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林園坐落在精武門創(chuàng)辦者霍元甲的故鄉(xiāng)天津市西青區(qū)精武鎮(zhèn)小南河村,是2012年世界精武大會的舉辦地。主要包括霍元甲陵園和霍元甲紀念館。
高十米,重15噸的鐵鑄雕像“武者”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漢族。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qū)南河鎮(zhèn),為紀念霍元甲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其故鄉(xiāng)天津西青南河鎮(zhèn)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為精武鎮(zhèn)),為精武體育會創(chuàng)始人?;粼紫砻?nèi)外,他的武藝出眾,又執(zhí)仗正義,抱著為國雪恥,振奮民族的強烈愿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后同俄、英洋力士比武,并打敗外國洋力士,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光。令國人揚眉吐氣,歡欣鼓舞。
“精武體育會”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創(chuàng)立的武館,霍元甲創(chuàng)立“精武體育會”的其中一種原因是因為他覺得我們中國的武術不應該有門派之分,應該博眾家之長,這樣各自的武術才有進步,才能把我們的國術發(fā)揚光大(李小龍先生和這點相似)。1910年6月1日,霍元甲結合時勢,在農(nóng)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xié)助下,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后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于世的高風亮節(jié),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后因病服藥被日本人暗中下毒致死。
霍元甲逝世后,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挽聯(lián),安葬于上海北郊。轉(zhuǎn)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于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shù)年后,海內(nèi)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霍元甲紀念館占地約132畝,建筑面積12602平方米,紀念館為三層建筑,太極圖結構,下由一八卦型底座高高托起,全面系統(tǒng)地展示霍元甲的傳奇一生和精武會創(chuàng)建及發(fā)展歷程。


故居建于清同治初年。







霍元甲陵園是在原址上加以擴建,占地約110畝,建筑面積3533平米,整體建筑采用軸線對稱式布局。由神道、石獅、享殿、石牌坊、寢園組成,供各國精武友人和各屆人士前來恭仰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