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培養(yǎng)學生使用熟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了解詞和詞語的區(qū)別,整體認識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系統(tǒ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提高現(xiàn)代漢語的運用能力,正確使用熟語閱讀和寫作 二、重點、難點 1、掌握辨析熟語的方法,能正確辨析和使用熟語認識 2、理解熟語的內涵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歸納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看掛圖,猜成語”,通過掛圖向學生展示一幅與“馬”有關的圖畫,讓學生根據圖畫猜猜那個成語適合它。 師:在古代,人和馬是息息相關的,古時候行軍打仗離不開馬,交通運輸更離不馬,人們不僅需要馬,而且喜歡馬,例如許多將軍都以有一匹千里馬、良駒而為榮,同學們是否還能夠說出其它帶“馬”的成語呢? (二)課堂活動 1.讓學生討論與“馬”有關的成語。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在我們的語言文字中出現(xiàn)那么多跟“馬”有關的詞語,正體現(xiàn)了人們對“馬”情有獨鐘。其實,在這些有關“馬”的成語中,隱藏著許多的典故和故事,誰能試著講講有關“馬”成語的故事? 2.提問學生,讓學生自己說一個與“馬”有關的成語,并向同學們介紹這個成語的故事及寓意。 師:同學們講的很好,一個成語的使用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體、生動,收到出乎意料的表達效果,好,我們看下一個問題。 (三)知識拓展 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發(fā)生大地震,用成語來表達下列情景:(分組討論) 1、形容地震強烈、巨大的成語:地動山搖 、山崩地裂 、天塌地陷 、天摧地塌 、天翻地覆 、震天動地 2、形容地震之后的景象的成語:觸目驚心、慘不忍睹、斷壁殘垣 、滿目瘡痍 、千瘡百孔 3、汶川大地震,當時人們的心情可用成語:驚慌失措、黯然銷魂、戰(zhàn)戰(zhàn)兢兢、百感交集、膽戰(zhàn)心驚、毛骨悚然 、驚慌失色、大驚失色 4、形容發(fā)生地震后形勢的緊迫的成語:千鈞一發(fā) 迫在眉睫 間不容發(fā) 生死攸關 近在咫尺 刻不容緩 十萬火急 險象環(huán)生 一觸即發(fā) 急如星火 劍拔弩張 5、現(xiàn)場搶救的人們的表現(xiàn):奮不顧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為人 6、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的表現(xiàn):感人肺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戮力同心、齊心協(xié)力、 (四)閱讀文本,完成下列問題 1、填表 特 點類型 結構 用法 語體或感情色彩 語義 成語 固定、四字 嚴格 書面語 雙層 慣用語 固定、三字 靈活 口語、多貶義 雙層 歇后語 固定、兩部分 靈活 口語 雙層 諺語 固定 靈活 口語 比喻義少、多表面義 2、總結概括熟語的特點(學生根據熟語不同類型歸納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明確:1、結構上的穩(wěn)固性 2、意義上的整體性 3、各自有特殊的形式 五、課堂鞏固 1、判斷下列熟語屬于那一類型 (1)、開天辟地、精衛(wèi)填海、朝思暮想、世外桃源 (2)、背黑鍋(比喻代人受過 )、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虧 )、刀子嘴,豆腐心、跳龍門 (3)、外甥打燈籠——照舅(舊)、小蔥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現(xiàn)多比喻在集體生活中,各有各的辦法或本領來完成共同的事業(yè)。) (4)、情人眼里出西施、瑞雪兆豐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句是(06浙江卷) A.馬大嫂為人熱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總是不勝其煩地為小區(qū)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終于登上了魂牽夢縈的黃山,奇松異石、流云飛瀑宛然在目,令人贊嘆不已。 C.正是這些變通的勞動者,憑借著理想與信念,胼手胝足,夙興夜寐,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奇跡。 D.他魯莽草率,剛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鬧得一團糟,真可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3、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熟語 ①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意義接近的有《醉翁亭記》中的 。 ② 與“癡心妄想”相近的熟語有 。 (五)總結 4、把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熟語換成一個意義相當的四字格成語 (1)況且列強虎視眈眈,吃著碗里的瞧著鍋里的,正是蠶食鯨吞的時候。 (2)“喝水不忘掘井人”,中國政府和人民對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過去二十年卓有成效的合作深表感謝。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試身手”第一、三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