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認識抑郁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治療抑郁癥
不易察覺的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病,約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過抑郁的體驗,其終生患病率為6.1~9.5%。專家們認為,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和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會有更多的人感到緊張、疲勞和郁悶,加上經(jīng)濟拮據(jù)、失業(yè)和下崗等因素,發(fā)病率會進一步增加。由于抑郁癥的發(fā)病年齡絕大多數(shù)處于工作年齡段,嚴重的抑郁癥中有15%的可自殺而死。也就是說,抑郁癥既可以影響人們的工作,又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段時間生活在抑郁中,抑郁的心境是一種憂傷、悲哀或沮喪情緒的體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快活”。它不僅與許多精神和軀體疾病有關,而且與社會和外部環(huán)境的許多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如:貧困、失業(yè)、婚姻問題、家庭不和、年老和傷殘等均可誘發(fā)抑郁癥。有抑郁心境的人經(jīng)過適當?shù)淖晕艺{整和心理治療,是可以糾正的。只有當抑郁心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具備抑郁癥的基本特征,并持續(xù)一段時間,影響到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時,才成為抑郁癥。也就是說,抑郁不等于抑郁癥,但抑郁不及時調整和治療,是可以發(fā)展成為抑郁癥的。 抑郁癥病人一般是不會主動上醫(yī)院的,因此,有很大的隱匿性。病人可能因對家庭生活缺乏興趣而導致家庭的破裂;對工作注意力不集中而經(jīng)常出錯;一些事業(yè)有成,生活過得十分富裕的成功者,也會因抑郁癥而走上自殺的道路。抑郁癥的隱匿性是危及病人生命的惡魔。 因此,當我們周圍有人出現(xiàn)表情呆滯、愁眉苦臉、懶言少動、情緒低落、對周圍事物沒有興趣等表現(xiàn)達兩周以上,就應考慮是否患有抑郁癥,應勸其去看心理醫(yī)生,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避免發(fā)生意外。 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抑郁癥的發(fā)病率會逐漸增高,人們應該學會適應社會,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心態(tài),來對付各種突如其來的事件和傷害,盡快從抑郁心境中走出來;自我解決有困難的人,應及時找心理醫(yī)生,接受心理醫(yī)生的治療,在醫(yī)生幫助下繞過彎道;家人耐心接受家庭成員的“嘮叨”,也是預防抑郁癥的“法寶”。 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 情緒障礙:患者心境不良,情緒消沉,或焦慮、煩躁、坐立不安;對日?;顒訂适d趣,喪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臉,憂心忡忡;精力減退,常常感到持續(xù)性疲乏;認為活著沒有意思,嚴重者感到絕望無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著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有的曾說過“要不是因為父母、妻兒,早已了卻此生”。其中也確有付諸于行動,造成不良后果的,手段也很殘忍。 思維緩慢及自我評價降低:表現(xiàn)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維變慢了,腦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責,自我評價過低,明明學習工作很好,卻對自己事事不滿意,將自己過去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都說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認為自己罪該萬死,是導致自殺、自殘的主要因素。 精神運動遲緩:患者精神運動明顯抑制,聯(lián)想困難,言語減少,語音低沉,行動緩慢。有時閉門獨處,淡漠親情,無力學習、工作,不能料理家務,嚴重者不語、不動、不吃、不喝。 其他癥狀:患者常常出現(xiàn)食欲、性欲明顯減退,明顯消瘦,體重減輕;失眠嚴重,多數(shù)入睡困難,惡夢易醒,早醒,醒后無法入睡,抑郁癥常表現(xiàn)晨重夜輕的規(guī)律。 