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發(fā)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叭恕钡囊蛩?,是決定性因素。這個因素處理得好,事業(yè)前進就快,處理得不好,前進就慢,甚至停滯不前。干部從政,本質上就是發(fā)揮“人”的作用來治國安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 ,我就干部從政要把握什么,梳理點滴感悟,與大家交流、探討。
工作“關鍵詞”
一個縣、一個單位,工作總是千頭萬緒,但都有核心內容。我覺得有三個:一個是發(fā)展,一個是穩(wěn)定,一個是安全。發(fā)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興一方經濟要靠發(fā)展,富一方百姓要靠發(fā)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也要靠發(fā)展,發(fā)展始終處在至高無上的位置。穩(wěn)定對構建和諧社會特別重要,沒有穩(wěn)定其他工作都無從談起,因此穩(wěn)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再一個是安全,安全生產是硬指標,“責任重于泰山”。工作中我們肩上有很多任務,我覺得這三方面工作是綱、是重中之重,因此是工作的關鍵詞。
工作要領 -
濃縮起來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眼前一片光明。眼前一片光明指的是通過學習、調研、思考,對主政這個地方、這個單位,是什么形勢和趨勢,心中要十分有數。在困難和挑戰(zhàn)面前,有目標、有智慧、有辦法引領大家。引領大家看到光明不是來自于空話大話,而是來自于學習和調查研究,形成聽得明白、感覺得到、想起來可信、干起來可行的“綱領”。有光明就有希望,就能增強信心和勇氣,就能出思路、出智慧,就能迸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忠誠、真誠、激情。 二是心中一幅藍圖。目標是奮進的力量、前進的方向。領導干部要有長期中期近期目標,具體到一屆、一年的目標;具體到一季度、一個月、一星期的任務,都要有一系列思路、目標、舉措。這樣做目的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就非常強,減少多余的動作,避免“腳踩西瓜皮”。不僅心中有藍圖,還要把這幅藍圖經常拿出來對照,干了什么?干得怎樣?有何欠缺?如何繼續(xù)深化和推進?等等。 三是肩上一副重擔。這副重擔主要是發(fā)展、為民、帶好隊伍。特別是當主官,要把隊伍帶好,事情是人干的,如果隊伍帶不好,即使思路有很多,目標很明確,但隊伍帶不動,創(chuàng)造力不行,執(zhí)行力不行,都是白搭。要把目標、思路、舉措細化到前進中的每一步,責任落實到人,持之以恒抓考核,給責任,施壓力,讓每個人都有擔子、有壓力,形成攻堅克難的合力,把工作一步步推進,一項項見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長年累月持續(xù)進展就育成參天大樹。
工作積累
有經歷不一定就有經驗,經歷了還要不斷地學習、觀察、思考,然后加以總結,才能形成經驗。積累貴在堅持,干部要養(yǎng)成三種積累習慣,這有利干事創(chuàng)業(yè)。 一是生活積累。領導首先是一個人,做不了好人就當不了好領導。也正因為是個人,不可能未卜先知,必須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作為判斷、推測。平時上班、下鄉(xiāng)、接待所接觸的人和事都有很多很好的素材,用心積累就是一筆財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人、辨事、辨物。 二是思想積累。每個領導干部都看過很多材料,參加很多會議,聽過很多匯報、自己也作過報告,過后能不能記得住,關鍵在于你的思考,聯系地思考、深刻地思考。思考提煉觀點,觀點駕馭材料,所有的材料就不會忘記。不要去當被動的“倉管員”,等到要用的時候才去找,要對平時想到的、聽過的、參加過的進行梳理,把觀點提煉出來,存儲進去,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統,這樣再久也能記住。 三是語言積累。領導干部都有向上匯報、同級交流、向下指導的時候,場合不同、對象不同,口頭或文字表達也不一樣。對領導干部來講,講話是一門藝術,這門藝術不僅體現執(zhí)政能力,也體現領導藝術和群眾觀念。領導干部要善于用貼切的語言表達感情、思想和工作要求。讓大家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如果沒有語言積累,開展工作不僅很辛苦,而且水平、層次也提不高,甚至辭不達意,影響工作。
處理好多重關系
