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一種有機礦物,是天然樹脂經(jīng)過石化的產(chǎn)物,常產(chǎn)于煤層中。 中國古代將琥珀稱為“虎魄”,意為老虎的魂魄,或認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淚。這些奇妙的傳說,蘊含著人們對琥珀這種神秘寶石的推測和追尋,暗示佩帶琥珀有辟邪保身、鎮(zhèn)宅安神的功能?!霸鵀槔宪蜍?,本是寒松液,蛟蚋落其中,千年猶可覿?!?唐代詩人韋吟物的《詠琥珀》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造化琥珀的千古奇觀。中醫(yī)把琥珀作為藥材,最早見于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名醫(yī)別錄》,概括了琥珀的三大功效:一是定驚安神,二是活血散瘀,三是利尿通淋。
琥珀是歐洲人的傳統(tǒng)寶石,是歐洲文化的一部分。古希臘人為琥珀編織了美麗的傳說:太陽神福波斯的兒子私自駕太陽車而遇難,他的母親和妹妹聞訊后抱頭痛哭了4個月,最后妹妹變成了白楊樹,而她的眼淚則變成了晶瑩的琥珀。古時候人們用非常大顆的琥珀珠串成婚禮項鏈,是結(jié)婚時必備的貴重珠寶,也是情人間互贈的信物。 琥珀的成因及產(chǎn)地 琥珀是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jīng)地質(zhì)作用掩埋地下,松香樹脂失去揮發(fā)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 琥珀的產(chǎn)地有波羅的海沿海國家包括波蘭、德國、丹麥、愛沙尼亞和立陶宛等國。目前,在羅馬尼亞、意大利的西西里島、英國、新西蘭、緬甸、美國、加拿大等國均有產(chǎn)出。我國的琥珀主要產(chǎn)遼寧撫順煤田中,且有優(yōu)質(zhì)蟲珀產(chǎn)出。
琥珀由碳、氫、氧元素組成,但碳、氫、氧的比例變化不定,有時還含有少量硫化氫?;瘜W式為C10H16O,主要成分琥珀酸、琥珀脂醇和琥珀油。
基本特性
常見顏色:淺黃、黃至深褐色、橙色、紅色、白色。 光澤:樹脂光澤。 折 射 率:1.540(+0.05,—0.01)。 摩氏硬度:2~2.5。 密 度:1.08(+0.02,—0.08)g/cm3,在飽和鹽水中懸浮。 紫外熒光:弱至強,黃綠色至橙黃、白色、藍白或藍色。 內(nèi)外部特征:動物包裹體、植物包裹體、氣液包裹體、漩渦紋、裂紋和其他雜質(zhì)。 特殊性質(zhì):熱針融化,摩擦產(chǎn)生芳香味,性脆可切性差。
按顏色和特點可劃分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石珀、蜜臘、金蜜臘等。
目前市場上同琥珀相似的品種:天然樹脂,如柯巴樹脂、硬樹脂、松香和各種人造樹脂等,和琥珀的主要鑒別特征列于下表:
|
琥珀 |
柯巴樹脂 |
人造樹脂 |
氣液包裹體 |
圓形或異形氣泡 |
可見氣泡 |
渾圓氣泡 |
動植物包體 |
掙扎態(tài)昆蟲包裹體。 |
可包裹天然動植物包體 |
收縮態(tài)昆蟲包裹體 |
漩渦紋 |
似樹木年輪或放射流紋 |
同琥珀相似 |
交錯、波浪狀流動構(gòu)造 |
紫外熒光 |
中等藍綠色 |
SW:強白色熒光。 |
弱—無(聚乙烯類) |
可切性 |
不可切 |
極不可切 |
可切 |
可溶性 |
乙醚不可溶 |
乙醚揉搓粘軟 |
乙醚可腐蝕表面 |
其他 |
摩擦有芳香味 |
熱針測試比琥珀易融化 |
有辛辣味或塑料味 |
琥珀的優(yōu)化處理
