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躁,胸中憋悶,想摔東西。只要有這種癥狀出現(xiàn),就另病人趴到床上,用手捏拿病人的飛揚穴與筑賓穴(承山穴兩側(cè)向下對著捏),病人會大痛,幾下就可以了,我這兩年來,試過無數(shù)例了,特效!基本上病人會在第二天頭腦清涼,胸中舒暢,不再煩躁 祛煩燥方法 2
化痰奇穴 中醫(yī)上將痰分成三類:氣郁之痰、脾虛之痰和血痰。氣郁之痰是大家平時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氣胸悶而成。我們咳嗽出的痰有時不是來自肺部,而是脾虛生痰,如此則應健脾祛濕。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積而生成的痰。這三種痰可以互轉(zhuǎn),事先確定病因,以免張冠李戴。 足陽明胃經(jīng)之豐隆穴 豐隆穴對現(xiàn)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體內(nèi)痰濕很重的人一定要揉這個穴位。有人嗓子啞了,自述好像是有東西糊在里邊,吐也吐不出來,這就可能是有痰結(jié),結(jié)在喉嚨這塊了,就給它點按豐隆穴一分鐘,馬上他就覺得這塊開了,這東西什么都沒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無形之痰,覺得這兒有東西但吐也吐不出來,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氣一樣,它也能散掉。如果有人覺得就是有痰吐不出來,揉了豐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這個豐隆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痰穴。從腿的外側(cè)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后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cè)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手太陽小腸經(jīng)之支正穴 腕橫紋上五寸,這里(是)支正穴。這個位置在側(cè)面——小腸經(jīng)都在側(cè)面——這個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統(tǒng)的正,這個五臟當中誰為正?都把心臟作為君主之官,它作為正。支正主是小腸經(jīng)通到心臟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臟和小腸是相表里的,(它倆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這個小腸經(jīng)與心臟之間的一個絡穴。絡穴是聯(lián)絡的意思,它是一個絡穴。 支正穴有一個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療人體的贅生物。長了一個瘊子,有了扁平疣,這是什么原因?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贅生物? 這些贅生物在中醫(yī)里邊講就叫痰結(jié),就是濕氣結(jié)在一起結(jié)成這些東西了,叫痰濕所結(jié)。另外一方面有氣郁之癥,就是生了一些氣,體內(nèi)的痰濕凝結(jié)成這些贅生物。還有脂肪瘤也是這些東西,都是人體的痰結(jié)。 通過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這些贅生物。為什么會有這個效果呢?因為支正穴呢可以從心臟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沖擊小腸經(jīng),人體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濕就會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腸的功能增強了,痰濕能夠被及時的化解掉,就不會產(chǎn)生這些贅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體內(nèi)痰濕的贅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