一是條件的不對稱關系。一個地方總有一些條件不對稱。好單位基數高、壓力大;差的單位基礎薄弱、困難很多。富有富的煩,窮有窮的苦。你如果有責任心,想改變這種狀況,肯定有困難和矛盾,要脫一層皮流一身汗。因此要善于發(fā)現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想辦法解決主要矛盾,這樣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工作才能推進?,F在很多問題的表現形式都集中在一個“錢”字,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沒錢就是矛盾。怎么辦?一個有真本事的干部,沒錢就要想有錢的辦法,解決“有錢”的問題,善為“無米之炊”。 二是班長與班子的關系。各級組織和單位都有班長與班子這對關系。班長與班子成員誰重誰輕?都重要!在一種情況下,班長重要,在另一種情況下,可能班子成員重要。有一副對聯,能夠揭示班長與班子孰重孰輕:“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杖量地面,地長杖短短量長”。班長要成就一番事業(yè),班子成員的支持很重要;班子成員都負有一方面的責任,做事有出成績的需求,做人也有成就感的需求,需要班長支持他們富有成效地開展工作,班長很重要。怎樣處理好班長與班子的關系?第一,要“恕”??鬃拥膶W生子路向孔子請教能夠享用一生的道理,孔子只說了一個字“恕”,并解釋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班長,要經常換位思考,要求班子成員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班子成員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得到班子成員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班子成員,要得到班子成員支持,自己首先要支持班子成員。第二,要“推誠”。清末軍事家曾國藩率領的湘軍都是自己家鄉(xiāng)的子弟兵,自家人是不好統領的,而他手下的湘軍卻以勇猛善戰(zhàn)著名,他總結治軍經驗,就兩個字:“推誠”,與大家推心置腹,獎罰分明,用兵愛兵,公正公平,因此將士們在戰(zhàn)斗中都心甘情愿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勇往直前,無堅不摧。作為班長,要真誠善待班子成員,以心交心,坦蕩無私。第三,自己要立好標桿。作為班長,要記住瓦片打水漂的效應,瓦片打在水面上,第一個圈推動第二個圈,第二個圈推動第三個圈,這樣一圈推動著一圈,把整個池塘都帶動起來。關鍵是第一圈要打好,這個圈就是自己,這是第一推動力。因此要從自己做起,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自上而下把每個層面的力量都帶動起來,每天、每月、每年都這樣干,久久為功,幾年下來,就可以干成一番大事業(yè)。 人是一切關系的總和,領導也不例外。怎么處理?一要公心?!罢撸病?,公心如天平,砝碼放在哪一頭才會平衡心中有數了,才不會被這樣那樣的關系所左右;二要真誠。滿腔熱情地對部下“傳、幫、帶”,為他們的學習、提高、充實、完善提供各種條件,為他們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機會、創(chuàng)造明天;三要親和。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人際如一部機器,如果沒有感情的潤滑劑,運轉起來將非常困難,有了感情,一句話能頂十句用。四要純粹。要用工作中的支持,建立坦誠、真誠、純粹的關系,這是處理關系一個最持續(xù)、最根本的途徑和方法。 -
團結好、思路對、力度大
“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班長,要善于求同存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起工作,包括反對自己的人。凡事與人為善,多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以誠待人;在困難的時候,主動承擔責任,以德服人。善團結是一名領導干部最重要的本事,是黨性強、修養(yǎng)好的體現。有的人在蝸牛角上打架,而有的人攜手在太空漫步。一個單位、一個地方成功的因素可能有多方面,班子團結肯定是必備的要素,沒有團結這個前提,什么事都干不成。 人們常說,做領導工作就像棋盤對弈,好棋看三招。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常講:審時度勢,高瞻遠矚,說的都是思路的重要性,思路決定出路,思路對,前進就有明確方向。思路有遠期的思路,有近期的思路。正確的思路怎么來?一是來自于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二是來自于對大局的把握,把握宏觀,把握微觀,統攬全局,運籌帷幄;三是來自于關注民情,看著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辦事,摸著人民群眾的脈博決策?!懊髂縿t功成,盲目則告敗”。有人形象地刻劃某些領導:決策前拍腦袋,決策時拍胸脯,決策后拍屁股。這種“三拍”干部千萬不能當。 再好的思路也得下功夫去干,沒有大的力度去推動就不可能見成效。每干一件事,光喊不干不行,光有熱情不夠,光表決心沒用。實干實效,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工作,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成功。把崗位當戰(zhàn)場,把工作當戰(zhàn)斗,把同事當戰(zhàn)友,時刻充滿戰(zhàn)斗精神、時刻堅定戰(zhàn)斗意志、時刻保持戰(zhàn)斗狀態(tài),你將無往而不勝。
善于綜合、把握分寸、秉守誠信