伴隨癥狀:情緒反應不僅表現(xiàn)在心境上,而且總是伴有機體的某些變化,如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腸功能減弱,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有時因軀體癥狀突出而掩蓋了抑郁癥狀,造成一時誤診。 抑郁癥的癥狀因人而異,根據(jù)臨床嚴重程度可有輕度、中度、重度抑郁不等。在我國,許多抑郁癥患者諱疾忌醫(yī),出現(xiàn)了癥狀而不到??漆t(yī)院就診,以致貽誤了治療,釀成苦果。因此,出現(xiàn)上述癥狀持續(xù)不能緩解的人,應立即到??漆t(yī)院就診,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早日康復,重歸社會。 怎樣診斷抑郁癥 抑郁癥的診斷目前尚無客觀的實驗室證據(jù),而是主要根據(jù)病人的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 首先,抑郁癥狀的主要特征是情緒(心境)低落,它往往還可以出現(xiàn)許多伴隨癥狀,常見的有:①對日?;顒訂适d趣,無愉快感;②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xù)疲乏感;③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④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疚感,可達妄想程度;⑤聯(lián)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⑥反復出現(xiàn)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行為;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⑧食欲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⑨性欲明顯減退。如果一個人出現(xiàn)情緒低落的同時伴有上述癥狀中的四項時,就可以確定病人存在抑郁癥狀了。 有了抑郁癥狀并不能診斷為抑郁癥。因為正常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感到憂郁悲傷,據(jù)估計約15—30%成年人一生中某一時期曾出現(xiàn)過抑郁癥狀,但不一定都是病態(tài)。一般來說,只有程度嚴重、曠日持久、殃及日常社會或生理功能才算病態(tài)。這就是診斷抑郁癥必須具備的時間標準和嚴重程度標準,即抑郁癥狀持續(xù)至少2周,以及由此造成病人社會功能受損,或者給病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最后,診斷抑郁癥時還要排除許多其它疾病。這是由于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可靠的實驗室指標可用于抑郁癥的臨床診斷。而抑郁癥狀卻可見于許多疾病,如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與非依賴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癥等。因此,在最后作出抑郁癥的診斷之前,必須排除上述疾病。這往往需要通過了解患者的全部病史、給病人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有關的心理測驗、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血生化檢查、心電圖、B超、神經(jīng)電生理、神經(jīng)影像學等等)才能完成。 由此可見,臨床上并不是簡單地根據(jù)抑郁情緒、抑郁心境、或者是心里不高興來診斷抑郁癥,而是要全面、系統(tǒng)、綜合地分析病人的情況后方可診斷抑郁癥。 了解抑郁癥 抑郁癥和內科疾病一樣,也是一種病。一般來說,每100個人中有4—5人在一生中可能患有這種病。據(jù)調查,抑郁癥的患病率存在著性別差異,女性患病率為男性的2倍。初發(fā)年齡為21—50歲,青年和老年是兩個發(fā)病高峰人群。 抑郁癥是符合生物—社會—心理的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疾病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發(fā)病原因很多。誘因是不良的社會、心理性生活條件。人生活在社會中,其壽命、健康和疾病無不與之息息相關,人們觀察、煩惱、幸福、悲痛、舒暢、焦慮等,這一切維持或破壞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緒都與社會緊密相連。生活條件包括社會、文化和客觀環(huán)境的變化,婚姻、家庭、個人身體狀況和人際關系的變化、經(jīng)濟條件的變化、個人學業(yè)、學業(yè)上的成敗等。生活中凡能造成強大的精神壓力,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等條件都可成為心理因素。 