1.優(yōu)化處理 (1)熱處理:將云霧狀琥珀放入植物油中加熱,以達到提高琥珀透明度的目的。熱處理使氣泡爆裂產(chǎn)生太陽光芒。 (2)染色處理:通過對琥珀進行染色處理,以達到模仿“老琥珀”的目的,或?qū)㈢耆境善渌伾7糯笥^察染色處理的琥珀可見顏色沿缺陷富集。 2.壓制琥珀 在適當?shù)臏囟群蛪毫ο?,將不適于作首飾的琥珀碎塊進行熔合處理,使之成為較大塊度的琥珀。壓制處理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入數(shù)量不等、成分復雜的填充物,如增塑劑、熱固劑、人造樹脂等。 3.琥珀與熱處理琥珀、壓制琥珀鑒別 琥珀與熱處理琥珀、壓制琥珀的鑒別特征列于下表:
|
琥珀 |
壓制琥珀 |
熱處理琥珀 |
內(nèi)含物 |
圓形或異性氣泡、掙扎態(tài)昆蟲包裹體、雜亂狀植物碎片、似樹木年輪狀較規(guī)則流紋。 |
少見氣泡,有時呈扁平拉長狀定向排列; 偶見昆蟲殘片;紊亂流紋;內(nèi)部可見顆粒間殘留紅絲狀表面氧化層;糖漿狀攪動構(gòu)造。 |
氣泡爆裂產(chǎn)生“太陽光芒”?;静灰姎馀荨?/P> |
紫外熒光 |
中等藍綠色 |
弱藍白、藍綠 |
與琥珀相似 |
可切性 |
不可切 |
半可切 |
不可切 |
可溶性 |
乙醚不可溶 |
幾分鐘變軟 |
不可溶 |
其他 |
摩擦有芳香味 |
摩擦難聞到芳香味 |
摩擦有芳香味 |
碎料壓制琥珀(二代琥珀)和優(yōu)化烤色是不同的,熱熔琥珀的顏色和光澤均比天然琥珀差很多,光澤暗淡、易發(fā)污,表面會有小琥珀塊熔融氧化形成的血絲。
再造琥珀(壓制琥珀、二代琥珀)
方法是先將琥珀破碎至一定粒度,用重力浮選除去雜質(zhì),在2.5×106Pb的壓力、200-230攝氏度的溫度下壓制成型。其鑒別特征如下:
a. 具有糖漿狀攪動構(gòu)造。 b. 放大觀察見粒狀結(jié)構(gòu)。 c. 氣泡呈扁平拉長定向排列或含有未熔物,壓制琥珀中的氣泡更多,更加密集。 d. 短波紫外光下表現(xiàn)為明亮的白堊狀藍色熒光,而非淺白、淺藍或淺黃色熒光。
e. 天然琥珀在長波下通常有白藍色,藍綠色熒光,而在短波下通常是惰性的,壓制也具有這個性質(zhì),但是在紫外光下壓制原料-琥珀顆粒-邊緣和輪廓也會被清楚的顯現(xiàn)出來。
f.肉眼觀察有暗紅色的絲狀物,像毛細血管,呈絲狀,云霧狀,格子狀。
撫順金珀
撫順金珀主要看色彩、透明度和純凈度(里面有無雜質(zhì))。同樣是金珀有天然和壓制之分,同為天然或壓制也有好壞之分,怎樣區(qū)分呢? 天然撫順金珀分三個等級,一級為上,二級為中,三級為下。同為一級顏色以越接近金黃色等級也就越高,同為一級透明度越好等級越高,同為一級純凈度越好等級越高。也就是說,天然撫順金珀同為一級,顏色金黃、透明度高、里面毫無雜質(zhì)的為上品;顏色米黃、透明度好、里面無雜質(zhì)的中品;顏色土黃、透明度好、里面稍有雜質(zhì)的為下品。二級和三級主要差別在透明度和純凈度上。 壓制琥珀也是用天然琥珀為原料,只不過是用很多小塊天然料經(jīng)過高溫壓制而成。如果用一般方法是檢驗不出來壓制與天然之分的。壓制琥珀也分三個等級,鑒別方法也和天然的一樣,顏色金黃、透明度高、里面毫無雜質(zhì)的為上品;顏色米黃、透明度好、里面無雜質(zhì)的中品;顏色土黃、透明度好、里面稍有雜質(zhì)的為下品。好的壓制琥珀價格也是不低的。 即使真正的一級天然金珀精品與壓制一級金珀精品很難區(qū)分,但如果仔細分辨還是有所區(qū)別的。用放大鏡仔細觀看,壓制的金珀會有類似血絲存在,那是因為高溫加熱后小塊琥珀表面氧化出現(xiàn)的顏色變化。即使更好的壓制琥珀沒有血絲存在,仔細看也會有類似糖稀攪動的痕跡,而天然的卻沒有這種現(xiàn)象存在。 當然同為一級天然金珀,塊越大價格也就越貴,同樣大小、同樣等級、不同顏色的珠子,價格也不盡相同。 撫順花珀主要有三種,天然的,用天然小塊料壓制的和烤制的,天然的還分三個等級,一級天然花珀白的多(越白等級越高),紋理清晰、連貫,花紋優(yōu)美連成片;二級天然花珀發(fā)黃,紋理清晰、連貫,花紋一般;三級天然花珀黑多白少,紋理連貫,花紋普通。 花珀的成因不祥,可能是高溫形成(現(xiàn)在烤制的就是把普通琥珀高溫加熱后形成的),也可能是別的樹脂(柏樹、杉樹、厥類、桃樹等)混合形成。 壓制就是把小塊天然花珀經(jīng)熔化壓制而成,壓制也分三等,白的越多等級越高。壓制與天然主要區(qū)別在壓制的花面斷層多,花紋不連貫不連成片色彩成色不一樣。一般現(xiàn)在很多都是壓制后再烤。壓制和烤制的區(qū)別是壓制加烤制在十倍放大鏡下可見金星狀結(jié)構(gòu)。還有一種是波羅地海原料壓制的花珀,與撫順花珀的區(qū)別主要是色彩為灰白色,而撫順的是白色。
