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泣 足陽明經(jīng)、陽蹺、任脈的交會穴 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緣與眼球之間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 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二)四白 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中 直刺或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 (三)巨髎 足陽明胃經(jīng)與陽蹺脈交會穴 定位 目正視,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緣處 斜刺或平刺0.3-0.5寸 (四)地倉 手足陽明經(jīng),陽蹺脈交會穴 定位 口角旁0.4寸。巨髎穴直下取之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五)大迎 定位 下頜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著部前緣,閉口鼓氣時即出現(xiàn)一溝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 避開動脈,斜刺或 平刺0.3-0.5寸 (六)頰車 定位 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凹陷中,咀嚼時咬肌隆起最高點處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 (七)下關(guān) 足陽明、足少陽經(jīng)交會穴 定位 顴弓下緣,下頜骨髁狀突之前方,切跡之間凹陷中。合口有孔,張口即閉 直刺0.5-1寸 (八)頭維 足陽明、足少陽經(jīng)與陽維脈交會穴 定位 額角發(fā)際直上0.5寸 平刺0.5-1寸 (九)人迎 足陽明、足少陽經(jīng)交會穴 定位 喉結(jié)旁1.5寸,當頸總動脈之后,胸鎖乳突肌前緣 避開頸總動脈,直刺0.3-0.8寸 (十)水突 定位 人迎穴與氣舍穴連線的中點,當胸鎖乳突肌前緣 直刺0.3-0.8寸 (十一)氣舍 定位 人迎穴直下,鎖骨上緣,在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平刺0.3-0.5寸 (十二)缺盆 定位 鎖骨上窩中央,前正中線旁開4寸 直刺或斜刺0.3-0.5寸 (十三)氣戶 定位 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4寸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四)庫房 定位 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五)屋翳 定位 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六)鷹窗 定位 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七)乳中 定位 乳頭中央 本穴不針不灸,只做定位標志 (十八)乳根 定位 第五肋間隙,乳頭直下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九)不容 定位 臍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直刺0.5-0.8寸 (二十)承滿 定位 臍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直刺0.8-1寸 (二十一)梁門 定位 臍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直刺0.8-1.2寸 (二十二)關(guān)門 定位 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直刺0.8-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