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 一生之敵
中國有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用在林丹和李宗偉身上再合適不過。 相比5歲練習羽毛球的林丹, 11歲才開始打球的羽毛球神童李宗偉,僅僅花了十年時間便悟道成功,技術臻于化境。在世界羽壇,09年以前是林丹、李宗偉、陶菲克三雄鼎立;在09年1月陶菲克宣布退出印尼國家隊之后,羽毛球男單的世界就只剩林丹和李宗偉兩個人的名字。 也許在一般人眼里,與林丹生在同一個時代,是李宗偉的不幸:作為世界羽壇的雙子星,只要林丹參賽,李宗偉注定是亞軍;只有前者退賽,后者才能奪冠。但實際上在他倆的眼里,對方既是惺惺相惜的對手,也是難得的好朋友:兩人比賽時碰撞出的激情與精彩自不必說,李宗偉對林丹有十足的敬意:“世界上只有一個林丹,我打林丹總有麻煩,但我們多年來成為了好朋友。”而驕傲如林丹,也曾說:見李宗偉的機會比見老婆還多。但老婆只會喊你回家吃飯,李宗偉卻會喊你回羽毛球館訓練。
4年前的奧運會男單決賽,李宗偉完敗于林丹,只收獲銀牌。昨晚本是他打破魔咒最好的機會:奧運歷史上還沒有誰能成功衛(wèi)冕羽毛球男單冠軍,而且第一局贏的氣勢如虹——上帝這次似乎真的站在了李宗偉一邊。但最終,他還是未能實現(xiàn)命運的翻盤,曾經(jīng)長期占據(jù)世界排名第一寶座的馬來西亞頭號球手,再一次敗給那個叫做林丹的人。 丟掉最后一分,李宗偉坐在地上久久不愿起身。1982年出生的他曾表示,這將是自己最后一屆奧運會了。也就是說,昨晚的遺憾將無法彌補……站在亞軍領獎臺上,李宗偉的眼睛還是紅紅的,笑容也多少有些不自然。背負著為馬來西亞贏得首枚奧運金牌厚望的他,距離冠軍只差最后2分。 兩次進入奧運男單決賽,兩次敗給林丹摘銀,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宗偉顯得很無奈。林、李之間的比賽已經(jīng)不是技術層面的較量,雙方拼的是心態(tài),賭的是運氣:幾個聽憑重力加速度宣判偏向哪一塊半場的翻袋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兩人最后的勝負關系。盡管一路領先,但最終還是被逆轉(zhuǎn),李宗偉表示“沒辦法,這就是自己命衰吧,就是要去接受”。
競技體育就是如此的殘酷,沒能成為冠軍,遺憾是肯定的;但與林丹不相伯仲的李宗偉,想必也能在羽毛球的歷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記,被球迷深深銘記。 賽后,李宗偉通過微博向球迷道歉:I'm sorry!但包括中國球迷在內(nèi)的網(wǎng)友都紛紛表達了對他的鼓勵,梁靜茹等馬來西亞名人紛紛留言,為李宗偉加油鼓氣;在QQ空間,網(wǎng)友們更是通過日志、說說等形式,表達了他們對李宗偉永不言敗精神的支持--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雖然冠軍只有一個,但所有為之努力拼搏的運動員,都值得我們尊敬!
不要忘了,中國還有句古話,叫一時瑜亮。李宗偉,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