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家庭。在這個家庭里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爸爸的主要職責是工作,掙錢養(yǎng)家;媽媽的主要職責是承擔家務和管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并適當承擔一些家務。如果每一個角色的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那么這個家庭可以說經(jīng)營得不錯,孩子的成長也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偏差。 ![]() ![]() ![]() 實際情況會復雜很多。比如,對于同一件事情,家長之間會有不同的看法,會有很多分歧。如果分歧產(chǎn)生后,家長中的一方或者雙方都各執(zhí)己見堅持不讓,通常都會轉(zhuǎn)變?yōu)闋幊成踔吝M行人格上的詆毀和情感上的傷害。在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爭吵的雙方總會通過控制孩子來增強自己的抗衡力量,把孩子牽連其中,使家庭生活變得一團糟,孩子就會慢慢覺得這個家庭沒有多少值得留戀的地方。 比這更糟糕的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別無選擇。既不可能選擇到另外一個地方居住,也不可能選擇另外的家長,這個現(xiàn)實對于他們來說是絕望的,只有極少數(shù)孩子具有遠大目標,能自覺把學習搞好,盡早考上外地學校離開這個家庭。所以,他們對未來幾乎沒有什么期待,花費大量的時間沉浸在絕望和痛苦之中,糾結(jié)于對錯的價值判斷,內(nèi)心焦躁,無法集中精力去面對學習任務。會有一部分孩子選擇心理沉淪,生活和學習缺乏激情。也會有一部分孩子去外面的世界尋找心理的安慰,比如網(wǎng)絡游戲、異性戀情等等。這些結(jié)果,都不是我們所愿意看到的。 問題思考: 1、您家里常見的分歧會有哪些?有沒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2、為什么孩子會對家長的關系非常敏感? 3、為什么家長之間的關系搞不好,孩子不容易集中精力面對學習問題? 2、求同存異是搞好家庭關系的關鍵 ![]() 首先,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接受分歧存在這一現(xiàn)實。 如果對于一件事情的分歧是與孩子有關,家長之間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爭吵指責,需要另外找一個孩子不在的時間,再相互溝通,允許對方把看法表述清楚,再表達自 己的看法。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則必有一方要做一些妥協(xié),可以按家庭主要分工的職責來確定。比如媽媽主要負責教育,則爸爸要更多的接納媽媽的決定,即便這個 決定不一定是最好的。 如果問題的分歧僅僅與家長有關,千萬不要把孩子牽連進來,本著求同存異的理念去面對,雙方還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身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孩子,否則孩子從生活中無法學會正確面對分歧的處理方式。 如果有可能,建立家庭會議制度來討論所有問題,是非常好的辦法。家庭會議不僅可以就分歧進行討論,還可以就家庭里的一些重大決定進行討論,比如購買什么品牌 的電視機,要不要參加夏令營等等。這種習慣與能力的養(yǎng)成,對于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培養(yǎng)領導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