盡管有情感性障礙與生活事件的研究證明,生活事件是促發(fā)抑郁癥的一個因素,但也有持不同意見的研究結論。顯然抑郁癥發(fā)病的原因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方面存在。 有關抑郁癥的生物學病因學說早在30多年前即已被認識,隨著研究技術的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加深了對抑郁癥的病因、病理生理的認識,比較突出的研究是體內某些物質所致神經(jīng)遞質的變化,如: 去甲腎上腺素學說(NE):當時認為抑郁癥是腦內兒茶酚胺,尤其是NE的缺乏或相對缺乏所致。從臨床治療上可以得到某些驗證,然而這單一學說仍存在不少問題。 五羥色胺學說(5—HT):近些年來對該假說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與情感活動有關的受體血亞型也很多,不同的受體亞型功能又各異,從治療的角度支持抑郁癥與5—HT功能障礙的有關學說。 很多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Addison病、柯興氏病等可伴有情感癥狀,各種激素可引起心境高漲或低落,使人們想到神經(jīng)內分泌與抑郁癥之間可能有關系,也積累了大量研究資料。 近些年來由于生物技術的發(fā)展,電子計算機掃描(CT)、核磁共振(MRI)、正電子發(fā)射掃描(PET)和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掃描(SPECT)的臨床應用,人們也發(fā)現(xiàn)抑郁癥病人的腦功能或腦結構可能有改變。也有人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有關??傊?,抑郁癥的病因復雜,目前世界各國仍在不斷研究之中。 憂郁癥:人類健康的新殺手 其實,早在十年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預測,憂郁癥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調查表明,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億人患有憂郁癥,且數(shù)量有增無減,憂郁癥已成了本世紀一種相當流行的病癥。所以,如果你的情緒長期低落,甚至每天都很惡劣,并開始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那可要小心了,你可能已經(jīng)患上了心理疾病。 憂郁癥一般可以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內源性”憂郁癥源于人的內在生理因素,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太低;也可能是性格是然,如有些人對自己要求過高,無法達到目標時,自然產(chǎn)生幻滅感。“外源性”憂郁癥的導因則是外來壓力,如失去心愛的人、失業(yè)、失戀、工作壓力過大等。最終導致精神崩潰。 憂郁癥的癥狀基本上表現(xiàn)為懶、呆、變、憂、急。所謂籃,就是做事提不起勁;呆是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變就是性情大變;憂是無緣無故感到沮喪;慮則是對生命價值感到懷疑,對生活缺乏信心。憂郁癥者的生理變化主要有:胃口不好、體重下降、失眠或睡眠過度、身體不適,如腰酸背痛等。 憂郁癥患者如果“郁”火滿腔而又不及時去求醫(yī)的話,其結果是約10%的患者有自殺傾向,有的病人甚至成為家庭暴力或兒童虐待事件的主角。但這并不是說憂郁癥就一定是絕癥,至少目前完全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手段來治療。 那么,憂郁癥患者如何防止憂郁呢?專家認為,培養(yǎng)豁達的人生觀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例如在工作中,不妨持成功是偶然、失敗是理所當然的想法。其次,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也非常重要,患者應該學習面對自己,并接受自己的能力。運動、靜坐也都是可行的辦法。因為運動、靜坐可以轉移人的注意力,松懈身心。也可以到輔導中心向專家尋求解決問題的良方。 “剪不斷,理還亂”的焦慮癥 一位中學生向醫(yī)生訴說他近來總是心煩意亂,有種莫明的緊張感,使他坐立不安,胡思亂想,并伴有頭痛、失眠、多汗、心悸等現(xiàn)象。這種情緒趕不走,理又理不清,越想越煩躁,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味道,不知中了什么邪。 這位學生并沒有中什么邪,而是患了焦慮性神經(jīng)癥,也稱焦慮癥。這是一種持續(xù)不安、緊張、恐懼等的情緒障礙。它或者是缺乏具體指向性的心理緊張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緒,正如那位朋友所言,感到莫明其妙的緊張和不安;或者是在接連遭受不如意事件的沖擊,心理上招架不住,身心均陷入過度疲憊狀態(tài)而逐漸形成的緊張和不安情緒;或者是“預感”、“設想”某種事件的產(chǎn)生而帶來的恐懼情緒。