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又名“婆羅多”,得名于印度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十億人口以及上百種語言。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又有“電影王國”之譽,曾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印度的古堡陵園,著名的有紅堡、胡馬雍陵、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藝術的最高水準。這里有多姿多彩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繪畫,是研究印度古代文化藝術的絕佳之地。 印度古堡 ![]() 遙望泰姬陵 泰姬陵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巍峨而精美,如藍天下的一朵白色蘑菇云,又如一座凜然的雪山,在午后的陽光下閃爍著圣潔的光芒。這是一個印度國王為紀念其去世的愛妻而建造的一座陵寢…… 遙望泰姬陵 去印度,當然要去看看泰姬陵。 泰姬陵坐落在阿格拉。從新德里坐車去阿格拉,不到兩百公里路程,花了將近四個小時。沿途沒有特別的風景,經過一些小鎮(zhèn),可以看到衣著鮮艷的印度人在路邊擺攤、閑逛、大聲喧嘩,孩子們在車窗前舉手晃動著不知名的食品向車上的人兜售。女人頭頂著水罐行走在樹蔭下,優(yōu)美如舞蹈。不時可以看到自由散漫地臥在路邊或者悠閑散步的牛,也有大象,步履穩(wěn)健地在路上行走,它們是印度人溫順的坐騎。 ![]() 攝影/關志成 阿格拉是印度最重要的旅游城市,擁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泰姬陵和紅堡。進入阿格拉時,這里的情景令我吃驚。這竟然是一個破舊臟亂的城市,汽車經過市區(qū),只見歪斜的商鋪,喧鬧的人群,馬車、羊群混雜在一起,更有黑色或者黃色的牛三兩結隊,昂然從集市中走過,旁若無人。陪同的印度青年對我說,阿格拉城里很亂,晚上他也不敢去那里。然而偉大的泰姬陵就在這座城市的側畔?,F(xiàn)代的嘈雜粗陋,襯托著古時的精美恢弘。 泰姬陵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巍峨而精美,如藍天下的一朵白色蘑菇云,又如一座凜然的雪山,在午后的陽光下閃爍著圣潔的光芒。這是一個印度國王為紀念其去世的愛妻而建造的一座陵寢,一座伊斯蘭風格的巨大建筑,被認為是人類的建筑奇跡之一。在很多人眼里,它是永恒愛情的象征。印度五世國王的愛姬病重彌留時,悲痛的國王許諾,將在她離開人世后為她建一座絕世無雙的最美的陵墓。愛姬病逝,國王便開始實踐對亡妻的諾言,舉全國之力大興土木開工建陵。當時的印度,國力雄厚,然而建這座陵墓,絕非平常之事。國王令下,全國動員,設計、采辦、運料、施工,工程浩繁,猶如秦始皇建長城。這位國王在位時,建造泰姬陵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巨大的施工現(xiàn)場,每天有五千個工人在勞作,工程延續(xù)了整整二十年,無數(shù)人為之流汗流血,甚至喪命。當泰姬陵完工時,見到它的人都驚呆了,天地間聳立起的這座純白色的巨大建筑,端莊、宏偉、神秘,集圣潔和華麗于一身,它的美震撼了所有人。