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jīng)是指婦女在經(jīng)期前后或是在行經(jīng)期間出現(xiàn)的一系列身體不適狀況,常以腹痛為主要表現(xiàn)。嚴(yán)重的將影響工作和給生活帶來煩惱。 痛經(jīng)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生殖器官無明顯器質(zhì)性病變月經(jīng)痛,稱功能性痛經(jīng)。這種病常發(fā)于月經(jīng)初潮或初潮后一、二周,多見于未婚或未孕婦女,一般在生育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或消失。另一種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質(zhì)性病變,由子宮內(nèi)膜異位,子宮粘膜下肌瘤和盆腔炎等病癥引起的月經(jīng)疼痛,稱繼發(fā)性痛經(jīng)。應(yīng)針對發(fā)病原因進(jìn)行治療。
1.老絲瓜湯治痛經(jīng)
[配 方] 千絲瓜1條。
[制用法] 將干絲瓜加水1碗煎服。每日1次,連服3-4天。
[功 效] 用治痛經(jīng)。
2.艾葉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炒艾葉9克。
[制用法] 加紅糖,用開水煎煮數(shù)沸后溫服。
[功 效] 溫經(jīng)散寒。治療小腹冷痛的痛經(jīng)。
3.鹽姜蔥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食鹽500克(研細(xì)),生姜120克(切碎),蔥頭1握 (洗凈)。
[制用法] 炒熱熨痛處。
[功 效] 散寒通經(jīng)、止痛。治療痛經(jīng)。
4.艾葉藕節(jié)治痛經(jīng)
[配 方] 艾葉15克,五靈脂12克,藕節(jié)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2-3次。
[功 效] 治痛經(jīng)。
5.雞血藤茄子根治痛經(jīng)
[配 方] 雞血藤30克,茄子根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 效] 治病經(jīng)。
6.荔枝核茄子根香附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荔枝核、香附、黃酒各30克。
[制用法] 將荔枝核、香附研成細(xì)末,混合裝入瓷瓶密封保存, 每到痛經(jīng)發(fā)生之前1天開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黃酒適量調(diào)服, 1日3次。
[功 效] 行氣通經(jīng)。適用于以氣滯為主 的實(shí)癥痛經(jīng)。
7.玫瑰花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初開玫瑰花蕊50克。
[制用法] 去蒂,洗凈,加清水500毫升, 煎取濃汁,去渣后加入紅糖,熬制成膏。每日 服2~3次,每次1—2匙,用溫開水送服。
[功 效] 適用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8.益母草苧麻根治痛經(jīng)
[配 方] 益母草、苧麻根各100克。
[制用法] 洗凈切碎,加黃酒少許炒熱,敷于小腹部,1日2次。
[功 效] 治痛經(jīng)。
9.肉桂小茴香治痛經(jīng)
[配 方] 肉桂、吳茱萸各10克,小茴香20克。
[制用法] 共研細(xì)末,加白酒適量炒熱,用布包好,敷臍部,冷后 再炒再敷。
[功 效] 治痛經(jīng)。
10.白芷青鹽治痛經(jīng)
[配 方] 白芷10克,五靈脂6克,青鹽100克。
[制用法] 共炒熱用布包好,敷于小腹部,1日2次。
[功 效] 治痛經(jīng)。
11.當(dāng)歸元胡酒治痛經(jīng)
[配 方] 當(dāng)歸、元胡、制沒藥、紅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用法] 將上藥共搗碎,白夏布包,用酒浸泡于凈器中,1周后即可取用。每早、晚各空心溫飲1杯。
[功 效] 治月經(jīng)欲來,腹中脹痛。
12.櫻桃葉治痛經(jīng)
[配 方] 櫻桃葉鮮、干品均可20-30克,紅糖20-30克。
[制用法] 水煎取液300-500毫升,加入紅糖熔化,1次頓服,經(jīng)前服2次,經(jīng)后服1次。
[功 效] 治痛經(jīng)。
13.艾葉紅花飲治痛經(jīng)
[配 方] 生艾葉10克,紅花5克。
[制用法] 上藥放人杯內(nèi),沖入開水300 毫升,蓋上杯蓋,20-30分鐘后服下。一般在經(jīng)來前1天或經(jīng)值時服2劑。
[功 效] 治痛經(jīng)。
14.南瓜紅花湯治痛經(jīng)
[配 方] 南瓜蒂1枚,紅花5克,紅糖 32克。