其精神狀態(tài)可表現(xiàn)為以常疑惑、憂慮、抑郁、惶惶然有如大難臨頭。常因小事而煩惱。自責、遇事總往壞處想,無病呻吟,怨天尤人,悲嘆不己,愛嘮叨、發(fā)脾氣、坐立不安,并有睡眠障礙。還會伴有發(fā)抖、心悸、眩暈、尿頻尿急、胸部有壓迫感、咽部阻礙感、腹脹腹瀉、多汗、四肢麻木等軀體癥狀。這些生理異常正是由于情緒緊張,使大腦過度敏感,以及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受性增高的緣故。 焦慮癥可發(fā)于任何年齡,但以青、中年者居多。如青春期由于身體迅速生長發(fā)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青少年對自己的體態(tài)、生理、心理變化,會產(chǎn)生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而出現(xiàn)恐懼、緊張、羞怯、孤獨、自卑、敏感、煩惱、頭暈腦脹、心慌氣促、情緒不穩(wěn)等青春期焦慮癥的表現(xiàn)。有的青少年還會因為對學校的學習考試、高考、招工等考試感到緊張而產(chǎn)生焦慮情緒,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失調,出現(xiàn)學校焦慮癥、考場焦慮癥等。 患了焦慮癥且嚴重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安定、多慮平等抗焦慮藥物。但更重要的是認識焦慮癥的本質和特點,進行適當?shù)男睦碇委熍c心理調適。 1、自信:自信是治愈焦慮癥的必要前提。因為焦慮癥患者對自己解決問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往往持懷疑態(tài)度,夸大自己的失敗。憂慮、緊張、盼望別人的支持,具有依賴性。這些都不利于消除焦慮癥。所以,患者首先應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減低自卑感。每增加一分自信,就可使焦慮程度降低一分,同時也會使自己更自信。 2、自我反省:有的焦慮癥是由于患者對曾經(jīng)歷過的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識中去。但這些被壓抑的情緒體驗并未消失,而是仍然潛伏下來,因此便產(chǎn)生了病癥?;颊咧恢劳纯唷⒔箲],而不知其因,所以才產(chǎn)生一種莫明其妙或不知中了什么邪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應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說出來。適當?shù)那榫w傾訴、發(fā)泄可以減輕或消除焦慮。傾訴、發(fā)泄的方式有向他人訴說、寫日記、唱歌、吟詩、繪畫、書法等等。 3、注意轉移:患了焦慮癥后,腦中常常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如果總是注意自己的病狀,有害而無益。應當轉移注意力,如制定一個有意義的活動計劃,并全力以赴去實現(xiàn)。當你沉浸在新的活動中時,就無暇顧及焦慮了。 4、默想色彩法和默想音樂法:色彩和音樂對人的情緒是有影響的。采用默想色彩法減輕焦慮的具體做法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閉上雙眼,想象自己的身體受到光線照耀,以紅色光線代表緊張與疼痛,以藍色的柔和光線代表松弛、安寧的體驗;再想象紅光與藍光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交替更迭隨著想象的進行,集中注意自身的感受。達到這個意境后,就把想象中的光線全部轉為藍色,即可體驗到全身的松馳。 默想音樂法的具體做法:選擇一段柔和、寧靜的音樂、至少要半小時。在一個舒適、寧靜的環(huán)境中,閉上眼睛來聆聽這段音樂。此間要排除一切雜念,全身放松,將注意力集中于音樂,想象著音樂所展現(xiàn)的優(yōu)美、柔和、寧靜的意境。待音樂終止后,自我對比聆聽前后的心身狀態(tài)。如此反復進行,可以減輕或消除焦慮。 此外,還可以用系統(tǒng)脫敏法治療青少年的學校焦慮癥和考場焦慮癥,用催眠暗示法治療青春焦慮癥。運用這方法時,一般要在有經(jīng)驗的心理治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才有效果。 哪些非心理因素會導致憂郁癥? 憂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過去都認為導致憂郁癥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但科學研究證實,非心理因素也能誘發(fā)憂郁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藥物的副作用 藥物可以治病,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引起憂郁癥。服用治高血壓、心律不齊、可的松和其它類固醇藥物,如果發(fā)現(xiàn)有憂郁癥狀,應立即請醫(yī)生診斷并改用其他藥物。 