泰姬陵用數(shù)以萬噸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穹頂主體,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彩色大理石鑲嵌墻上的花飾和可蘭經文。陵寢周圍巨大的方形平臺和階梯,也用白色大理石鋪就。瞻仰陵寢的人們赤腳走上臺階,經過平臺,仿佛是一步一步進入一座純潔的白玉之山。陵寢的方形平臺四角建有四座立柱形高塔,塔頂也有圓形穹頂,和巍峨的陵寢主樓渾然一體。陵寢平臺兩側有兩幢對稱的紅色建筑,右側為清真寺,左側為昔日賓館。在這兩幢紅色建筑的襯托下,更顯出主體陵寢耀眼的潔白。國王兌現(xiàn)了他的諾言,為亡妻建造了一座獨一無二的偉大陵寢。這恐怕是有史以來人世間成本最高、代價最大的愛情紀念。 ![]() 攝影/關志成 我參觀泰姬陵時,向陪同的印度朋友提了一個問題:泰姬陵的設計者是誰?在介紹泰姬陵的資料上,沒有看到有關設計者的文字。印度朋友告訴我,設計者是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波斯建筑師,他不僅設計了泰姬陵,還親自參與了整個建筑過程。泰姬陵建成后,他得到的獎賞是被國王砍去右手,為的是不讓他再有機會設計相同的建筑。而穆罕默德面對自己設計的這座美麗建筑,坦然受刑,覺得死而無憾。做為建筑師,能有機會把美妙的夢想變成現(xiàn)實,是莫大的幸福。泰姬陵建成之后,歷史記載中再沒有出現(xiàn)過有關這位偉大建筑師的只字片言,很多人認為,是國王殺害了他。失去手臂的設計師,并沒有失去設計的能力,國王擔心他再為別人設計相同的建筑,這樣,就好破壞他對亡妻的承諾。尊貴的帝王之諾與一個平民的生命相比,孰輕孰重,那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偉大的設計師,竟成為自己設計的陵寢的殉葬品。 我無法證實這個故事,但我相信這不會是好事者的杜撰。如今的參觀者,都稱道國王和泰姬的愛情,以為這宏偉的建筑便是人間情愛的象征。有誰還記得這位穆罕默德,記得這位用生命設計了泰姬陵的天才建筑師?泰姬陵上,沒有他的名字,人們津津樂道著帝王和妃子的愛情,卻忘記了這位偉大的建筑師。我想,在泰姬陵前,應該為穆罕默德塑一座雕像,讓他揮動著那只沒有手掌的右臂,向每一個來這兒的游人講述他的故事。 ![]() 攝影/關志成 關于建造了泰姬陵的這位國王,史書上有詳盡的記載。他為亡妻建成陵寢之后不久,他的兒子便篡權奪位,把他趕下了臺。建造泰姬陵,幾乎耗盡國庫,造成饑荒蔓延,民怨沸騰,這也為兒子篡位提供了理由。被廢黜(chu)的老國王被關在離泰姬陵幾公里外的紅堡中,他向新國王提出一個要求,希望在自己囚室的窗前能遠眺泰姬陵,兒子滿足了他。我去紅堡參觀時,印度朋友把我?guī)У疆斈昵艚蠂醯哪莻€房間。說是囚室,其實是豪華宮殿中寬敞的一間,墻上的窗戶正對著泰姬陵的方向。幽禁此地的老國王遙望亡妻的陵墓,會有什么聯(lián)想呢?雖然泰姬陵離這里不遠,卻似遙隔天涯,可望而不可及。對他來說,建造陵寢、遙望陵寢的時光,比他和泰姬陵共同度過的歲月,不知要漫長多少倍。 紅堡是昔日皇宮,宮殿外墻多用赭紅砂石砌成,遠望一片紅色,故得名。我登上紅堡時,正是日暮十分,殘陽如血,染紅了地平線上默默矗立的泰姬陵。從囚室窗戶看出去,泰姬陵猶如盛開在天邊的一朵巨大花朵,也如大地上蹲伏著的一頭紅色巨獸,更像是天外來客,遙遠而神秘。在我的冥想之中,遙遠的地平線上,永遠徘徊著兩個幽靈:一個是陵寢主人的丈夫,那位在紅堡囚室中郁郁終老的國王,他只能孤獨地遙望著泰姬陵;一個是被砍斷手臂的偉大建筑師穆罕默德,他或許會追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傾聽他們對自己作品的評論,在連綿不絕的驚嘆聲中,他或許會欣慰的一笑。 ![]() ![]() ![]() 齋普爾的鏡宮 琥珀堡是印度藩王在1592年建立在山巒之頂?shù)幕蕦m,也是齋普爾古城內唯一多元色彩的宮殿式建筑,宮殿用鵝黃、奶白、玫瑰紅、純白等石料建成,遠遠看去仿佛琥珀一般坐落在護城河畔…… 印度之夢-齋普爾的鏡宮 齋普爾是拉賈斯坦邦的首府,位于新德里西南250公里處,是曾經的戰(zhàn)略要地,是昔日印度的北方重鎮(zhèn),現(xiàn)在是印度的珠寶貿易區(qū)。 首次的印度之旅,除了恒河日出的震撼外,齋普爾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這個城市的色調單一而夸張,城市的大小街區(qū)、各類建筑、酒店、貿易場所、甚至路燈無例外地以一種夸張的被我稱為“過渡的粉紅色”來裝飾著。黃昏時分,殘陽似血,整個城市在尚且能夠看清日照的輪廓下,如一座過粉的夢城。 ![]() 前往印度之前,得到若干朋友的告誡:大家從安全、享受、了解等幾個角度出發(fā),希望我們第一次去印度放棄自由行;當然我倆也從安全、自由、攝影與深度體驗等幾個角度衡量并瀏覽大量的相關日志在GOOGLE上確定了自己的行程線路。瓦拉納西,這個城市的道路在GOOGLE上如蜘蛛網般地交叉無序;齋普爾的城市規(guī)劃卻是清晰的,分為九個街區(qū)的城市設計周正、對稱并和諧。雖然,齋普爾的公路上依舊是汽車、牛、大象、猴子、TUTU車摻合著在一起前行,我卻能夠不用導航準確地判斷方向了。 ![]() 游走在街頭的彩妝大象 齋普爾的第三個特點是建筑物無例外地為傳統(tǒng)的伊斯蘭式建筑。 齋普爾有很多趣味的地方值得游玩,我先來說說齋普爾城中唯一呈現(xiàn)不同色調的琥珀堡。 琥珀堡是印度藩王在1592年建立在山巒之頂?shù)幕蕦m,也是齋普爾古城內唯一多元色彩的宮殿式建筑,宮殿用鵝黃、奶白、玫瑰紅、純白等石料建成,遠遠看去仿佛琥珀一般坐落在護城河畔,久了大家稱之為琥珀堡。 ![]() 古堡紅墻下的婦女 琥珀堡矗立于古城最高處的山頂,下方是一條護城河,古堡周圍環(huán)繞著蜿蜒的高墻。建筑群雖不雄偉,卻精巧別致。宮殿采用鏤花彩雕,門扉窗欞飾以各種藝術圖形,殿中內飾由玻璃與各色寶石嵌壁而成,在陽光照射的下,熠熠生輝,奢華并莊嚴。 琥珀堡內有三進院落,前院有士兵的操習廳、接受請愿的民眾廳、大臣們的議政廳、官員們的休息廳、一個巨大的水上花園等,最內的院落是國王的寢宮。這是一座圓形的宮殿,分左、中、右三座內殿,居住著國王與十二嬪妃。寢宮宮殿的外墻四壁,全是用拇指大小的水銀鏡片鑲嵌的各式圖案,被稱之為鏡宮。入夜,在漆黑的寢宮室內點燃蠟燭,燭光閃爍搖曳,映照在宮頂和四壁上,頓時寢宮變成一個浩渺無際的蒼穹,那點點燭光仿佛變成了滿天的繁星,鑲嵌在寂寥的夜空之中;當蠟燭舞動的時候,又似一顆顆寶石飄舞著,仿佛置身于星轉斗移的仙境之中。 ![]() 今天,琥珀堡依舊是一個迷人的地方。你可以在民眾廳看寶萊塢大片;可以在操習廳觀賞各類藝人的表演,買手繪明信片、笛子、蛇皮鼓等紀念品;可以坐在大象背上沿著護城墻的石頭路上山;可以在護城河畔觀賞傳統(tǒng)的人蛇共舞;可以在護城河的長廊里品嘗一杯新鮮果汁;也可用買來一串玫瑰花將朵朵花瓣拋灑在護城河里祭神;甚至,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喜歡的角落里躲著發(fā)呆,將自己也變成琥珀堡的一道風景。 齋普爾的風之宮 攝影/蟋蟀頭 ![]() ![]() 人蛇共舞 攝影/千旅拾玉丫 ![]() 齋普爾鏡宮內 攝影/千旅拾玉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