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是一種以濕態(tài)發(fā)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為泡酸菜類的一種。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營養(yǎng)衛(wèi)生,風味可口,利于貯存。在我國四川、東北、湖南、湖北、河南、廣東、廣西等地民間均有自制泡菜的習慣。目前較受歡迎的是川味和韓味泡菜,在許多風味餐館里,都有其蹤影,它鮮嫩清脆,可以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與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這樣 的泡菜,做為每天飯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種菜肴,不失為一件美事。 川味泡菜 四川泡菜比較講究。分:泡調(diào)料菜,泡下飯菜,泡滾水菜。象泡紅辣椒、嫩姜、大蒜等一般多用作做菜的調(diào)料,就為調(diào)料菜;象泡青菜、蘿卜、蔥頭等時令蔬菜一般多用作下飯的小菜,就為下飯菜。有的下飯菜不宜泡久了,象泡蘿卜皮、蘿卜顆顆、萵筍條條,只需趕急泡一下,圖個生脆趕口,多為腌一夜即可。這種泡菜,人們通常叫它為”滾水菜“。泡滾水菜,泡鹽水越寬綽越好,才趕急。于是,為了使用起來方便,人們習慣將幾者分開泡,所以,一般人家,會有幾個泡菜壇子。做法為: 鮮子姜(嫩姜)1000克,川鹽50克,老鹽水1000毫升,白酒20克,鮮小紅辣椒50克,香料包1個(八角2克、花椒4克、白菌2錢、排草2分),紅糖2克。 刮掉子姜的粗皮,用清水洗凈,入出坯鹽水里(出坯鹽水的成分比例:川鹽500克,清水2000毫升)出坯2至5天(出坯就是泡頭道菜。蔬菜在裝壇前,先打一道底子,在鹽水的作用下,追出蔬菜所含的過多水分,使部分鹽味更好地滲透到蔬菜里去,以避免裝壇后降低鹽水與泡菜的質(zhì)量。另外,蔬菜經(jīng)出坯,可殺死附著在菜上的微生物,去掉一些蔬菜的苦澀、土臭等異味),撈出,晾干水分。將老鹽水倒入壇里(指兩年以上的泡菜鹽水,其色、香味俱佳),加入白酒、紅糖一半、鹽,攪勻,放入小紅辣椒(墊底),加入出坯后的子姜。待子姜裝至一半時,再放入余下的紅糖和香料包,繼續(xù)把另一半子姜裝完,用篾片卡緊(不使蔬菜在壇內(nèi)移動),即刻蓋上壇蓋,壇沿裝滿水,約泡六天,即可取出食用。亦可拌食,改食甜味、甜酸味、辣味均可。其色微黃,鮮嫩清香,可貯兩年左右。 韓式泡菜 許多人吃過韓國菜肴后,對火辣辣、紅艷艷的韓國泡菜記憶猶新。據(jù)說在韓國,你是不是一個好主婦,主要看你是否會做一手象樣的泡菜。我們也不妨學著做一款,給家人嘗嘗。 大白菜3~4棵,粗鹽2杯,白蘿卜1.5千克,雪梨50克,姜蓉50克,蒜蓉50克,洋蔥30克,芹菜30克,蔥500克,松子30克,芝麻適量,韓國鹵蝦醬1/3杯,辣椒粉1/2杯。將大白菜洗凈切成兩半,在葉片之間均勻地撒上粗鹽,放在室溫下腌4小時。把白蘿卜、雪梨、蔥放在大碗內(nèi)與蒜蓉、姜蓉、辣椒粉混合,然后放入鹵蝦醬、芹菜、洋蔥粒等拌勻。試一試味,若味道不夠,可酌量加入辣椒粉及鹽。將腌料均勻地鋪在葉片中間,然后將葉片收起呈半圓狀,若當日食用的話,放在室溫的大碗內(nèi)腌半日即可。 注意:存放泡菜的器皿最好是有蓋的密封的,只安放在0-5℃的冰箱里,可存放2-9個月。泡菜腌的愈久愈有味,若喜歡爽脆口感的話,腌上半天至二三天即可。 黃瓜泡菜 黃瓜是春夏秋季都可以買到的鮮嫩菜料,清香的黃瓜味,加之泡菜的辣酸口味,使得這種泡菜味道更美。 做法是:黃瓜(最好選小嫩青瓜)1.5公斤、辣椒粉1/3杯、蔥末5湯匙、蒜泥3湯匙、姜末1湯匙、食鹽4湯匙、白糖1/2湯匙、蝦醬1湯匙。先將黃瓜用食鹽搓洗干凈,切成7厘米長的段條。不足7厘米的部分,去掉皮剖兩瓣,再切成1厘米長的小條鋪在底層。再把7厘米長的段按十字線從兩頭相對剖口,但都不剖到底而保持整體,然后取2湯匙鹽腌上。再把辣椒粉和蔥、蒜泥、生姜末、白糖、食鹽、搗碎的蝦醬糊放在一起攪拌均勻,成辣甜蝦醬糊。將腌過的黃瓜擠出水分,并在刀口內(nèi)涂抹辣甜蝦醬糊。把蔥的綠色部分鋪進罐底,撒少許食鹽,再把填好料的黃瓜密實地碼進去。將剩余的辣甜蝦仁醬糊和腌黃瓜的鹽水潑在上邊,封口蓋,存放1天,便可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