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法推豆花、點豆花——豆花 因為豆花的制作過程,主要是一“推”,一“點”概括,先要把黃豆經(jīng)過推,磨成豆?jié){,再用鹵水或石膏“點”,也就是用少量的鹵水和石膏,讓豆?jié){成形。因為這兩個重要的動作,我們管這種豆花的制作叫“推豆花”或者“點豆花”。豆花不是豆腐腦,也不是豆腐腦,但也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是在用“點”的功夫上差別,點嫩一點就是豆腐腦,點老一點就是豆花。把豆花壓制的時候久一些,那就成了豆腐。 當然,現(xiàn)在家庭已很難找到石磨磨豆?jié){了,只能用攪拌機代替了。豆?jié){量也減少了,只能用小鍋來完成。 材料:350克干黃豆,水1800克、豆膏20克 調(diào)料:香蔥、豆瓣醬、油辣椒、蒜5瓣 1、黃豆泡一晚上,旁邊的就是石膏,是市場上買的圓球狀的; 2、濾干水,加水,分批次地打磨出豆?jié){(無豆渣); 3、打好的豆?jié){,如果在打磨中加的水不夠,可再加些,我共用了1800克的水; 4、切下石膏20克; 5、加小半碗水化開,略待深沉; 6、豆?jié){加水煮開,開小火,十分鐘。再將石膏水慢慢倒入,邊倒邊攪拌豆?jié){; 7、出現(xiàn)豆花狀,在未出現(xiàn)豆花的部分,再倒入少許石膏水; 8、關(guān)火,用筲箕(或其他較輕的東西)壓在豆花上面; 9、10分鐘左右,取下; 10、如果覺得還有些嫩,可以用刀劃“井”字,再小火煮一會兒,就可以了; 11、調(diào)蘸水:蔥小把,豆瓣醬與油辣椒1:1,蒜幾顆、花椒末; 12、蒜壓爛,蔥切小段,調(diào)在一起就行了; TIPS: 1、點豆花,手、鍋及攪豆花的用具都必須干凈,不能沾油不能沾鹽,否則豆?jié){點不成豆花; 2、若攪拌中沒有過濾網(wǎng)過濾豆渣的,攪拌出來的豆?jié){還需要把豆渣過濾掉。豆渣可別丟了,是好東西,煮稀飯、做豆渣餅、豆渣餅干都可好,種花種菜人士還可以把豆渣曬干做基肥; 3、倒石膏水的時候,慢慢倒入,把上面的半澄清狀態(tài)的石膏水倒入后,看到都已經(jīng)形成豆花狀了,剩下的沉淀物即可不用了; 4、影響豆花老嫩的四個要點:一是豆?jié){濃度;二是豆膏的量;三是豆花形成后,用東西壓在上面時間的長短;四是開成豆花后,是否再繼續(xù)煮以及煮的時間長短。所以,喜歡嫩的喜歡老的,就各取所好了; 5、用東西壓在豆花是必要的,否則豆花不好成形,或者太嫩,壓豆花是把豆花中的水壓出來,豆花結(jié)構(gòu)才會更緊密。我喜歡略老一點的豆花,壓制了10分鐘,如果喜歡嫩一點的,縮短點時間;可不能再延長時間了,要不就快成豆腐了; 6、劃“井”字煮豆花,是為了讓豆花中的水煮出來,如果不事先劃開,豆花會因為水沸而被沖爛。 光有豆花還不行,雖然自帶一絲甜味,總歸還算是白味豆花。一定要有一碟蘸水才算完美,這豆花也叫作“蘸水豆花”。我們家的蘸水就是這樣的:豆瓣醬、油辣椒、香蔥、蒜。其實,要是能加點芝麻末和藿香那就更好不過了。可惜藿香是不好買的,一直想自己種的,卻老是忘了去找小苗。 配上一碗米飯,那就是“豆花飯”。其實我喜歡把豆花、蘸水攪拌在一起,和著米飯再拌拌吃,但賣相實在不好。
|
|
來自: 梧桐引鳳凰1950 > 《飲食烹調(diào)》