱起云頭,即至煙火之下,果然沖天之火,前面殿宇皆空,兩廊煙火方灼。
他大拽步,撞將進去,正呼喚叫取水來,只見那后房無火,房脊上有一人放風(fēng)。他卻情知如此,急入里面看時,見那方丈中間有些霞光彩氣,臺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他解開一看,見是一領(lǐng)錦蝠袈裟,乃佛門之異寶。正是財動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著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徑轉(zhuǎn)東山而去。
這里我們得出幾點;
1:黑熊精和觀音禪院有感情,發(fā)現(xiàn)禪院起火后是大驚,還怪和尚不小心,并且去救火!
2:黑熊精發(fā)現(xiàn)這火是有人在放風(fēng)相助的,他就情知如此,火也不去救,直入方丈室。也就是說:黑熊精知道這火是有人在放風(fēng)相助后,他就知道方丈室有寶了!
3:黑熊精是急入方丈室。直接找的是臺案上的包袱,結(jié)果拿了錦蝠袈裟走人!也就是說:黑熊精拿走錦蝠袈裟這件事,要比觀音禪院被燒來得重要!
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守山大神(黑熊精)之所以和金池長老交友,還傳他養(yǎng)神服氣之術(shù),是因為金池長老的貪(嗜寶如命)!由于金池長老的貪,才有孫悟空的賣弄寶貝!由于孫悟空的賣弄寶貝,才有金池長老的放火行兇!結(jié)果黑熊精拿到了錦蝠袈裟!
這就是觀音兩百多年前,派自己的守山大神到自己的觀音禪院的第一步:拿走袈裟!
黑熊精拿走袈裟后,孫悟空來到黑風(fēng)山,和黑熊精來了個三翻戰(zhàn)!
第一戰(zhàn):黑熊精與行者斗了十數(shù)回合,不分勝負。漸漸紅日當午,那黑漢舉槍架住鐵棒道:“孫行者,我兩個且收兵,等我進了膳來,再與你賭斗。那怪虛幌一槍,撤身入洞,關(guān)了石門!卻說行者攻門不開,也只得回觀音院。
第二戰(zhàn):他兩個從洞口打上山頭,自山頭殺在云外,吐霧噴風(fēng),飛砂走石,只斗到紅日沉西,不分勝敗。那怪道:“姓孫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來,與你定個死活,這黑漢又化陣清風(fēng),轉(zhuǎn)回本洞,緊閉石門不出。
行者卻無計策奈何,只得也回觀音院里,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兒,只戰(zhàn)個手平。
第三戰(zhàn):孫悟空變化成仙丹,觀音變化成凌虛子(蒼狼精),孫悟空進入黑熊精的肚子里,菩薩現(xiàn)相,問妖取了佛衣,行者早已從鼻孔中出去。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
從這三戰(zhàn)來看:黑熊精只要關(guān)了門,孫悟空就攻不進去了!觀音來了也沒有交戰(zhàn),直接用了箍兒,黑熊精就降伏了!
那么黑熊精到底有多少實力?不清楚!孫悟空說:只戰(zhàn)個手平!
這也是觀音兩百多年前,派自己的守山大神到自己的觀音禪院的第二步:戰(zhàn)個平手!
現(xiàn)在回過看:黑熊精原是觀音伽山后的守山大神,人家要是來拜訪觀音肯定是走前門的,這是禮貌,也是尊重!
那么伽山后的守山大神基本上就沒人知道,而他又是在兩百多年前下界的。因此他的身份對于道教來說:比較神秘!或者說:名不見經(jīng)傳!默默無聞!
現(xiàn)在就比較清楚了,觀音派自己的守山大神下界的目的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只能和名不見經(jīng)傳的黑熊精打個平手,孫悟空不再強大了!
也就是說:取經(jīng)隊伍在道教(六丁六甲)監(jiān)視下,是個不強大的隊伍!
這也是取經(jīng)的第一步:“孫悟空的弱化”!或者說:隱藏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