甲狀腺問題 甲狀腺不正常是引起憂郁癥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驗血可以查出甲狀腺的問題。尤其是甲狀腺功能減退很容易引起憂郁癥,患者體重增加、感到疲勞、皮膚干燥、便秘和睡眠不正常。該病治愈后,憂郁癥會自然消失。 經(jīng)前綜合癥 許多婦女都有經(jīng)前綜合癥,但其中只有5%患嚴重憂郁癥影響日常生活。主要癥狀有:強烈饑餓感、哭泣、失眠和行為異常。這是因為行經(jīng)前雌激素增加,維生素B6含量發(fā)生變化。維生素B6含量下降過度會引起憂郁癥。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包括尚未明確診斷者)因為血液中含糖量過高可致乏力、疲倦和失眠,這些都是憂郁癥癥狀。 節(jié)食減肥 想減肥而過度節(jié)制飲食者,因吃得過少,會出現(xiàn)憂郁癥癥狀。因此,應采取健康的節(jié)食方法,使營養(yǎng)平衡。 缺乏運動 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導致憂郁癥。從事體育運動可以消除憂郁癥。 日照不足 日照不足會使人患憂郁癥。專家認為有些人對褪黑色素非常敏感而患憂郁癥,由于這種激素只有在黑夜或日照不足時才形成,冬季這種激素含量較高。因此多曬太陽能消除憂郁癥。 營養(yǎng)不平衡 人體不能得到充分營養(yǎng),活動水平降低,可能會引起憂郁癥,但是嚴重營養(yǎng)不足引起憂郁癥的很少。研究認為,導致憂郁癥的主要是機體內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 女性內分泌紊亂 婦女更年期易出現(xiàn)憂郁癥,這是因為雌激素缺乏會引起其他激素和化學成分的變化,繼而引起行為變化,抗憂郁藥的作用不大,加強鍛煉有助于消除憂郁癥。口服避孕藥也會造成憂郁癥,特別是有經(jīng)前綜合癥者的婦女。因此,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B6,有助于消除憂郁癥。另外,婦女產(chǎn)后也易得憂郁癥,特別是在嬰兒1—6個月時,這是由于生育激素變化引起的。 如何預防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包括軀體、情緒、思想和行為均受到影響,在綜合性醫(yī)院有很高的就診率,目前世界每年約有11.3%的成年人患抑郁性障礙,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和復發(fā)率很高,嚴重威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故而如何預防抑郁癥的發(fā)作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抑郁癥大約可以分為三類:(1)單相抑郁癥;(2)雙相抑郁癥;(3)伴有軀體疾病的抑郁障礙。抑郁癥的類別不同,其預防的方式也有一定差別。 抑郁癥的預防措施有以下措施: 1、心理社會因素的支持。單相抑郁癥的發(fā)生與患者的個性類型有關,這些人性格軟弱、多愁善感、對自身的健康過分關注,當遇到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時易誘發(fā),例如工作壓力過重、人際關系緊張、家庭矛盾、患有軀體疾病等因素時出現(xiàn)擔心、焦慮、無助,以致發(fā)生抑郁苦悶悲觀情緒。對于這類病人應引導患者談出致病因素,內心的苦悶,同時與家屬共同鼓勵患者正確認識,去應付所遇到的心理社會與危機。對于雙相抑郁癥而言,其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對預防復發(fā)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應征得患者家屬和所有單位的合作,盡可能為病人解決工作或生活存在的實際困難與問題,盡量為其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解除或減輕心理負擔或壓力。特別要提醒的是,在病人抑郁期間,由于對疾病與健康失去信心,往往主動調離原有的工作崗位和學習環(huán)境,放棄較好的工作和學習機會,這是不足取的,因為抑郁癥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一旦病情好轉,喪失了原有的工作和學習會給病人帶來消極影響,易導致悲觀情緒,引起抑郁癥的反復發(fā)作。 2、藥物的維持治療??挂钟羲幬锏木S持治療對預防抑郁癥的復發(fā)起很大作用,尤其是雙相的抑郁癥,復發(fā)率在40%以上。一般說來,首次發(fā)作的維持治療應在3—6個月,而復發(fā)的尤其是2年內復發(fā)的病人,應維持服藥在2年以上,多次復發(fā)者甚至要終身服藥。對雙相即抑郁與躁郁交替發(fā)作患者,可選擇碳酸鋰及抗痙藥物合并使用。 3、伴有軀體疾病的抑郁癥患者,應讓??漆t(yī)生認真鑒別軀體與抑郁的關系,除需同時治療外,還應分清主次,使治療更有針對性,讓患者更快地康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