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種圖書獲得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圖為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荒漠生物土壤結(jié)皮生態(tài)與水文學研究》一書(設計師:劉曉翔) ![]() 圖為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十二美人》一書(設計師:陸智昌) ![]() 圖為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一個一個人》一書(設計師:朱贏椿) 19日上午9時30分,倡導圖書之美的2012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在上海圖書館揭曉, 20種圖書榮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明年春天將代表中國赴德國萊比錫參評2013年度“世界最美的書”稱號。評選將中國最優(yōu)秀的圖書設計師推向了業(yè)界的最前臺。 經(jīng)過三輪無記名投票,《一個一個人》、《法國現(xiàn)代詩抄》、《荒漠生物土壤結(jié)皮生態(tài)與水文學研究》等20種圖書最終脫穎而出,內(nèi)容涵蓋文學、藝術、科技、教育、歷史、生活、兒童等方面。評委們認為,“中國最美的書”的評審標準重要依據(jù)包括:書籍裝幀的整體性,書籍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書籍設計對于書籍本身功能的提升,設計風格與適宜手感的和諧統(tǒng)一,以及作為設計重要元素的技術手段的運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圖書設計師朱贏椿、陸智昌、劉曉翔都各有兩部作品榮獲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為使“中國最美的書”的評選更具權威性和客觀性,評委本人設計的作品不參加評選,原則上個人獲獎作品不超過兩種,此外,評委會還建立了評委輪換機制。本屆評委會主任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方世忠擔任,并特邀六位海內(nèi)外資深設計家擔任評委。根據(jù)評委輪換機制,來自德國的烏塔 史耐德女士、韓國的鄭丙圭先生、中國臺灣的王行恭先生、中國香港的韓秉華先生及中國北京的呂敬人先生和中國上海的袁銀昌先生,組成了本年度的評委會。評委會主任方世忠總結(jié)認為,本屆“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有三個特點,學術類、工具類設計有了賞心悅目的突破,為最美圖書的設計種類開創(chuàng)了新亮點;其次,獲獎圖書崇尚簡約流暢,設計形式為內(nèi)容服務;此外,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既強化民族文化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又彰顯民族性和現(xiàn)代性的完美結(jié)合。 新加入評委陣容的烏塔 史耐德女士曾擔任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主席,曾連續(xù)11年擔任“世界最美的書”評選的總負責人。她上午告訴記者,今年“中國最美的書”很具有競爭力,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中國最美的書沒有一味跟風世界設計潮流,保留了獨特的中國元素。她建議中國設計師更要注重板式設計的細節(jié),注重圖書的可讀性,方便讀者閱讀。她也贊賞中國設計師在科技類、學術類圖書上下了功夫。“受互聯(lián)網(wǎng)沖擊后,很多學術資料都有電子版,設計師可以為學術圖書做出貢獻,在德國出版界大約5年前就意識到了這點?!?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于2003年開始每年舉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并將榮獲“中國最美的書”稱號的圖書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第二年舉行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自2004年以來,先后有八批188種“中國最美的書”亮相德國萊比錫,其中11種圖書榮獲了“世界最美的書”稱號。 |
|
來自: 率我真 > 《出版發(fā)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