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的功效
魚腥草,俗稱豬鼻孔、側耳根,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根或全草?!八幨惩础保覈缭趦汕Ф嗄昵熬桶阳~腥草作為野菜佐食。相傳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煉意勵志之時,曾帶領眾人擇蕺菜(魚腥草)而食之,以充饑廢荒;魏晉時起,蕺菜便正式作為藥用,以“魚腥草”之名收入醫(yī)藥典籍。在歷史變遷發(fā)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為民眾養(yǎng)生保健、防病治病發(fā)揮著作用。隨著現(xiàn)代人們愈來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樸,在各地(尤其是我國西南地區(qū)),野生或家種的魚腥草已成為大眾餐桌上身價倍增的“大路野菜”。 魚腥草作菜,生食最佳,其香氣獨特、口感別具、風味適口可人。涼拌佐餐使人大開胃口,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湯、煮粥、燉肉的不同食療方法。 魚腥草入藥,中醫(yī)認為其味辛、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排痛消腫療瘡、利尿除濕、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單用或配伍復方,內服外用或民間多種食療方法的使用均療效確切。藥理研究,魚腥草主含揮發(fā)油,癸酰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份,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如在1:40000濃度的魚腥草液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抑制作用,故它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效能。魚腥草素現(xiàn)已制成片、針、沖、霧化等劑型,廣泛用于人體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的治療。 有資料表明,國外從魚腥草中分離出一種防癌抗癌物質,除對胃癌有效外,并對中晚期肺癌、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直腸癌也有一定的治療調整作用。在日本,魚腥草受到青睞,傳統(tǒng)上稱之為“十藥”,作為時髦的保健佳蔬,認為魚腥草有抗菌、消炎、助消化、清熱、解毒、抗過敏、抗輻射、防癌抗癌等明顯作用,除采用傳統(tǒng)漢方、藥膳食療外,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應用。 目前,國內外把魚腥草素已用于貧血、便秘、胃腸炎、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多種炎癥、癌癥等方面疾病的預防、治療與輔助治療,預示著魚腥草在營養(yǎng)保健、防病祛疾上尚具有實用開發(fā)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