蜜蠟 是有機寶石,是億萬年前樹脂的化石,按照科學的說法,它保留了遠古時代的生物、地質(zhì)、氣候等多方面的物證;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它是極有靈性的寶物,是佛教七寶之一,借助它靈修,功效倍增;按照傳統(tǒng)醫(yī)學的觀點,它是一種良藥,可安神、利尿、治療風濕病,譬如中國的古書《山海經(jīng)》說“佩之無瘕疾”,意思是經(jīng)常佩戴不容易生病。
蜜蠟:半透明至不透明,可以呈各種顏色,以金黃色、棕黃色、蛋黃色等黃色為最普遍,有蠟狀感,光澤有蠟狀—樹脂光澤,也有呈玻璃光澤的。
金絞蜜:透明的金珀與半透明的蜜蠟互相纏絞在一起。
老蜜蠟有三個基本要求:一是材質(zhì)必須是蜜蠟。二是經(jīng)過人工制作或收藏。三是制作或收藏的年代超過百年。
天然深色老蜜是很稀有的,正常情況小要形成深紅或是深黃至褐色棕色的顏色要60年左右的時間,市場銷售的深色蜜蠟,多數(shù)情況是將新打磨的蜜蠟通過熱處理(烤色)使其顏色變深,并稱為“老蜜蠟”。
一提到老蜜蠟很多人都人為那些坑坑洼洼表面,風化紋嚴重的才是真正的老蜜蠟,實際上,老珠本身的成份不同,保存環(huán)境不同,周圍的溫度濕度不同,氧化程度不同,擁有者的盤玩程度不同........等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老件顏色或表皮產(chǎn)生不同變化。
辨別老蜜蠟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皮色皮質(zhì)、肉質(zhì)、孔道、味道、紋理以及氣液包體等多方面辨別,千萬不能看到有風化紋就認為是“老蜜蠟”。
蜜蠟做舊
目前做舊方式主要有:烤色,也即熱處理、還有就是做皮殼等。 烤色:將蜜蠟放在烤箱中烤到一定效果再出售,目前許多新蜜都經(jīng)過烤色一類的熱處理環(huán)節(jié)??旧粌H能做舊,也能讓蜜蠟顏色顯得更為自然。許多新蜜蠟在加工過程中已經(jīng)把烤色作為一道美化產(chǎn)品的工藝了。 做皮殼:這里說的做皮殼,就是通過再加工技術對表面進行處理,使其更有年代感。做皮殼主要有做風化紋以及做膜等手法。
新工的雖然可以做舊,但它做舊的技術水平再高,總是與老珠子自然風化有明顯區(qū)別的,不如真的那么自然。
做膜:做膜是指在加工好的珠子表面涂上一層薄薄的透明硬質(zhì)涂料,主要起到兩個效果:一是用于掩蓋做皮殼后可能留下的痕跡,并使做好的皮殼不易輕易消褪;二是使制成品表面更加漂亮,顯得珠光寶氣。
蜜蠟的保養(yǎng) 1、過于高溫干燥易產(chǎn)生裂紋;
2、避免與其他高硬度寶石放在一起,以免被其他高硬度寶石劃傷;
3、避免與其他有機溶液接觸,如酒精、汽油、香水、化妝品等等有機溶液接觸;
4、蜜臘極易因為脫水而干裂、老化,所以應常用油脂摩擦,以免其脫水;
5、最好的養(yǎng)護方法就是經(jīng)常佩帶越帶越潤澤通透、溫潤;
蜜蠟的靈性
蜜蠟在藏傳佛教較為受重視,因其有強大的辟邪趨吉功效,一般均用來做念珠和護身符,并被用于供奉。蜜蠟不僅可以催財旺財,同時也是珍貴的藥材,主治筋骨疾病、安神、定驚、治療咽喉痛等。蜜蠟之美不僅在于物質(zhì)性,更在于其特有的靈性、以及內(nèi)在所富之生命能量,非一般珠寶所能比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