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又稱甜酒、米酒、糯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或大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曲發(fā)酵而成,釀制后香甜醇美,制作方法簡單,是我國老百姓喜愛的一種傳統營養(yǎng)保健食品。
醪糟含有40%以上葡萄糖、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等易于人體吸收的營養(yǎng)成分,一年四季均可飲用。
醪糟有活氣養(yǎng)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huán)、潤膚的功效。是產婦、中老年人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yǎng)血之佳品。
制作方法:
準備用料:發(fā)酵酒曲,糯米、容器。一般2斤糯米需用安琪甜酒曲半包(4克)。

一、泡米:
先將米淘洗干凈;
再用清水淹沒浸泡(夏季5小時,冬季10小時),泡至用手能碾成粉末狀時即可。

將泡好的米瀝干水份。

在蒸架上墊上紗布,再將糯米倒入鋪平,放入蒸鍋內。

二、蒸熟:
開火從水沸騰時再蒸20分鐘即可,不能蒸得太軟,以免影響后期發(fā)酵。

將蒸熟的糯米倒在可瀝水的容器內攤開,用涼開水或自來水淋散降溫,不讓糯米粘在一起,并保留一定的溫度,手摸著溫溫的最好。

三、放酒曲:
將蒸熟淋透的糯米舀入陶瓷或玻璃容器中(不要用塑料容器),用溫水將酒曲化開后淋入飯中混合均勻,然后抹平并在中心部位掏個小窩,最后再均勻地澆灑一些清水。


蓋上蓋或者用保鮮膜包住口,外面用保溫材料(如毛巾被)裹上,放在溫暖的地方發(fā)酵。
家有溫控箱更好。

四、發(fā)酵:溫度在30℃~32℃之間,一般需36~40小時。
溫度不夠可放個熱水袋,中途換熱水調解。如果里面過熱,就將包裹撤開晾一會。

發(fā)酵好了,中間留的小洞里會有半窩醪糟汁,這時已可以食用了,但味道可能是淡淡的,在常溫下存放兩三日會更好。如果中間小窩里沒有汁,醪糟就做失敗了。
做好的醪糟,如果一時吃不完,可放在微波爐內加熱幾分鐘,殺死酵母,這樣就會保持口味的穩(wěn)定。
注意事項:
1、操作過程一定要清潔,使用的器具不得沾油。
2、溫度過高和發(fā)酵時間過長都會導致醪糟變酸。
3、醪糟長白毛的原因:
a、溫度過高導致發(fā)酵出現異常,稱之為“燒包”。
b、酒曲量不夠以致糯米未很好的發(fā)酵導致長白毛。所以建議初次做醪糟時,可以按比例適當多放一點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