一要綜合出水平?!霸谄湮?、謀其政”,怎么謀?就是要會綜合。當主官的,你就要把本地、本單位的實際與大局綜合得起來;當副手的,你也要把分管的工作與你所在的這個地方、這個單位的整體工作綜合起來。聽報告、作討論,也要會綜合。當領導總有主持會議做總結的環(huán)節(jié),怎樣把大家發(fā)言的內容作一番的梳理,然后給予貼切的濃縮概括?我的體會是:要點框架不漏,核心本質不偏,用自己的語言。 二要分寸出形象。世間之事,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工作、做人、做事都如此。成就卓越功業(yè)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分寸。特別是當了領導,已成為公眾人物,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個人的言行舉止,既關系個人,更關系整體。對上級、對同級、對下級、對群眾,該說什么、該怎樣說,該做什么、該怎樣做,都要得體、恰當。 三要誠信出魅力。這關系到人品問題。要對事業(yè)忠誠、對人真誠、對工作有激情,個人對組織要有誠信,同志之間要有誠信,上下級之間也要有誠信,千萬不要耍弄權術、賣弄小聰明。威信靠“幾把火”燒起來,總有火熄熱退的時候;靠整天板著面孔批評人,也會讓人口服心不服。最基本的是要做到誠信,怎樣體現誠信?就是要承諾有序、承諾有度、承諾有效,說到做到,說好做好,忠誠、真誠、激情,在實實在在中推動工作,在真真切切中樹立威信。
事不避難,勇于擔當
善于抓住矛盾,化解矛盾。世界充滿矛盾,矛盾無所不在無處不有。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就是解決矛盾的過程。當領導要善于找準抓住帶有根本性的矛盾,解決問題;大領導解決大問題,中領導解決中問題,小領導解決小問題。矛盾看到了解決了,形勢就向好的方向轉化,前進的步伐就加快了。困難就像燈下的影子,越想繞過、避過,它就拉得越長;越敢迎難而上,燈下的影子就越小越短。所以,應對困難和挑戰(zhàn),關鍵是主官,關鍵在激發(fā)大家的勇氣、智慧和團隊的力量。實踐證明,哪個地方,領導和團隊有化解大矛盾、解決大問題的能力,那個地方就發(fā)展得快、發(fā)展得好;相反,那個地方就發(fā)展得慢、發(fā)展得不好。 善于從規(guī)律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不能違背規(guī)律,特別是不能只停留在滿腔熱情上,而缺乏謀定而后動的目標和方法。做任何事都要調查研究,充分論證,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避免雖然有好的初衷,卻因為沒有從實際出發(fā)而使工作成為“爛攤子”。熱情要服從可行,苦干要服從干好。另一方面,對經常出現、反復出現的問題,要從規(guī)律上、從指導方針上探求原因,從決策的環(huán)節(jié)、落實的環(huán)節(jié)去查找問題。善于從人的因素把握情況,分析原因,提出解決關于人的問題的機制和辦法,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善于化困難為機遇,戰(zhàn)勝困難。困難最能磨練人的意志,最能提高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在困難時咬緊牙、憋足勁,只要扛過去,等到條件好轉,必將如虎添翼,也必將搶占新一輪發(fā)展的有利位置。當領導就是要有迎著困難上的勇氣和意志品格,有一則關于石頭的寓言,講的就是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在你前進的道路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如果你把它當成一種包袱背在身上,那就是極大的痛苦;如果你把它當作你前進的墊腳石,它就可以助推你大踏步上臺階。很多時侯,艱難困苦不足以將你擊倒,而是自己打倒自己。面對各種困難,需要的是耐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發(fā)揮團隊的集體力量和智慧來解決,一級組織解決不了的困難,爭取上級組織的支持來解決,決不能因為一時一事的困難,而讓既定的目標落空,讓發(fā)展的腳步遲緩。 善于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領導一個地區(qū)、主政一個單位,負有一方責任。時過境遷,人會變化,情況也會發(fā)生變化,政策和要求也在變化。領導當得越大涉及面越廣,你離開的時候,是那種情況,現在是這種情況,怎么還原歷史真實?就是堅持規(guī)范,做到程序合法、資料完整。歷史資料一對照,有沒有按程序走、合不合理、合不合法就一清二楚,這樣做,一保護自己,二保護干部。 總之,從政要自始至終做到:尊重,上下左右相互真誠的尊重;善待,上下左右互相真誠善待。這是一個人身心健康和茁壯成長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修養(yǎng),是一個地方、一個團隊和諧相處、共同成長、形成合力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一個地方風正氣順、業(yè)興人和、成就事業(yè)的一個先決條件。讓我們共同從自己做起,為推動黨的事業(yè)、人民的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