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充電器如下圖:
![]() 快速充電器如下圖:
![]() 以品勝的充電器為例,用完電后再充滿電的時間如上圖
1、由于品勝標準充電器充滿電不會自動停止,也沒有任何指示,所以只有按充電時間來計算 標準充電器的充電電流很小,從上圖可以看出,對于AA(5號)電池來說,不管幾節(jié),輸出電流都是175MA,如果是2500MA容量的電池,損耗按75%算的話,2500MA/175MA*1.75=25個小時不同品牌的充電器上面都有輸出電流標注,按以上公式算一下就知道充電時間了,損耗按50%~80%算就行了。如果電池沒有用完電量就開始充電的話,就只有大約估計用掉的電量,比如估計用掉50%,那就只充一半的時間,這個只能估算,有點麻煩,要不就用相機的放電功能放完再充。這種小電流充電器對電池的損害較小,電池發(fā)熱量小,電池的使用壽命更長一些,就算過充幾小時,對電池損傷也不大。時間控制方面其實也可以采用定時器輔助一下,免得忘記拔充電器,比如定時器(淘寶上賣的很多),可以設(shè)定時間,定時斷電。 2、快速充電器一般都有滿電指示,比如充滿后紅燈變綠燈,或者充電是閃紅燈,充滿后常亮紅燈不閃了。充滿后一般都會進入涓流(小電流)續(xù)充,這個使用就比較方便了,不管電池用完沒有,插上就充,充滿狀態(tài)后拔了就是了。就算忘記拔了,涓流充電的狀態(tài)對電池損傷也不大??焖俪潆娪捎诔潆婋娏鞔笠鸢l(fā)熱,對電池使用壽命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技術(shù)的更新,現(xiàn)在的快速充電器也能很好的控制大電流帶來的發(fā)熱問題,對電池的損傷也越來越小了。但個人認為時間就是生命,還是快速充來得劃算些,還有就是出外旅行的時候,時間可耽擱不起,不可能等著充25小時吧 3、充電電池的自放電問題。電池不用時,電量也在不斷的自消耗,品勝的放三個月左右,估計就70%的電量了,所以在品勝的說明書上,注明了電池不使用,放置三個月后也要充一次電,以免電池過放電而引起電池的報廢。從網(wǎng)上的資料來看,部分進口系列的自放電控制得比較好,大家能支持國產(chǎn)的盡量支持吧,麻煩就麻煩點。電池由于氣溫的變化,過高或過低都有很大影響,存放時一定要注意。 4、關(guān)于記憶效應(yīng),由于鎳氫電池不像鎳隔電池那樣,有很強的記憶效應(yīng),所以也用不著非得每次要用完了再充,也不一定非得每一次完全充滿,這樣說吧,把它當手機鋰電池看算了。只是壽命受充電次數(shù)的影響而已。不放心的話,可以隔30次左右進行一次放電,再滿充的過程。放電可以用S4050里菜單里的放電功能。如果感覺電池沒有新的時候那么經(jīng)久耐用了,或者電池充不進去電了,也可以進行放電滿充過程,以激活電池(實在該報廢的時候還是扔了買新的得了) 說說我自己怎么用的吧。我個人使用一般是采用標準充+科德的定時器,這樣充得比較滿。外出旅游的時候帶快充。還有就是電池沒用完,但要外出了,就用快充充滿,因為究竟電量還余多少,用標準充充多久確實不好估算,用相機放電放完再充又太麻煩。 以上說的主要針對鎳氫電池,如果你擁有的是帶滿電提示的充電器,那就放開手用就是了。 上述為網(wǎng)上資料及部分個人的觀點,如有謬誤,請指正。 附上 充電電池充電時間計算公式
1、充電電流小于等于電池容量的5%時 充電時間(小時)=電池容量(mAH)×1.6÷充電電流(mA) 2、充電電流大于電池容量的5%,小于等于10%時: 充電時間(小時)=電池容量(mAH)×1.5÷充電電流(mA) 3、充電電流大于電池容量的10%,小于等于15%時: 充電時間(小時)=電池容量(mAH)×1.3÷充電電流(mA 4、充電電流大于電池容量的15%,小于等于20%時 充電時間(小時)=電池容量(mAH)×1.2÷充電電流(mA) 5、充電電流大于電池容量的20%時: 充電時間(小時)=電池容量(mAH)×1.1÷充電電流(mA) 鎳氫電池充電電路原理:
![]() 開機啟動過程:電流經(jīng)過T1的BE結(jié),經(jīng)過LED2,R2,R3,對C2充電,以及由T3BE結(jié)和R5R7組成的并聯(lián)回路,由于C2在通電以前內(nèi)部沒有電荷,所以流過T1BE結(jié)的電流經(jīng)過放大后,就有直流電壓輸出到T1的集電極,這個時候電流分3個回路: 1,流過R4給T2提供偏流,以達到讓T1繼續(xù)維持導(dǎo)通 2,流過R1和RP組成的分壓電路。R6和RP的作用就是組成電壓檢測線路, 3,給電池充電 這個電路又個自動保護,一個是充電電壓自動控制。還有一個是充電電流自動控制。 電壓自動控制由R6,RP,C3,D1,T3組成。當R6和RP的分壓電壓超過D1和T3 BE結(jié)的壓降1。4V以后,T3基極得到電流,使T3集電極電壓下降,促使T2濟濟電流也下降,然后是T1基極電流也下降,最后是輸出電壓也下降。 電流控制原理和電壓控制一樣,不過采樣元件是R7而已,這里不重復(fù)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