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北方,我只有農(nóng)家樂過,卻從沒有體驗(yàn)過漁家樂。不論是海邊還是江邊甚至是一個水泡子的漁家樂,從來沒有。在我的腦海中,漁家樂應(yīng)該是這樣一幅景象,殘陽如血,一葉孤舟上岸,一個黝黑皮膚的漁家,一個嫵媚的酒家老板,一壺濁酒盡余歡。 旅途中常常充滿驚喜,不曾想在漳州火山島,除了美景,還真是體驗(yàn)到了漁家樂。漁家樂,自然與海零距離,不過我去過海邊N多次,大多是在裝修得過于精美的餐廳,多了精致便少了粗獷,也自然無從體味漁家樂。而在火山島景區(qū),卻有兩處餐廳,一處叫做漁夫厝,另一處叫做養(yǎng)生吧。兩處餐廳皆是竹子搭建,看似隨意,卻正應(yīng)了漁夫樂的閑淡氣質(zhì),在這樣的餐廳,迎著海風(fēng),看著夕陽入海,品著剛剛歸航的海鮮,一切盡是漁家樂。 厝,在閩南話中就是房屋的意思。海邊的漁夫厝好似一座水榭樓閣,樓閣下除了不太驚的濤拍岸,還有一個魚蝦池。除了游客,甚至周邊的漁民也來這里用餐,耳邊盡是閩南話,放的曲子也是閩南歌,在這里的閩南腔里小戶型裝修效果圖 衛(wèi)生間裝修效果圖 房屋裝修效果圖 家居裝修效果圖 裝修,仿佛吃到嘴里的魚蝦也多了幾分鮮味兒。 說來稍有不幸,來火山島的時候,正趕上禁漁區(qū),漁民們趕著大船去海里捕撈那是萬萬不行的,還好有勤勞的漁家蕩著小船去海里釣魚,也讓我嘴上不是太虧欠。不過說得玄乎點(diǎn)兒,在這樣愜意的氛圍里,吃啥其實(shí)也變得沒那么重要了。 魚蝦自然甚是鮮美,不過有兩樣兒東西,卻讓我這個北方土老冒兒大開眼界。一個是頭水紫菜,我一直以為紫菜就象海帶一樣在海里漂著,然后漁民撈回來的,沒曾想紫菜也是人工種植的。紫菜的采割,是分次數(shù)的,而且,采割過的紫菜可以再生長,第一次長成的紫菜,頭次采割,就叫頭水紫菜。后面的以此叫二水,三水,四水。頭水紫菜的產(chǎn)量低,營養(yǎng)價值最高,是紫菜中的極品。想來我以前吃的紫菜都五水六水了吧,要不怎么在火山島吃到的紫菜,那個香濃,那個醇美,就好象這輩子沒吃過紫菜一樣。 然后還有一樣鮮美的東西叫做蘆筍,我以為就象蒜苔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或者至少也是植物的根。景區(qū)附近的村民,很多人都種植蘆筍,有一天我就找了個機(jī)會親自下地采摘去了。然后那一壟壟蘆筍,葉子如文竹一樣纖弱,我就犯了難了,這蘆筍在哪兒啊,我挎著個空菜籃子,在驕陽下終于汗滴禾下土了。后來當(dāng)然終于知道,蘆筍是種在沙地里的,會從根部冒出來,好的蘆筍其實(shí)是沙地下白顏色的,我們通常見到的綠色,是露出頭來氧化的部分。 這次漁夫樂,體驗(yàn)得還真是徹底,所謂樂,其實(shí)是功夫在詩外,不在乎吃到什么,在乎的是如何吃到的 閩南地區(qū),自然供奉著媽祖。 別看度數(shù)不高,其實(shí)后勁兒還挺大。 問廚師這是什么魚,他說是雜魚,反正就是各式各樣的小海魚,反倒比大魚還吃著新鮮。 上回書提過了,這小苦螺,是俺一個一個從海邊的巖石上扒下來的,蘸了芥末吃,心中無限感慨啊 這個叫海瓜子,肉忒小了,不過真是香。 肉圓湯。
正值世界杯期間,想不到自己還有在海邊的酒吧里看世界杯的經(jīng)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