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五)
老港 圖/文
宜興青瓷始于西周(公元11世紀-前771年);到兩晉(265-420年),燒造技術已相當純熟;隋唐時(581-907年)品種較多,產(chǎn)量較大,工藝日精。
宜興青瓷質地細潤,釉色晶瑩,青中泛藍,如冰似水,宛若碧峰翠色,猶如一湖青水;其造型典雅秀逸,裝飾端莊雅韻。具有傳統(tǒng)特色和極富時代創(chuàng)新的各種產(chǎn)品反映了宜興青瓷突出的成就。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1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2
P3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4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5
宜興紫砂陶器始于宋代(960-1270年)中期,紫砂壺的大量出現(xiàn)則始于明代中期(488-1620年),除壺以外,主要品種還有盆、瓶、文具、雕塑等。
紫砂屬無釉陶器,質地細膩,含鐵量高,可塑性好,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胎體物理性能與其他陶器也有所不同,具有適當?shù)耐笟庑?、且冷熱驟變不易炸裂,用其制作的壺泡茶,可以使茶的純香得到最佳的發(fā)揮。
紫砂壺的興起是緣于文人階層,逐漸賦予它文人藝術品的性質。它講究造型和實用功能,鐫以書畫或以象生決塑器,且留有作者印款,是宜興特有的陶器工藝品。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6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7
P8
P9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10
宜興均陶,即均釉陶器,又稱“宜均”。宋代(960-1279年)就以獨特的制作工藝、端莊的造型和富有特色的釉色著稱于世。
均陶之美,首在釉色,有藍均、紅均、銅均、白均數(shù)十種,以藍均最為珍貴。
均釉堆花陶器主要以園林庭院實用陶器為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民間工藝特色。
![[原創(chuàng)] 100)宜興青瓷、紫砂和均陶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11
103)宜興的美彩陶和精陶(六)
老港 圖/文
宜興美彩陶是美術陶瓷和彩釉細陶的總稱,屬陳設藝術陶瓷,是在汲取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陶瓷藝術新葩。以雕塑、花瓶、燈具、壁畫和其他實用工藝品為主,釉色豐富,裝飾絢麗典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實用功能。
精陶制品成色穩(wěn)定,和諧悅目,有較好的耐冷激變性能和較高的抗沖擊強度。精陶產(chǎn)品以成套餐具、茶具、咖啡具為主,還有盤、瓶、文具等陳設實用工藝品。其中的精炻器產(chǎn)品更具特色,造型簡練,裝飾明快,材質優(yōu)異而暢銷國際市場。
另外,國外陶瓷展品,給人以新穎的感覺,使人耳目一新,思維開脫,不落俗套,個性展示充分,不像中國展品那樣含畜,古板,難以沖破儒教理念。總的說,看后受益匪淺。
P1
P2
P3
![[原創(chuàng)]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原創(chuàng)] - 老港 - 《老港的博客》](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