[制用法] 前2味藥先煎2次,去渣,加入紅糖熔化,于經(jīng)前分 2天服用。
[功 效] 治痛經(jīng)。
15.酒漬核桃干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黃酒、紅糖各400克,核桃仁200克。
[制用法] 共加熱使糖溶化,取出用碗裝好,將核桃仁200克放 人,浸漬1—2日,曬干。每日服3次,每次15-20克d
[功 效] 適用于經(jīng)后腰酸、腹痛的虛寒性痛經(jīng)。
16.山楂當(dāng)歸湯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山楂30克,當(dāng)歸片15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 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時,兩次混 合,去渣,下紅糖,繼續(xù)煎至糖溶。分2次服,連服7天。
[功 效] 活血行氣。適用于氣滯血淤,寒濕凝滯型痛經(jīng),月經(jīng) 量少,色暗紫,或有淤塊。
17.炒醋鹽治療痛經(jīng)
[配 方] 粗鹽(或粗砂)250克,陳醋50毫升。
[制用法] 將粗鹽(或粗砂)爆炒,再將陳醋慢慢地灑人,邊灑 邊炒,灑完后再炒片刻,裝入布袋,熱熨腰和腰骶部。
[功 效] 溫經(jīng),理氣止痛。適用于經(jīng)期小腹痛和腰痛者。
18.哈那鯊胎散治血虛痛經(jīng)
[配 方] 哈那鯊胎適量。
[制用法] 將哈那鯊胎焙黃,研細(xì)末。每次3.克,每日3次,黃酒沖服。
[功 效] 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治療血虛痛經(jīng)。
19.灰星鯊胎治血虛氣滯痛經(jīng)
[配 方] 灰星鯊胎、九香蟲各適量。
[制用法] 將灰星鯊胎焙干,與九香蟲一并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黃酒沖服。3-5日為1個療程。
[功 效] 行氣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治療血虛氣滯痛經(jīng)。
20.海馬肉桂治虛寒性痛經(jīng)
[配 方] 海馬、肉桂各3克,紅糖適量。
[制用法] 將海馬、肉桂共研細(xì)末,紅糖用開水溶化。每次取藥粉3克,每日2次,用紅糖水沖服。3-5日為1個療程。
[功 效] 溫經(jīng)補(bǔ)陽,散寒止痛。治療虛寒性痛經(jīng)。
21.母雞當(dāng)歸治痛經(jīng)
[配 方] 母雞1只,當(dāng)歸30克,醪糟汁60克。
[制用法] 將雞去毛并內(nèi)臟洗凈,當(dāng)歸洗去浮灰;把雞放入砂鍋內(nèi),同時加水、醪糟汁、當(dāng)歸、姜、蔥、鹽,蓋嚴(yán)鍋口,先在旺火上燒開,再用小火燉3小時,出鍋時撒胡椒面,佐餐食。
[功 效] 本方適用于氣血不足所致之痛經(jīng)。
22.荔枝核香附治痛經(jīng)
[配 方] 荔枝核、香附各等份,黃酒適量。
[制用法] 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黃酒調(diào)服,日2次。
[功 效] 本方適用于陽虛內(nèi)寒之痛經(jīng)。
23.雞蛋元胡治痛經(jīng)
[配 方] 雞蛋2個,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
[制用法] 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食蛋飲湯,于經(jīng)前開始,日服1次,連服5-7天。
[功 效] 本方適用于陽虛內(nèi)寒之痛經(jīng)。
24.薔薇根七葉蓮治痛經(jīng)
[配 方] 鮮薔薇根60克(干者30克),七葉蓮9克,雞蛋2只。
[制用法] 將薔薇根、七葉蓮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雞蛋兩只煮熟去殼放人藥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經(jīng)來潮前1—2天開始服,每日1次,連服2-4天。
[功 效] 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所致之痛經(jīng)。
25.山楂向日葵籽治痛經(jīng)
[配 方]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紅糖30克。
[制用法] 先將山楂、向日葵籽一齊放在鍋內(nèi)炒,以葵花籽炒香熟為度。再加水,熬成濃汁后,將紅糖放人熬化即成。每次于經(jīng)前1—2天,連服2--3 劑,正痛時亦可服用。
[功 效] 本方適用于血瘀為主的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